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先秦方位色彩觀念的形成與演變

2019-09-17 08:32:41洪孟良方浩
江淮論壇 2019年4期

洪孟良 方浩

摘要:方色觀念是中國古代色彩觀念發展史的重要一環,上承時間色彩觀念,下啟五行色彩觀念。《周禮》最早將天地四方與色彩之間建立起聯系,因此,通過對《周禮》等先秦文獻中方色思想的系統研究和梳理,特別是關于時間色彩與空間色彩關系的研究,以及觀象授時、天人合一思維方式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國古代方色理論形成的歷史文化根源。

關鍵詞:傳統色彩;四季色彩;方位色彩

中圖分類號:B22;J50-02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1-862X(2019)04-0095-006

方位與色彩相關聯,是中國古代色彩觀念中的重要特點。本文希望通過對《周禮》等先秦相關文獻中幾個問題的研究和梳理,探討中國古代方色理論形成的歷史文化根源,這可能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國古代色彩思想。

一、方位與色彩的聯系

根據考古發掘,中國古代先民對色彩的認識有著十分豐厚的實踐經驗基礎。早在新石器時代,如8000年前的大地灣文化,就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有紅陶、黃陶、灰陶、白陶和彩陶等。差不多與此同時期的紅山文化、賈湖文化的陶器與玉器,在形制和色彩上也有自己的特色,如黑陶。(1)在幾千年的制陶過程中,古代先民對土壤和礦物色彩的認識和應用,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中國古代最早從事桑蠶養殖,絲帛制作水平非常高超,特別在絲帛的染、繪、繡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標準和規則。因此,中國古代對色彩的分辨能力和工藝制作能力皆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但是,由于上古時期沒有文字記載,這些豐富的歷史經驗只能通過古代先民口口相傳,或者師傅帶徒弟式的代代相傳。因此,對中國古代關于色彩的觀念,只能根據考古發掘,同時結合歷史文獻進行合理推斷。對古代色彩分辨和制作工藝經驗比較系統的記載,見于《周禮·冬官·考工記》:

畫繢之事,雜五色。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西方謂之白,北方謂之黑,天謂之玄,地謂之黃。青與白相次也,赤與黑相次也,玄與黃相次也。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黼,黑與青謂之黻,五采備謂之繡。土以黃,其象方,天時變。火以圜,山以章,水以龍,鳥獸蛇。雜四時五色之位以章之,謂之巧。凡畫繢之事后素功。鐘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熾之,淳而漬之。三入為纁,五入為緅,七入為緇。[1]640

《考工記》中畫與繪的對象,不是陶器,而是服飾的印染。盡管陶器的上色和服飾的印染工藝不同,但是,關于色彩的觀念則是一脈相承的。在現存的歷史文獻中,《考工記》第一次將天地四方與色彩聯系起來,通過“取象比類”表現以人合天的思維方式和文化傳統,所謂“火龍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2](左傳·桓公二年)。

關于《考工記》的作者和成書年代,長期以來學術界有不同看法。目前,多數學者認為,《考工記》是齊國官書(齊國政府制定的,用以指導、監督和考核官府手工業以及工匠勞動制度的書),作者為齊稷下學宮的學者。該書主體內容編纂于春秋末至戰國初,部分內容補于戰國中晚期。[3]

也就是說,至遲到戰國中晚期,關于天地四方的色彩觀念已經形成了,主要是通過“取象比類”的思維方式建立起了色彩與方位的聯系。《周易·系辭》云:“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4]這是中國傳統思維方式最為經典的表述。雖然這是講八卦的起源,即依據人類直接的生命經驗,通過歸類或類比的方式,達到對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萬物之情”的理解和把握,以具體的事物來表達普遍的抽象的意義——“通神明之德”。中國式的思維既是具象的又是抽象的,或者說,既是具體的抽象,又是抽象的具體,八卦、五行等都是這種思維的體現。

