張麗萍
摘要:本文按照互聯網十政務服務的政策要求,利用GIS技術,探討解決當下流管政務服務辦理過程中對基層工作人員的管理問題,同時也利用信息化手段以及GIS圖形的展示技術,解決了基層工作人員業務辦理的需求,極大地提高了流管業務辦理的工作效率。
關鍵詞:流管政務服務 GIS技術 移動巡查 軌跡管理
一、引言
2017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二次會議,強調進一步強化信息資源深度整合,進一步促進信息惠民,進一步發揮數據大國、大市場優勢,促進信息資源規模化創新應用,著力推進重點領域公共信息資源開放,釋放經濟價值和社會效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明確提出三個“凡是”:凡是能實現網上辦理的事項,不得要求群眾必須到現場辦理;凡是能通過網絡共享的材料,不得要求群眾重復提交;凡是能通過網絡核驗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單位重復提供。李克強總理回答記者提問時說道,“我們要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讓群眾少跑腿、少煩心、多順心。”總理的期許擲地有聲,預示著中國政府服務的“互聯網+”時代將加速朝人們走來。
隨著微信、微博等平臺的政務功能逐步顯現,民眾生活也正悄然發生著改變。依托政務微信公眾平臺,許多信息可以直達民眾,互動溝通不再困難。越來越多的政務平臺以小程序的形式在微信上出現,為市民提供了生活上的便捷。流管政務服務業務的辦理基于GIS技術,旨在用戶足不出戶就可辦理流管及出租屋相關業務,充分踐行政府“讓群眾少跑腿,讓信息多跑路”的理念。
二、基于GIS的流管業務需求分析
流管政務服務的業務辦理大部分集中在基層,其中大部分在日常中均需要外勤工作。外勤人員分散工作難以管理人員行蹤,當有工作需要進行分派或重新調整,往往由于不清楚人員的位置、忙閑狀態等信息,出現工作安排不合理、反復等問題;同時對于工作人員的工作督導往往需要通過現場督導,大大提高了監管成本;而在日常外勤工作中確實存在懶政風險,比如沒有確實上門核實即上報相關信息。因此需要結合GIS地圖引入軌跡管理等加強對協管員的日常管理。
流管業務中產生了大量和地址相關的數據,如房屋地址、流動人員居住地址等,均可以和地圖結合起來進行更為豐富的應用。利用GIS技術,將管理的出租屋和流動人口數據等的空間信息進行更加充分的表達,更好的輔助日常工作。比如:一是便于辦事人員更清晰的描述自己的居住地址,及需要上門辦事的協管員了解自己的目的地,提高辦事效率;二是便于實現對協管員的日常工作規范化監管,包括軌跡管理及巡查前的位置范圍內打卡等。
三、基于GIS技術的核心功能介紹
(一)軌跡管理
1.實時定位服務
系統提供地圖信息,可通過系統直觀顯示協管人員系統最新自動定位的位置及周邊信息,隨時了解人員動態。既可以顯示單一人員的位置,也可以顯示多個人員的位置。顯示多個人員位置信息時,自動合理布局各人員信息在屏幕顯示的位置使各人員信息互不遮擋。
2.空間檢索
支持圓形、多邊形、行政區等多種區域選擇方式查詢范圍內終端的實時位置,可以自動顯示范圍內最新各終端上傳的位置信息,并自動統計終端數量和查看各個終端位置的詳細情況。
3.軌跡查詢
設置時間段,查詢已選人員在某一時間段的工作軌跡,繪制行動路線圖。并可查看每個軌跡點的詳細信息,包括:定位時間、定位人員名稱等
(二)房屋地圖管理
1.房屋地圖展示
將房屋位置在地圖上展示出來,不同等級的出租屋和不同類型的房屋可以通過合理的圖標設計進行區分,可直觀的展示房屋的分布情況,并對各種類型或等級房屋的分布和比例情況一目了然。
選擇地圖上具體的房屋poi點,可以點擊查看房屋的詳細信息,包括:房屋地址、房屋產權人、房屋類型等。
