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要] 目的 研究糖尿病護理中人性化理念的應用價值和臨床效果。方法 該次研究選擇的對象一共是該院在2016年5月—2019年2月期間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對所有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工作,按照不同的護理方式可以將其一共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例數均為40例。其中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應用人性化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護理滿意度以及血糖指標情況和健康知識評分。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5%,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70%,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另外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也要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最后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血糖指標情況方面,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另外觀察組的健康知識評分也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明顯看出,糖尿病護理中人性化理念的應用效果明顯,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值得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糖尿病護理;人性化理念;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 R47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6(b)-0159-02
糖尿病臨床發病率較高,是一種常見的代謝功能異常疾病。該疾病常發生在老年人群體中,在治療過程上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甚至要終身治療[1]。因此需要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臨床護理工作,如果不能給予患者有效地護理方式,就會影響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導致血糖水平快速上升,甚至會威脅生命[2]。該次研究主要針對2016年5月—2019年2月80例患者糖尿病護理中人性化理念的應用及價值進行了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院在進行該次研究的時候一共選擇了80例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臨床調查結果表明,所有患者均自愿同意參與該次研究。按照不同的護理方式將患者平均分成了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其中觀察組的男女比例為24:16,年齡范圍在44~72歲之間,中位年齡為(55.62±1.41)歲,對照組的男女比例為23:17,年齡范圍在43~73歲之間,中位年齡為(55.71±1.52)歲,觀察兩組患者的年齡和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將常規護理方式應用在對照組中,主要是對患者進行糖尿病的護理干預,包括健康宣教、心理護理以及用藥指導等。而將個性化護理干預應用在觀察組中,首先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由于糖尿病是一項慢性疾病,所以患者需要長時間的治療,這種影響會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直接影響到臨床治療效果以及患者的身心健康。針對這個問題護理人員必須要將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和治療的注意事項向患者進行講解,保證患者對自身疾病情況以及糖尿病知識能夠有所了解。同時能夠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其次給予患者藥物護理,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疾病情況仔細檢查,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適當藥物進行治療。在患者服藥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還要進行嚴格監督,同時告知患者相關藥物的具體作用和服用要求,幫助患者對相關藥物能夠明確了解[3]。然后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針對患者不同的個體情況制定不同的飲食計劃,囑咐患者多食用低鹽和低糖的食物,禁煙禁酒,以免出現血糖升高的情況,容易造成脈粥樣硬化,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隨后再對患者進行注射護理,如果患者在冬季進行注射治療,則需要對患者進行一定的保暖措施,以免患者出現寒冷的現象。另外護理人員也可以對輸水管中的藥水進行加熱,藥水過冷會導致患者出現緊張和身體不適的情況。在靜脈注射的時候還要選擇適當的位置進行注射,同時避免患者直接注視引發緊張的情緒。最后對患者進行胰島素護理,針對適合患者的方式進行胰島素注射,胰島素的注射時間在飯前的30 min,如果餐后血糖和夜間血糖升高的患者來說可以在餐前的1 h進行胰島素注射。
1.3 ?觀察指標
對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護理滿意度以及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血糖指標情況和健康知識評分等方面的情況進行觀察分析。
1.4 ?統計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處理,并使用(x±s)來進行計量相關的資料,行t檢驗,計數應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護理效果比較
對照兩組不同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組的臨床護理效果要遠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2.5%,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67.5%,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見表2。
2.3 ?血糖指標情況和健康知識評分比較
觀察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血糖指標情況和健康知識評分均要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糖尿病的發生主要是由于人體內部的代謝功能出現了問題,是一種終身性的慢性疾病。對患者會產生在身體、心理、生活質量等方面的影響,患者的治療時間長,往往需要終身治療[4]。而且由于治療時間過長,患者很容易產生焦慮、不安、悲觀等心理情緒,從而影響患者的臨床治療。另外還有一部分患者過于輕視疾病,因此在治療過程中不配合醫護人員的要求,不了解疾病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項,很容易增加危險事故的發生率[5]。不管是過于重視疾病還是輕視疾病都會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在這種情況則需要提高患者臨床護理工作,這樣能夠幫助患者降低血糖、血壓,盡量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以往常規的臨床護理僅僅是按照醫生的要求進行,對于患者的具體情況沒有詳細的了解。但是該次研究所采用的個性化護理干預主要是以患者為中心,首先考慮的問題就是患者自身的疾病情況,有利于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也能夠減少患者的不良情緒,從而能夠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度[6]。同時護理人員還要加強對患者進行疾病知識的宣教,通過健康教育的方式提高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的了解程度,對于糖尿病治療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能夠及時注意,從而能夠提高患者自身的護理效果。隨后通過藥物護理也能夠提高患者對相關治療藥物的了解程度,從而能夠正確用藥,既能夠發揮藥物的有效率,也能夠避免出現藥物不良反應。最后還要加強對患者的飲食護理,可以通過健康的飲食計劃幫助患者形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患者可以通過飲食來調節自身的血糖情況,進一步提高了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有利于促進患者康復[7]。
在該次研究中,觀察組的護理效果(95%)要遠高于的對照組(70%),觀察組的臨床護理滿意度(92.5%)也要高于對照組(67.5%),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觀察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血糖指標情況分別為(6.12±1.44)mmol/L,(9.16±2.37)mmol/L,對照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血糖指標情況分別為(7.64±2.13)mmol/L,(11.57±3.94)mmol/L,觀察組的數據明顯要優于對照組,而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最后在健康知識評分方面,觀察組(27.25±2.57)分也要優于對照組(22.13±3.55)分,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糖尿病護理中人性化理念的應用效果顯著,臨床價值也比較明顯,能夠有效地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效果,值得進一步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徐娟,彭麗延.糖尿病患者康復護理中人性化理念的運用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7):171-172.
[2] ?王瑜.糖尿病護理中人性化理念的應用及價值評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142-143.
[3] ?徐蘭秀.糖尿病護理中人性化理念的滲透[J].醫學信息,2015(28):266.
[4] ?邵梅.人性化服務理念在糖尿病患者護理康復中的指導作用[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5,31(10):96-97.
[5] ?龍華.人性化服務理念在糖尿病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指導作用探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8):1147-1148.
[6] ?薛曉紅,王會霞.糖尿病護理中人性化理念的滲透[J].糖尿病新世界,2014(13):63,65.
[7] ?劉平.人性化護理理念在94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討論[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32):98-99.
(收稿日期:2019-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