《考工記》中關于色彩與方位之間聯系的思想,可能來自中國古老的祭祀文化傳統。玉器是新石器時代重要的禮器,早在五千多年前的凌家灘文化、良渚文化以及紅山文化的中晚期都有大量的玉器出土。在《周禮·春官·大宗伯》中就有關于以玉作禮器的詳細記載:“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1]281用不同顏色和形制的玉器,來禮拜天地四方,其中以青、赤、白、玄指代東、西、南、北,以黃指代地,與《考工記》的色彩使用基本一致,唯一不同的就是以蒼指代天。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至少在《周禮》成書的時代,四方與色彩的匹配雖然基本形成,但是還沒有最終確定,如與北方匹配的有玄、黑,與天匹配的有蒼、玄。盡管玄、黑、蒼顏色相似,然而差別也是明顯的。

由此可以推定,至少在《周禮》成書的年代,五方色的觀念還沒有形成,五行與色彩同樣也沒有形成關聯。

《周禮》最早將色彩與天地四方相匹配,那么,《周禮》為什么要這樣匹配?匹配的依據是什么?對于這些問題,《周禮》雖然沒有明確回答,但是它的上下文以及字里行間隱藏的一些問題,對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中國古代色彩思想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線索,值得深入研究。

二、四季、五方與色彩的匹配

青、赤、白、黑、玄、黃是六采,根據鄭玄注、賈公彥疏的《周禮·冬官·考工記》,玄與黑,從色彩上來說,大同小異,屬于同一色系。但是,說天只能用玄,不能說黑,所以,從比象的角度來說,是六采,從色彩的角度來說,則是五色。(2)不過,這個說法多少有些牽強。

《尸子》:“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這是對中國古代宇宙觀最精煉的概括。四方上下構成“六合之內”的空間,就是人類生存的客觀環境。六采是將色彩與四方上下的“宇”相比類,是把天和地連在一起說的。《周禮·冬官·考工記》和《周禮·春官·大宗伯》將天地四方賦予色彩的觀念,與中國古代的宇宙觀和天地崇拜有關。

《周禮·天官·大宰》:“祀五帝,則掌百官之誓戒,與其具修。”這里的 “五帝”, 鄭玄釋為“五方色帝”:“五帝者,東方青帝靈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黃帝含樞紐,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紀。”[5]雖然天地四方的思想觀念中暗含著一個觀察主體——人——在天地之中,但是中央的觀念還沒有形成,而“五帝”的祭祀很明顯表明中央的觀念已經確立。至于“五帝”是否就是鄭玄解釋的“五方色帝”,我們不能肯定。但是,鄭玄的解釋也不是空穴來風,早在春秋時期,《墨子》就有關于色帝的祭祀和崇拜的思想。

《墨子·迎敵祠》中有關于戰爭之前祭祀四方色神的描述:

敵以東方來,迎之東壇,壇高八尺,堂密八;年八十者八人,主祭;青旗、青神長八尺者八,弩八,八發而止;將服必青,其牲以雞。敵以南方來,迎之南壇,壇高七尺,堂密七;年七十者七人,主祭;赤旗、赤神長七尺者七,弩七,七發而止;將服必赤,其牲以狗。敵以西方來,迎之西壇,壇高九尺,堂密九;年九十者九人,主祭;白旗、素神長九尺者九,弩九,九發而止;將服必白,其牲以羊。敵以北方來,迎之北壇,壇高六尺,堂密六;年六十者六人,主祭;墨旗、黑神長六尺者六,弩六,六發而止;將服必黑,其牲以彘。從外宅諸名大祠,靈巫或禱焉,給禱牲。[6]232

除此之外,還有巫師卜筮,有太祝、太史祭告四周的山川和宗廟,有諸侯祭拜太廟,等等,“祝、史乃告于四望、山川、社稷,先于戎,乃退。公素服誓于太廟”[6]232。

墨子是宋國人,宋是商遺民的封地,殷商尚鬼,重卜筮祭祀。所以,墨子也非常重視戰爭前的祭祀活動。在《墨子·迎敵祠》中我們看到了四方色帝的崇拜,但是,唯獨沒有描述關于“中央黃帝”的祭祀和崇拜。這是否表明,在墨子生活的春秋時期,中央和黃色的觀念還沒有形成,或者說五方觀念還沒有形成?在《墨子·貴義》篇中,同樣也只言及四方色龍。《墨子》的四方色崇拜加上“天玄地黃”,與《周禮》中天地四方的色彩觀念完全一致。

