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亞
摘 要:近些年來,我國的國民經濟在快速地向前發展,人們在滿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后,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其中教育是人們日常關注的一個焦點。互聯網技術可以說是當前乃至未來社會一個重要的技術,互聯網技術已經融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樣互聯網技術也進入到校園中,有了廣泛的應用與發展。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對各種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對自己的教學知識不斷進行學習更新,以達到提升自己教學水平的目的。例如在今天的美術教學工作中互聯網技術已經應用到課堂中,在教學過程中課堂上經常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幫助學生對各種美術知識有更好的理解,加快學生掌握知識的速度,能讓學生樹立良好的審美觀。所以“互聯網+教育”的教學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國藝術道路提供更多的人才。文章主要是針對“互聯網+教育”模式在高等院校美術教學發展中的作用和意義進行簡要的探討,希望能為將來高校美術教育的發展在互聯網新時代提供一個思路。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大學美術;教育發展
美術是一種包含內容較為廣泛的藝術,主要包括工藝美術、建筑藝術、繪畫等等。美術作為一種可視性的藝術或者說是一種造型藝術,在中國一直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相對來講,美術教育也在中國教育中充當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那么為了讓美術教育的發展更具創新性,我們需要找到更好的方法讓其更加出眾。當今社會,信息技術和科學技術發展迅猛,互聯網技術已經作為一種新型技術逐步應用到課堂中去。當今社會“互聯網+”一直是一個非常受關注的焦點,它指的并不是與各行各業進行交流,而是將傳統的行業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將行業信息與互聯網的信息與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從而達到提高生產力的目的。“互聯網+教育”就是“互聯網+”模式的一種表現形式,通過融合計算機的多方面優點,將傳統教育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后加入教學過程中。這種方式可以改變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對藝術的興趣。這種模式也是對教育行業的一種改革與創新,可以為教育行業的下一步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本篇文章主要是針對基于“互聯網+教育”模式的高校美術教育發展進行探討。
一、“互聯網+教育”模式在高校美術教學中的特點
(一)實現聲音和圖像的結合
基于“互聯網+教育”的模式,可以將多媒體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通過這種方式將音頻和圖像結合起來運用在教學中,這樣在美術教學中會讓學生感到更加生動、形象,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傳統的藝術教育加上現代化的互聯網技術,也可以認為是藝術性的另外的一種表現形式。在藝術教學過程中會有許多抽象的藝術表現形式,利用互聯網技術可以將抽象的藝術表現形式變得相對具體化一些,這也是當前高校美術教育中比較流行的一種方式。
(二)大學美術教學過程中的自主性、交互性、多元化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雖然教學內容越來越豐富,但是教學方式卻變得更加簡單明了。互聯網的加入,讓美術教育不單單只是理論教學,還能使學生更加注重實踐能力,提升自身能力,這些都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做到。利用網絡提高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讓美術老師的教育有了本質的提高。除了自主性之外,大學美術教育還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老師除了注重美術教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外,也開始關心學生的學習態度、價值觀和能力培養等等。隨著科技信息的發展,大學美術教學可以引進各種各樣的素材,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愛好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當藝術生對自己學習的內容感興趣時,愛上學習時,美術的知識才能深深烙在學生的頭腦中。大學美術教學還具有交互性。因為互聯網的出現,美術生接觸到的資源越來越豐富,美術包含的內容本就十分豐富,學生選擇的學習方向也各不相同,這樣他們可能會到各個地方參加實踐。互聯網的存在就能使師生之間交流更加方便,學生有問題可以得到及時解決。
(三)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
“互聯網+教育”的教育模式比較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能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互聯網與教育結合的其中一種方式就是利用互聯網將圖像、文字、聲音等結合在一起,將抽象的形象具體化,將熟悉的事物創新化。通過這種手段也可以讓美術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更具吸引力。透過目前各個高校美術課堂的實際可以分析出,學生在利用互聯網將圖像、文字、聲音結合在一起時,一般都要利用繪圖軟件、圖像軟件進行編輯創作。經過多媒體技術處理后,美術的表現形式就可以在計算機上表達出來。除了上述的藝術表現形式外,學生還可以借助計算機對自己的美術設計進行草圖的模擬、上色、調整和修改等工作。由此可見“互聯網+教育”的模式會讓美術設計過程變得更加簡便、快捷,形象更加具體。通過這種方式也在某種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也在一定層面上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
(四)增加實踐機會
