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菲,蔡 崢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上海 200023)
原發性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具有發病率高、并發癥多、需終生用藥等特點,如血壓控制不良,還可能引起心肌纖維化、腦出血、腎功能下降等靶器官損傷[1]。當前,原發性高血壓在發病機制方面尚未得到明確界定,臨床多認為與遺傳、不良情緒,飲食不當等因素有關[2]。西醫抗高血壓治療的目標包括控制血壓、保護靶器官、預防并發癥等,常用的降壓藥物包括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劑、鈣離子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等[3]。高血壓病屬于中醫學理論中“眩暈”、“厥陰頭痛”、“中風”等范疇,以肝陽上亢型比較多見。肝主升、主動,體陰而用陽,肝郁日久化火,導致肝火上擾、肝陽上亢,治則以平肝潛陽為法[4]。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具有平肝潛陽、疏肝解郁之功效,對肝陽上亢型眩暈的效果較好[5]。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療法現已被應用于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但對于患者內皮損傷標志物水平和血壓水平產生影響的資料卻鮮有報道。對此,本研究分析了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對老年患者內皮損傷標志物水平和血壓水平的影響。
1 一般資料 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152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為對象,分為兩組。對照組:76例,性別男43例(56.58%),女33例(43.42%);年齡55~75歲,平均(66.98±8.56)歲;病程4~25年,平均(12.85±4.11)年。觀察組:76例,性別男40例(52.63%),女36例(47.37%);年齡55~75歲,平均(67.12±8.28)歲;病程4~25年,平均(12.81±4.18)年。納入標準:與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版)[6]中與“原發性高血壓”相關的標準相符;參考《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7]診斷為陰虛陽亢證,主癥為眩暈、急躁易怒,次癥為頭痛,腰膝酸軟,面紅、目赤、口干、口苦,耳鳴、失眠健忘等,舌象、脈象為舌紅少津、脈弦細而數;高血壓分級為 1~2級;年齡55~75歲;頭顱CT顯示無占位或腦出血、腦梗塞者。排除標準:繼發性高血壓,其他原因所致眩暈者,如耳源性、眼源性眩暈;合并免疫系統、造血系統及神經系統類嚴重性病癥;并發肺部、心臟、腎臟或肝臟嚴重性病癥;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合并惡性腫瘤、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者。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對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療方法
2.1 對照組:患者展開西醫常規治療。給予患者口服卡托普利片12.5 mg/次,2次/d。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d,頓服。
2.2 觀察組:在西醫常規治療基礎上,以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療。方劑包括柴胡15 g,龍骨(先煎)、牡蠣(先煎)各20 g,珍珠母(先煎)、黃芩、人參、桂枝、生姜、半夏各10 g,茯苓 15 g,大黃(后下)6 g,大棗6枚。伴失眠心煩者加合歡花、夜交藤;腰膝酸軟者加枸杞子、何首烏;口苦目赤者加龍膽草、夏枯草;手足麻木者加用鉤藤及天麻。每天1劑,水煎連續2次后取藥液300 ml,于早晚給予患者分服。兩組患者療程均為8周。
3 療效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治療前后的中醫癥候積分、血壓、椎動脈血流動力學指標及內皮損傷標志物水平變化情況。中醫癥候積分,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對兩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治療前后的中醫癥候進行評價,包括眩暈、面紅、耳鳴、口干、口苦、急躁易怒、頭痛、目赤、五心煩熱、腰酸膝軟、失眠健忘、便秘、溲赤等共13項,每項積分范圍0~3分,分數越高,該項癥狀越嚴重。中醫癥候積分總分范圍0~39分,分數越低,癥狀越輕。血壓、椎動脈血流動力學指標分別于治療前、治療8周后檢測兩組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椎動脈收縮期流速峰值(VS)、舒張末期流速(VD)、血管搏動指數(PI)等椎動脈血流動力學指標水平。檢測儀器:南京科進經顱多普勒KJ-2V5M彩色超聲診斷儀。以雙側椎動脈測量參數平均值為最終結果。內皮損傷標志物水平。治療前、治療8周后,分別抽取兩組患者4 ml空腹靜脈血,予以3500 r/min×10 min離心,離心半徑為10 cm,取血清后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一氧化氮(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內皮素-1(ET-1)、細胞間黏附分子-1(ICAM-1)水平。檢測設備為多功能酶標儀,購于美國伯騰公司,型號為ELX800,試劑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

1 中醫癥候積分 治療前對照組中醫癥候積分(32.02±5.98)分,觀察組為(31.89±6.21)分;兩組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治療前中醫癥候積分組間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t=0.131,P=0.448)。治療后,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均降低,且觀察組的(12.74±3.11)分低于對照組的(17.65±4.63)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7.674,P=0.000)。
2 血壓水平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收縮壓及其舒張壓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予以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收縮壓及其舒張壓均較治療前顯著改善,并且觀察組檢測結果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mmHg)