色帝崇拜可能是中國古代非常古老的一種崇拜,《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就有關于四神崇拜的神話,只不過四神崇拜不是四方色帝崇拜,更多的是時間性質的四季色帝的崇拜。帛書雖然是戰國時期的,但是記載的內容則是殷商以前的歷史傳說,所以帛書關于四季色帝的崇拜更為古老。

從《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和《墨子》的四方色帝的崇拜,到《周禮》的天地四方的六采和“祀五帝”,全面反映了中國古代的色彩觀念與四季、五方觀念的發展變化過程。

三、時間色彩觀念與空間色彩觀念的關系

關于時間色彩的觀念,最早見于《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以神話傳說的方式講述了自伏羲、神農、炎帝時的祝融、帝俊(黃帝)、共工,直到商初相土之世,其間一千多年時間,中國古代關于天時思想發展的歷史。

瀧泔淵澫,未有日月。四神相隔,乃步以為歲。是隹四時,長曰青榦。二曰朱單,三曰□黃難。四曰□墨干,千有百歲,日月允生,九州不平。山陵備泆,四神乃乍。至于覆,天方動。捍蔽之青木,赤木,黃木,白木,墨木之精。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思敷,奠四亟(極)。[7]

在這則關于天時思想歷史的神話中,四時神靈有“青、朱、黃、墨”,應該就是主管春、夏、秋、冬四季的神靈。這是最早關于時間與色彩匹配的觀念,也是數千年以來人們關于季節變化過程中色彩變化的經驗總結。中華文明作為農耕文明,對植物的生長周期與季節變化的關系,有著豐富的經驗和深刻的認識。每當春季來臨,大地復蘇,萬物重新煥發了生機,草吐綠、樹發芽,青翠欲滴,演繹著生命的神奇,于是青色和春季就聯系起來了;每當夏季來臨,百花爭妍,萬紫千紅,還有那炎炎烈日就像紅色的火焰,紅色與夏季又聯系起來了;秋天是金色的季節、收獲的季節,樹木的果實和種子開始成熟,整個山川大地一片金黃,于是金色與秋天又發生了關聯;每當冬季來臨,枯葉飄零,色彩由金黃慢慢變成了黑色,一派蕭索,是生命的死亡和回歸,黑色于是和冬季形成了關聯。與此同時,深冬季節,皚皚白雪遮蓋了整個世界,對生產力水平比較低下的古代先民來說,是最為難熬的季節;如果沒有準備好過冬的食物和防寒的物件,那么死亡就會如影隨形,老弱病殘一般也很難度過冰天雪地的寒冬,因此,大雪的白色與死亡、肅殺聯系起來了。

時間的經驗色彩有五種主要的色彩,而季節只有四季,如何給每個季節匹配合適的色彩?《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真實地記載了四時與五色相雜的矛盾狀況。所以,在四季神靈的描述之后,又有關于青、朱、黃、白、墨五種顏色天柱的描述。這五根天柱所在的方位沒有明確的表述,可能就是較早關于五方色的一種探索。從青、朱、黃、白、墨五色出現的順序來看,很明顯是五方色思想已經成熟之后的觀念,所以也可能是后人在傳述的過程中摻雜進去的。

最早將時間、色彩與方位聯系在一起的,應該是《墨子·貴義》:

子墨子北之齊,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殺黑龍于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子墨子不聽,遂北,至淄水,不遂而反焉。日者曰:“我謂先生不可以北。”子墨子曰:“南之人不得北,北之人不得南,其色有黑者,有白者,何故皆不遂也?且帝以甲乙殺青龍于東方,以丙丁殺赤龍于南方,以庚辛殺白龍于西方,以壬癸殺黑龍于北方,若用子之言,則是禁天下之行者也。是圍心而虛天下也,子之言不可用也。”[6]184

