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杰
摘要: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市場全球化的趨勢加快,同時也促進了海外貿易經濟的發展。這樣的經濟形勢也促使大批專業化碼頭的誕生,港口企業經營也進入到微利經營時代,成本管控成為港口企業提高利潤的重要舉措。在港口企業的業務中,裝卸成本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隨著物流行業的發展,大部分港口企業的直接業務主要以裝卸和倉儲為主。基于此,本文主要對港口企業在裝卸成本管控的現狀進行分析,并研究優化策略。
關鍵詞:港口企業;裝卸成本;管控
一、港口企業成本的特點
港口企業的經營特點使裝卸成本在企業總成本中的占比在40%到50%之間,在一些以裝卸為主要業務的企業中甚至可以達到70%[1]。所以,在港口企業的成本管控中,對裝卸成本的管控是重點內容。為了核算以及分析方便,一般將港口企業的裝卸成本按照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進行分類。其中固定成本主要指員工工資以及五險一金等固定福利、折舊費、部分管理費用等在固定期限內不受企業生產、銷售等業務變動影響的成本。而變動成本主要指水電、設備維修稅、績效工資等受企業生產、銷售等業務變動影響的成本。在港口企業的裝卸成本中,固定資本的占比遠大于可變成本。
二、港口企業裝卸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成本管理認知不足
我國工業經濟開始的時間較晚,在發展前期,港口企業業務較為單一,同時市場競爭力不強,單件產品帶來的利潤較高。這個階段一方面由于相關成本管控研究的缺失,一方面由于港口企業開展成本管控帶來的費用大于成本本身,成本管控帶來的收益效果不明顯,所以港口企業在以往的經營中并未形成合理的成本管控模式。在現代化企業管理轉變過程中,港口企業經營的競爭壓力變大,而業務逐漸復雜也使成本不斷攀升。但因為以往的經營思想以及傳統管理模式的制約,大部分港口企業在成本管控中往往容易忽視裝卸業務中的成本管理,而管理層思想的認識不到位直接影響企業成本管控方案的制定是否全覆蓋企業所有經營活動,并影響成本管理效果的發揮。另外,管理層的思想認識缺乏一定程度上也使普通員工不重視裝卸過程中的成本管控,比如浪費水、電;在設備操作中缺乏責任心,從而增加設備維修費用等。
(二)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核算數據準確性難以保證
企業經營數據信息是企業開展成本核算以及成本控制的基礎工作,數據的準確性直接影響企業的成本管控效果。一般來說,企業的經營數據主要由各部門人員提供,再由信息化系統進行匯總、加工等,所以,員工在數據提供上的準確性以及成本賬目的分類合理是兩個關鍵的影響因素。然而,這也是港口企業中普通存在的問題。而管理層在裝卸成本管理思想認識的不到位導致相關成本管理制度建設缺少重視,有效性難以保證,進而導致在管控方案的制定、員工的具體行為、監管落實等方面缺乏合理的規章制度,同時相關責任并未落實到具體,從而使企業裝卸成本核算數據準確性難以保證。
(三)固定資產投資不合理
隨著科技以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港口企業逐漸引入新型科技設備,從而提高自身機械化水平和競爭力。然而大部分港口企業在固定資產的投資方向上并未有合理的計劃,尤其是在前幾年借助經濟快速發展之風大力擴張業務,不斷增加碼頭數量以及新型設備,企業固定成本大幅度上漲。而在目前經濟下滑的趨勢下,港口企業的收益上升速度緩慢,甚至難以超過成本上漲速度,使企業負債率過高、資金周轉困難,企業抵抗風險的能力下降[2]。另外,在固定資產上的投資不合理除了導致港口企業固定資本上漲之外,企業新投資的碼頭、設備都需要配備相應的管理人員,企業人力成本上漲也增加了可變成本。
三、主要優化對策
(一)加強裝卸成本管理思想建設
在港口企業優化裝卸成本管理時,首要的出發點是解決企業上下對成本管理以及裝卸成本管理重要性的認知。只有讓全體員工包括管理層對成本管理的理念有了全方位、深入的理解,才能更好地開展下一步的活動。其中,管理層的思想建設完善是保障整個企業思想建設到位的基礎。企業可以通過開展座談會、聘請專業人士講座的形式,使管理層了解開展裝卸成本管理帶來的利益和競爭力,促使管理層自主設置相應的成本管理制度規范裝卸成本管理過程。同時,管理層思想的到位也促使普通員工重視成本管理過程,積極承擔自身在其中的職責。為港口企業開展裝卸成本管理構建一個良好的運行環境,便于裝卸成本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健全裝卸成本管控各環節制度