3 內皮損傷標志物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內皮損傷標志物測定結果對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予以治療后,兩組患者的vWF 、NO、ET-1及ICAM-1水平均顯著改善,組間比較,觀察組NO比對照組高,同時vWF、ET-1以及ICAM-1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內皮損傷標志物水平比較
4 兩組患者椎動脈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兩組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治療前椎動脈血流動力學指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予以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椎動脈血流動力學指標均改善,且觀察組患者VS、VD均比對照組高,同時PI水平比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椎動脈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原發性高血壓是全球范圍內的公共衛生問題,以血壓升高為主要癥狀,以老年群體為好伐對象,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腎功能損傷等并發癥,嚴重影響老年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8]。有調查顯示,我國近幾年原發性高血壓患病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我國目前患有原發性高血壓的人次據不完全統計約達1.6億人,占全國總成年人的百分之二十,美國地區將《高血壓指南》進行了重大修改后,關于高血壓的分類方法也提出了新的概念,盡管"高血壓前期"這一詞語的應用并不廣泛且不為人所認可,但是在需要服用降壓藥的高血壓和正常血壓之間確實存在一個較長的過渡期。有研究顯示,原發性高血壓與誘發多種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有明顯的相關性,并且可能在病發心血管疾病的時候提高疾病的病死率和致殘率,因此,如何預防和治療原發性高血壓是亟待解決的臨床課題之一。高血壓病一旦確診后應接受積極的降壓治療,以防發生靶器官損傷。西醫臨床一般采用兩種不同作用機制的降壓藥物聯合治療老年原發性高血壓,以便較好地控制血壓,但仍有部分患者血壓控制效果欠佳[9]。
中醫學理論認為高血壓病機以肝陰不足以及素體陽盛為主,在憂郁惱怒、飲食不節以及勞逸適度等影響下,導致肝失疏泄、氣郁化火、肝陽上亢而上擾清竅。治則以疏肝解郁、平肝潛陽為法[10]。臨床研究顯示,柴胡龍骨牡蠣湯的主要功效有:有效調節心血管系統功能,可有助于降低患者血壓水平,提升血管壁的彈性,并且能有通上宣下,達,調節神經系統功、祛痰下氣,上下內外均可堅固,療虛實痰火于一體,可使人自我調整松弛,穩定自身情緒,達到心理平衡。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出自《傷寒論》,文中記載:"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不可轉側"是躺在床上翻身困難,前面學過有津液虛引起的,這里兼有"一身盡重",那這個翻身困難就是因為濕氣郁于肌肉了。這是三陽并病,自然治從少陽,那就是用柴胡湯做主方。然后就是加減之法了。首先是用大黃下熱存津;然后龍骨牡蠣安神定驚;外有濕,用桂枝茯苓。津液虛明顯的情況需用小柴胡加減,小柴胡里有人參炙甘草,更能救津液。方中君藥包括黃芪及柴胡,能清熱理氣與疏肝解郁;臣藥包括牡蠣以及龍骨,可平肝潛陽、鎮靜安神。佐以桂枝平沖降逆、溫經化氣;茯苓健脾滲濕、寧心安神,助龍骨、牡蠣安神;半夏助茯苓燥濕健脾、去內停之水飲。以珍珠母代替原方之鉛丹,保留平肝潛陽之功,又可防鉛丹之毒。大黃清泄里熱,治里實譫語。大棗、人參補中益氣、升舉清陽,并與生姜調和全方[11]。伴失眠心煩者加合歡花、夜交藤以舒郁理氣、安神助眠;腰膝酸軟者加枸杞子、何首烏以補益精血、益腎強肝;口苦目赤者加龍膽草、夏枯草以清熱燥濕、瀉肝膽火;手足麻木者加天麻、鉤藤平肝熄風、調達血脈。諸藥合用,共奏疏肝解郁、平肝潛陽之功效的治療作用[12-13]。
本次以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輔助療法對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展開治療,結果發現觀察組患者的中醫癥候積分及其血壓值都比對照組更低。這一結果提示,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可更好地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降低血壓水平。這是由于: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中,柴胡內含有豐富的的柴胡皂苷、揮發油,具有鎮靜、鎮痛、解熱等藥理作用[14];黃芩中的黃芩苷元可調節環磷腺苷水平而產生降壓作用[15];牡蠣中的牡蠣多糖可提高鋅、鎘比例,有利于改善患者高血壓癥狀[16]。
血管內皮損傷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痙攣,是引起高血壓的危險因素[17]。正常情況下,具有舒張血管作用的NO與具有收縮血管作用的ET-1處于動態平衡水平中,共同維持血管的舒縮功能。而當血管內皮損傷后,ET-1合成增加,NO水平下降,導致血管痙攣而使血壓升高[18-19]。vWF是一類由內皮細胞合成的多聚糖蛋白,介導血小板與血管壁之間的黏附[20-21]。ICAM-1是一種由內皮細胞合成的黏附分子,介導炎癥細胞與內皮細胞的黏附,并引起內皮損傷[22-23]。本研究發現,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NO水平高于對照組患者,而vWF、ET-1、ICAM-1水平則低于對照組患者。這一結果提示,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可更好地保護血管內皮功能,減少黏附分子的合成,進而緩解血栓前狀態。原因可能是:給予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口服卡托普利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常規治療的基礎上,予以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療,標本兼治,對患者病情程度充分控制,降低血壓,并改善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緩解其受損程度,防止黏附分子大量合成,從何提升NO水平,并對vWF、ET-1、ICAM-1水平充分控制,促進疾病轉歸。除此以外,本研究還發現,治療后觀察組椎動脈血流動力學指標VS、VD水平高于對照組,PI水平低于對照組。這一結果提示,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可更好地調節異常的血流動力學,防止發生腦血管并發癥。
綜上所述,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減輕內皮損傷,調節異常的血流動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