甲乙丙丁等十個天干是古代太陽紀年的一套方法,子丑寅卯等十二個地支是古代太陰紀年(月亮運動周期)的一套方法。這兩種紀年的方法都有其合理性,同時,各自也存在一些問題,不是很精確。所以,東漢時期把這兩種方法合起來,陰陽合歷,用干支紀年,從而能更準確地測算時間和節氣。(3)甲乙是時間概念,是指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正東方向的時候,草木開始發芽,表示春天來了,屬于二十四節氣的春分,所以用青色來表示。丙丁是指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正南方向的時候,天氣炎熱像火龍,表示夏季到來了,屬于二十四節氣的夏至,所以用紅色來表示。庚辛是指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正西方向的時候,天氣轉涼,所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表示秋季到來了,屬于二十四節氣的秋分,所以用白色來表示。壬癸是指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正北方向的時候,天氣寒冷,草木枯槁,表示冬季到來了,屬于二十四節氣的冬至,所以用黑色來表示。《墨子·貴義》的色彩——青、赤、白、黑,主要是源自四季標志性顏色的感知經驗。從戰國楚帛書到《墨子》,時間色彩經歷了從青、赤、黃、墨,到青、赤、白、黑的演變,實際則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秋季的色彩如何從黃色變成白色,這也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容后專文探討。

中華文化作為農耕文化,觀象授時對指導農業生產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觀象授時最為直接、最為重要的參照物,就是北斗星,因為北極星方位恒定不變,至少在上古時代北極星是相對穩定的。《鹖冠子》:“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8]這是對古代觀象授時最為簡潔直觀的表述。《禮記·曲禮》云:“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招搖在上,急繕其怒。進退有度,左右有局,各司其局。”[9]朱雀、玄武、青龍、白虎是天空四方星區的形象符號,既表示四季,又表示四方,時間和空間的結合正是在觀測天象的過程中確定的。 “招搖”即北斗第七星搖光,亦借指北斗,北斗恒定不動,是四象的核心,居于中心位置。四象加上北斗構成了天上的五宮,同時,也為地上五方觀念的形成提供了直接的指引。

觀象授時也賦予了色彩以方位的意義。四季、四色、四方經驗的擬合意義重大,為后來的五方、五色、五季、五行系統觀念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周禮》的體例來看,有天、地、春、夏、秋、冬六個系統,是將天地與四時相結合構成的時間系統。《周禮·冬官·考工記》則是將天地與四方相結合的空間系統。《考工記》只是《周禮·冬官》中的一篇,所以從篇章布局來看,方位觀念從屬于時間觀念。另外,《考工記》是不是就是《周禮·冬官》本來的內容也是有問題的,因為《周禮》是在漢武帝時期發現的,發現時《冬官》已經殘缺,是河間獻王將《考工記》補充進去的。所以,天地與四方相結合的空間系統的出現,也可能是在天地與四時相結合構成的時間系統之后的。

時間無形,屬天,故謂天時;空間有形,屬地,故謂四方。在天地人三者的關系中,天是根本,所以在中國古代先民的思維中,時間比空間顯然具有更為基礎性的意義。地上空間四方的概念是由天上時間四季的概念引發而來的,所以《周禮·冬官·考工記》說:“雜四時五色之位以章之,謂之巧。”[1]將時間色彩與空間色彩相“雜”而融合,正是這種時空觀的體現。

四、五方色與中央觀念形成的關系

有學者認為,中國古代五方色的觀念來自五方色土。《尚書·夏書·禹貢》孔安國傳曰:“王者封五色土為社,建諸侯則各割其方色土與之,使立社。燾以黃土,苴以白茅,以為社。”[10]雖然《尚書》是中國第一部上古歷史文獻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保存了商周特別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但是,其中的《禹貢》托言夏禹治水,實為古地理志,與全書體例不一,當為后人的著述。

孔安國的注解中關于五方色土的觀念,可能來自《逸周書·作雒》。

乃設丘兆于南郊,以祀上帝,配以后稷,日月星辰先王皆與食。封人社遣,諸侯受命于周,乃建大社于國中,其遣東青土,南赤土,西白土,北驪土,中央亹以黃土,將建諸侯,鑿取其方,一面之土,燾以黃土,苴以白茅,以為土封。故曰,受則土于周室。[11]

