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昌茂
摘要:“互聯網+”時代下雖然為人才的培養模式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但不可避免的是也帶來了諸多的挑戰。為了更好的適應現階段對人才需要的改變,高校在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訓練上,就應該嘗試開辟出全新的實踐場地,并采取豐富多樣的訓練方法。基于此,本文將聯系“互聯網+”時代的新興產業技術,基于現階段電子類專業的實際情況,對現如今“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的改革走向和不同方法實施了進一步的研究。
關鍵詞:互聯網十 眾籌 電子信息
最近幾年來,隨著“互聯網+”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好,由此諸多領域也受到了其的深遠影響,如現階段我們非常熟悉的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等領域都是基于“互聯網+”應運而生的。“互聯網+”時代不但為人才培養模式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也帶來了諸多的挑戰。為了適應現階段對人才需求的改變,就需要高校在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訓練上,重新開辟實踐場地,并采取豐富多樣的訓練方法。基于此,本文將密切聯系“互聯網+”時代下的新興產業技術,并針對創新訓練的多元模式總結了如下參考意見。
1“互聯網+”時代下,開設合理的互聯網課程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學習還有工作的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可以這樣說,互聯網時代引領人們走向了新時代的前沿。另外,電子信息類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根本產業,對優化產業結構、改變發展戰略等各個方面都有著積極的意義。作為未來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大學生身上肩負著重要的使命,而且隨著各種新型概念的提出以及技術的沖擊,就愈發突顯出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基于此,為了培養出更多創新型人才,就非常有必要在大學生中開設互聯網有關課程,為培養此方面的人才打下堅實的保證,這同時也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需要。如何在現階段已有的課程體系上融入互聯網課程,讓新開設的課程和電子類原本就已經設置的課程進行深度的融合,并制定切實可行的考核制度讓其擁有較好的實施效果,還有學生主動性的調動等方面都需要進行認真的衡量和思考。
除了上述外,還需要就互聯網課程設定問題進行認真的考慮,這主要是因為互聯網課程自身的性質決定了其選擇的多樣性。課程的授課方式也各不相同,可供選擇的方式有傳統授課、小班慕課等,總之到底應該選擇何種授課方式,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決定的。事實上,開設互聯網課程的重點還是要以學生為根本,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數創新認識,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熟悉當前先進的技術,有效發揮各個學科之間相互聯系的優勢,最大程度上激發大學生的創新興趣。
2“互聯網+”時代下,創新實驗室的開放運行模式
創新創業實驗平臺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特別是針對電子類大學生的專業需要和人才培育來看,為了提供給電子類專業學生實踐實驗室,就需要達到“互聯網+”時代下對新興產業人才提出的要求,全方位創新實驗室的運行模式,實施更為開放式的改革策略。
為了更好的實現創新實驗室的開放,由此可通過設立開放課題的方式以此來達到實驗室開放運行的目的。按照電子信息化產業的具體發展和真實需要,制定與開放課題相關的制度,每年為學生提供開放課題以供學生申請,開放課題所必須的測試條件可由實驗室提供。另外,在選擇開放課題過程中,可以緊密聯系電子類創新性實踐進行制定,這樣一來,能夠顯著提升實驗室科研條件的開放型和共享性,也能夠加強科技交流并激發學生創造的興趣。為了提高創新實驗實踐平臺的可操作性,還可以積極和其他高校等建立合作模式,促進彼此之間的交流和聯系。另外,通過交換等不同的手段,選派表現突出的學生進行訪學等,開拓學生創新實踐的視野的同時并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創新實驗不但離不開優良的功能性,還離不開和社會的緊密聯系,并主動接受社會實踐的檢驗,這樣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能力,顯著提高電子類學生畢業就業的能力。
3“互聯網+”時代下,鼓勵學生成立“互聯網+”社團
在“互聯網+”產業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就需要著重引導大學生擁有互聯網思維和創新創業實踐理念兩者相聯系的能力,并在互聯網經濟當中,尋找到電子類行業在其中的良性結合點,實現所有人共同創新創業的經濟發展模式。在電子信息化產業發展的環境下,要鼓勵更多的學生成立“互聯網+”社團,并讓學生真正意義上參與到項目的研究發明的創新實踐當中來,為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鍛煉具體操作技能、拓寬創業就業途徑等方面打下堅實的保證。按照現階段專業設置還有課程開設的情況,以電子類專業為根本,成為若干個科技創新小組,在小組老師的指導下,以各小組為單位,積極學習專業的知識,參加不同類型的培訓;踴躍地參加導師的科研項目。除了開展日常的社團活動外,可以在一定時間內組織所有社團的成員一同學習培訓,不定期組織社團所有成員對學校外高新企業進行參觀,盡可能拓展社員的眼界、開拓創新思維的能力。
4“互聯網+”時代下,采用眾籌模式為大學生創業創新提供融資
在大學生創新創業起步階段,可以說資金是約束發展的重要因素。為了鼓勵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創新創業當中來,雖然各方制定了各種各樣的扶持政策,對改善大學生資金鏈困難獲取了相應的效果,但現階段仍舊存在著諸多的問題。第一,現階段大學生創新創業基金的融資途徑不夠豐富,更多是依賴于我國政府等方面的補貼,但這只是杯水車薪還是有部分創業大學生啟動資金并不能得到切實的解決第二,當前扶持政策需要諸多的流程而在互聯網時代下時間是非常重要的,繁雜的程序和漫長的等待時間根本無法迎合大學生的需求。基于此,為了確保大學生創新創業朝著更好的方向縱深化發展,就非常有必要改善有關資金扶持政策。
眾籌融資作為一種全新的籌資模式,此種籌資模式主要是通過網絡平臺來達到目標的,不會受到時間和地方的約束,比較方便和快捷,是互聯網金融不可忽視的一種形式。眾籌操作容易、無需較高的門檻、不用承擔較大的風險,而這些優勢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起步階段而言是非常有幫助的,為其啟動資金的籌集提供強大的支持。大學生需要在網絡上展示自己具有富有創新性的產品,根據產品的價值設定相對應的金額,就能夠在眾籌平臺上發起項目,接受市場和眾多人的考核評定,在要求的時間內獲取所需要的資金。另外,在眾籌平臺上大學生可評估市場對其項目的認可度,此種反饋信息對于他們及時調整和判斷自身項目是非常有幫助的,可在項目正式投入運行前進一步了解其的可行性。由此可知,在大學生創新創業資金的啟動上,可以說眾籌不失為一種較好的融資途徑。
5結語
“互聯網+”時代下雖然為人才的培養模式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但不可避免的是也帶來了諸多的挑戰。為電子類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更大的發展平臺,高校更需要積極研究出豐富多樣的創新創業模式,激發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能力和主動性,進而更好地加快“互聯網+”時代下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腳步。
參考文獻
[1]曹婷婷.“互聯網+”時代“電子技術”課程創新教學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17:43.
[2]張怡.淺析“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電子商務專業創新創業教育[J].全國流通經濟,2017(3):11-12.
[3]江志軍,“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就業創業新挑戰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7(31): 21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