美術教育和大學其他專業相似,教學任務都比較重,學習內容比較廣泛,這就要求高校的大學生用比較長的時間去學習并接受這些內容。然而校園內有限的學習時間對于美術教育來說并不充足,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耽誤學生的最佳學習時間,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互聯網技術走進高校的美術教育課堂中去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互聯網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的普及讓美術創作變得越來越簡便、快捷,即使學生“足不出戶”也能接收到社會上最新的美術信息,增加學生的創作靈感。互聯網技術的加入也讓學生有了更多的實踐機會,這對每個美術生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為一個藝術生來說一定會有外出寫生的經歷,校外的學習任務對美術生來說也是一項繁重的任務,互聯網技術的加入減輕了學生外出學習的困難,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的同時提高了自己的學習興趣,增加了學習效率。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教育”的教學模式能夠將更多的美術教學信息儲存到計算機上,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二、“互聯網+教育”模式下的大學美術教學研究
(一)“互聯網+教育”模式下的教學方式
當今社會處于一個富有創造性的時代,“互聯網+教育”的模式應運而生,這也體現著計算機的發展對社會的影響,并且計算機技術發展勢頭迅速。在國外的許多國家,在課堂教學中加入互聯網技術的現象已經十分常見了,例如國外幾乎所有的學科都采用信息化的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結合社會的不斷發展對課程的內容進行不斷更新。我們以韓國為例,在韓國已經接近有600萬的學生是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學習的。除了學習知識外,“互聯網+教育”模式中還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功能,例如數據的遠程交換、遠程交互等等。受到互聯網技術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和學生已經慢慢習慣在各方面教學中加入互聯網技術,就像現在越來越成熟的線上教學、遠程教育、3D教學等等。這些教育形式的出現也為將來的教學方式提供一個思路和方向。美術這種藝術表現形式本來就是走在時代的前沿,那么將美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美術將會有更長足的進步,有利于實現互聯網技術在教學上的價值。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其在引導學生學習上有更加突出的效果。
(二)“互聯網+教育”模式下對美術教育提出的挑戰
“互聯網+教育”是當前“互聯網+”時代下的一種新型模式,這種模式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一些缺點,通過利用創新的形式來進行教學,當然這種模式對于教師的自身能力與自身素質有著一定的要求。從教師的角度出發,老師在年齡上比學生要年長,在經驗上也比學生豐富。教師利用互聯網這種新型模式進行教學,能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讓他們更加樂于去學習接受美術知識,讓學生形成一種終身學習的思維。當學生在生活學習中遇到問題時能夠主動地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同樣對于老師也一樣,教師也應該身體力行,在遇到新的問題時,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提出新的方案以追求更好的效果,不斷提高自身能力,這樣教師才能成為“互聯網+教育”這種模式下的引領者。雖然互聯網技術是近幾年才開始的,但是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流,這就要求高校也必須要順應時代的主流,研究互聯網怎樣與教育更好地結合在一起。相信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學也會有新的形勢,發揮出不同的作用,對于未來高校的建設也是一種挑戰,這也要求各個高校的領導要注重校園的基礎設施建設,研究互聯網與教育結合的規律所在,制定出更加符合美術生的體系。教育是一個社會進步的基石,社會在不斷進步,教育也需要進行不斷的改革與創新。教育的改革與創新需要社會多方面的支持,尤其是來自政府的支持,教育改革離不開政府的資金支持,更新高校的硬件設施以配合高校互聯網教育的改革。在“互聯網+教育”模式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涉及到美術教學方面的改革,同時也關系到高校教育等其他方面的問題。相信在“互聯網+教育”模式下的高校美術教育能讓高校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能在未來培養出更加全能型的美術人才。
三、結語
本文主要是針對“互聯網+教育”模式下高校美術教育發展的探討。隨著時代的進步,現代教育也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領域。美術教育作為教育的一個分支也要加入到改革的浪潮中去,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在互聯網時代采用更為先進的教學方式。互聯網模式下的美術教育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能夠更好地幫助高校的美術生增加實踐能力,增強他們的專業技能,提高他們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未來學生的工作和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楊晶.維基百科對開放大學教育資源吸納模式的啟示——基于云計算環境下大規模協作的視角[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1).
[2]崔昕.當今大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美術教育研究,2017(13).
[3]夏天明.信息化環境下的大學美術教育研究[J].未來英才,2017(10).
[4]陳麗,鄭勤華,林世員.“互聯網 +”時代中國開放大學的機遇與挑戰[J].開放教育研究,2017(1).
作者單位:
棗莊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