五方色土的觀念應該是在取象比類的基礎上將色彩與天地四方相聯系之后,對方色思想的進一步應用。從《禹貢》《逸周書·作雒》的五方色土觀念與《考工記》《墨子》等書的方色觀念比較來看,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中央觀念已經形成。相對于《逸周書·作雒》的五方色土觀念來說,《考工記》《墨子》等書的方色觀念雖然在天地四方之中有一個觀察的主體,但是“我”的觀念和“中”的觀念還是潛藏著的。

根據《周禮·地官·大司徒》,夏至正午之時,八尺槷表的表影長度為一尺五寸,其地即為天地之中央。[1]150具有這一影長數值的地點通常被認為是以嵩山為中心的河洛地區。出土于陜西寶雞的何尊,尊內底鑄有銘文,記述的是周成王繼承周武王的遺志,營建成周之事,認為洛陽就是天地之中,其中有“余其宅茲中或(域),自之乂民”,“乂民”就是在天地中間的人。殷商晚期王邑定于河南安陽,也不出中原之地,商人自稱其王庭所在之地為“亳中邑”或“中商”。(4)《詩經·大雅·民勞》:“惠此中國。”《孟子·滕文公上》:“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于中國。”《莊子·田子方》:“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于知人心。”國,或在口中,天下正中,國即是天之下。“ 中”就是中原之地,就是中土,中就是土。 根據考古發掘,在山西襄汾陶寺發現了最早的測日影天文觀測系統天文測影儀具——槷表和計晷的土圭,時間在4300B.C.—3900B.C.之間的堯舜時期。槷表為木質,殘長171.8厘米,表面髹漆,漆分三色,先整體髹黑漆,再間斷髹石綠色漆段,石綠色漆段兩端再分別髹以粉紅色漆條段,使其與黑色底漆相間隔。整個表體呈現黑、綠、紅三色段相間的醒目圖案。土圭作為測量日影的度尺共有兩件,一件為青綠色,上鉆一孔;一件為紅色,上鉆二孔。(5)測量日影本是為了測量時間,通過陰陽的變化來掌握一年四季變化的規律,用來指導人們的生產生活。特別是對農耕文明來說,陰陽四時的變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些觀測儀器上的色彩與數字表現了那個時代人們對陰陽和四時的理解,也是陰陽和四時觀念的反映。《易經》的思想,可能就是古人觀測陰陽四時變化的經驗概括和總結。

從山西襄汾陶寺出土的陶器彩繪的顏色來看,凡泥質盆、罐、壺、瓶、盤、豆,均施彩繪,都是燒成后著彩,以黑陶衣為地,上施紅、白、黃彩;或以紅色為地,上施黃、白彩。紋樣有圓點、條帶、幾何形紋、渦紋、云紋、回紋、龍紋、變體動物紋等。斑斕絢麗的彩繪陶器,構成陶寺類型文化一大特色,說明當時人們已經能夠非常熟練地操控黑色、紅色、白色、黃色等多種色彩匹配關系。那么,為什么在觀測日影的器具上沒有出現白色和黃色?同樣,為什么所有出土的陶器中沒有青綠色的應用?是不是當時人們已經有了關于色彩的禁忌思想?這些問題有待今后進一步研究。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山西襄汾陶寺出土的觀測日影的器具上的色彩與時間季節有關,只是當時五色的觀念還沒有成熟。五色觀念的形成應該是在地“中”的觀念形成以后的事情。

盡管觀測日影是為了確定時間,但是在觀測的過程中,人們也逐漸形成了方位觀念。“中”的觀念的形成和“我”的意識的覺醒,與天上以北斗為中心的五宮星區的效法密不可分,那么,相對于北斗這個中心的觀測者,就是大地的中心。天之下是“地”,大地之上誰是中心?最早承擔這個通“天”的角色是巫覡,主要的使命就是傳達“天帝”的旨意。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的自我意識逐步覺醒,特別是國家的興起,天子作為天帝的兒子,更能代表天帝的旨意,巫覡逐步退居次要角色,成為天子的輔助。《詩經·小雅·谷風之什·北山》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子作為大地之中心,就象天宮的中心北斗一樣,統治四方,這也是維護政權合法性的重要依據。