健全成本管理制度是提高企業成本管理效果的前提保障,針對上述港口企業在裝卸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港口企業可以參考以下方案:
1.以內部控制為基礎,構建成本管理制度
內部控制可以幫助企業調整自身經營活動,并規范員工在各活動環節中的行為,從而實現經營目標。從內部控制的功效來說,內部控制是企業采取的約束自身經營行為的方法,而且內部控制管控企業所有的經營活動。而成本管理制度主要管控企業成本管理中各項活動的運行,所以,港口企業在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時可以以內部控制為基礎,實現更全面、更深化的管控。在港口企業制定出裝卸成本管控的目標成本后,通過內部控制規范各部門經營活動中的各項行為,同時將責任具體到各員工,再由成本控制制度實施進一步控制。另外,港口企業在發展中面臨的環境隨時會發生變動,相應的制度也要結合市場的變動改變,所以港口企業還需要建設監督評價機制,對企業現行的內部控制、成本控制制度進行有效性評價,并監督制度的薄弱環節,及時將問題反饋給管理人員,及時改進。
2.加強預算管理
港口企業在開展裝卸成本管理中目標成本的制定是其中較為核心的一環,而企業的資源優化配置、各項投資又和預算管理有直接的關系,所以加強預算管理是保障目標成本制定合理的重要前提。一般而言,預算管理的完善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第一,采用多元化預算編制方法。改變傳統模式下采用單一增量預算或固定預算或彈性預算等的習慣,按照市場的變動不斷對其優化,比如混合預算編制方法等;第二,加強預算管理執行力度。預算管理幫助企業各活動環節制定預算目標,目標成本也是其中之一,預算執行力度將直接影響預算指標的落實情況,進而影響成本管控效果。企業可以建立預算監管制度,并結合內部控制開展監管執行工作;第三,加強對預算效果的運用。預算效果是對企業本期經營活動的評價,通過對結果的分析,管理層可以掌握企業預算指標的完成情況,并作為制定下一期預算指標的依據[3]。
(三)加強人員綜合素質培養,建立專業團隊
在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下,港口企業裝卸中應用的高科技裝備將不斷增加,對設備操作人員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同時,隨著財務信息化的發展,成本管控中使用的財務信息化系統也對會計人員的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基于此,加強對人員的培訓是港口企業降低設備維修費用、核算費用等的重要舉措。當然,培訓的方式多種多樣,各港口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選擇。不過,為了保障培訓效果,港口企業還要建設相應的績效考核制度以及獎懲制度。企業可以通過本期和往期績效數據對比實施績效評價,并將員工績效和工資、崗位升遷等掛鉤,從而促進員工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提高員工工作效率。
四、結束語
對裝卸成本的控制是港口企業提高成本管理效果的重要途徑,本文重點提出幾個目前港口企業在裝卸成本管控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優化策略。不過由于各港口企業經營特點不同,所以企業在制定優化裝卸成本管理方法上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保障制度建設的合理性。
參考文獻:
[1]蘇彬.港口企業的裝卸成本管控策略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6 (15): 74-75.
[2]梁冬冰.降低港口企業裝卸成本途徑[J].中外企業家,2016 (5X): 59-60.
[3]鐘珣.降低港口企業裝卸成本有效途徑的探討[J].中國商貿,201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