2.房屋地圖位置管理
無地圖坐標房屋上圖:選中具體的無地圖坐標的房屋,使用地圖功能在地圖上標記地點選中作為該房屋的具體位置,同時自動保存相關坐標作為房屋坐標;
已有地圖坐標房屋位置修改:選中需要修改位置的房屋,使用地圖功能在地圖上標記出作為該房屋新位置的地點,確認后作為房屋的新的坐標點,維護房屋的地理位置信息。
3.房屋地圖搜索
自定義區域搜索:在地圖上圓選、框選或者自定義多邊形在地圖上劃定范圍將范圍內的房屋搜索展示出來,并可對范圍內的房屋總數、出租屋等級、房屋類型等進行基礎統計;
行政區域搜索:切換不同行政區域,搜索展示范圍內的房屋點,并對行政區域內的房屋總數、出租屋登記、房屋類型等進行基礎統計;
條件搜索:輸入房屋編號、產權人等相關條件然后搜索匹配房屋,并在地圖上展示出來。
(三)流動人口地圖管理
1.流動人口地圖展示
將流動人口的位置根據居住登記地址在地圖上展示出來,可直觀的展示流動人員的分布聚集情況。
選擇地圖上具體的流動人口poi點,可以點擊查看該流動人口的詳細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居住登記地址等。
2.流動人口地圖搜索
自定義區域搜索:在地圖上圓選、框選或者自定義多邊形在地圖上劃定范圍,將范圍內的流動人口搜索展示出來,并可對范圍內的流動人口總數、性別比例等進行基礎統計;
行政區域搜索:切換不同行政區域,搜索展示范圍內的房屋點,并對行政區域內的流動人口總數、性別比例等進行基礎統計;
條件搜索:輸入姓名、身份證號等相關條件然后搜索流動人員,并在地圖上根據登記的居住登記地址展示出來。
(四)業務網格設置
以區為單位,在各區地理范圍的基礎上,通過地圖上用線段框選各區的業務網格,指定各業務網格的地理范圍設置。
劃定的業務網格需要保證不會使得鎮區內某區域不屬于任何業務網格或某區域重復屬于多個業務網格。即保證每個區域都有唯一對應的業務網格。業務網絡的劃分要條塊結合,即各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根據安全監管職責,以行業管理體系為基礎,建立安全監管網格并明確對下級區域網格的具體業務指導和信息溝通的要求,確保行業管理中涉及安全生產的相關工作要求在網格化管理中得到落實;要有機聯系,即上下級網格和平行網格之間建立情況互通、信息共享、責任分擔、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以達到行動一致、標準統一、分頭把關、協調治理的目的;要資源整合,即整合安監、工商、綜治、公安和城管等部門在基層的公共安全、綜合治理、聯防聯治等監管力量或網絡,通過“多員合一、一員多用”的形式,最大限度地整合基層監管力量,落實監管任務。
四、結語
基于GIS技術下的流管政務服務信息系統,實現了流動人口以及出租屋信息的地圖和可視化管理,同時通過移動巡查等相關業務模式,提高了巡查人員業務辦理的效率,通過網格化的劃分管理模式,實現了社區業務辦理的 “多員合一,一員多用”的形式。同時,通過GIS相關的軌跡管理,實現了人員統一管理,極大的提高了流管工作的效率和管理。
參考文獻
[1]周建雄,基于GIS的出租屋和流動人口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研究[J].廣東公安科技,2006(1):48—50.
[2]黃石鼎,石勤毅,寧超喬.基于GIS的出租屋管理信息系統研究與設計[J].廣東科技,2009 18(23):76—78.
[3]葛廣照,劉星,基于WebGIS的城中村流動人員信息系統設計與實現[J].《測繪地理信息》2013年笫5期: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