“我”的意識的覺醒和“中”的觀念的形成,與“五”的數字崇拜,有著密切的關聯。古人稱“我”為“吾”,如,《老子》:“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論語·先進》:“毋吾以也。”《楚辭·涉江》:“莫吾知兮。”“吾”最早見于金文,和五一樣都是會意字。“五”字,從二、從乂。二代表天和地,乂表示互相交錯,天地交匯為“五”。許慎《說文》:“五,陰陽在天地之間交午也。”同時,五作為數字是一到九這九個數字的中數。(6)河圖、洛書皆以五為“中”,都是這種數理觀念的反映。而“口”字代表人,人是天地間居中的,所以“吾”表示天地間居中的人。

在人類文化歷史上,人類自我意識的覺醒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當然,人類自我意識的形成有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至遲到春秋時期,老子明確提出“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而人居其一”, 從而將人類的主體地位提高到與道、天、地并列的層次,因此,人類能夠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五”的數字 崇拜,在本質上是人類自我意識的覺醒,是人類從蒙昧到 文明的重要標志。“吾”在大地之“中”, 只有當“我”與 “地中”的觀念合一之后,“東西南北中”五方的思想才能形成。地中依然是地,地是黃色,因此,“中”就承繼了“地”的黃色。至此,東、南、西、北、中五方,與青、赤、白、黑、黃五色相擬合,五方色的觀念正式形成。正是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中國古代先民將五方、五色、五聲、五味、五行等等相互連接,從而構筑起了獨具特色的、時空一體的五行色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

注釋:

(1)晏波、李慧慧:《三十年來大地灣遺址及相關問題研究綜述》,《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16年第5期,第81-89頁。

(2)金正耀,主編:《中華大典·理化典·物理學分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426頁。

(3)陳美東:《中國古代天文學思想》,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

(4)馮時:《自然之色與哲學之色——中國傳統方色理論起源研究》,《考古學報》2016年第4期,第449頁。

(5)馮時:《陶寺圭表及相關問題研究》,《考古學集刊》(19),科學出版社,2013年,第29頁。

(6)田大憲:《中國古代神秘數字的歷史生成與研究路徑》,《社會科學評論》2009年第4期,第60頁。

參考文獻:

[1]楊天宇.周禮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M].北京:中華書局,1980:1741—1742.

[3]百度百科.考工記[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0%83%E5%B7%A5%E8%AE%B0/1638816?fr=aladdin.

[4]王弼,著. 樓宇烈,校釋.周易注校釋[M].北京:中華書局,2012:247.

[5]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上)[M]//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46-47.

[6]畢沅,校注.墨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7]李零.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1985:49.

[8]黃懷信.鹖冠子匯校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4:76.

[9][元]陳澔,注.金曉東,校點.禮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28.

[10]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尚書注疏(第6 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0:148.

[11]黃懷信,張懋熔,田旭東.逸周書匯校集注·作雒[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568-571.

(責任編輯 ?吳 ?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制服无码网站| 99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免费自拍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欧美精品在线看| 91亚瑟视频| 亚洲三级a| 在线观看网站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视频二区中文无码| 欧美一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 欧洲 另类 春色| 亚洲天堂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88av在线播放| 71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 亚洲第一色视频| 国产一区自拍视频|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久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swag| 99视频免费观看|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91av国产在线|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一级片免费网站| 97在线公开视频|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约美女探花|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久ー99|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只有这里有| 欧美激情成人网|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久久久|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 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 精品国产自| 国产女人在线|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久久男人资源站| 欧美一级在线看| 免费毛片视频|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成人a免费α片在线视频网站| 欧美天堂在线|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婷婷激情五月网| a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试看| 国产18在线|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国产|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99手机在线视频| 免费a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色图狠狠干| 精品91视频| 日本91视频|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不卡| 91小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亚洲国产| a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99精品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 92午夜福利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人禽伦免费交视频网页播放|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人人爱天天做夜夜爽|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综合网|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午夜三级在线|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