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瓊
【摘 要】在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少兒報刊編輯亟須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提升自身競爭力,才能滿足工作需求。本文分析了數字化傳播對少兒報刊編輯提出的新挑戰和新要求,以及身處新媒體時代的少兒報刊編輯應當具備的媒介素養,有利于少兒報刊同仁共同找準定位,提升專業素養,擴大報刊影響,形成品牌,增值創收。
【關鍵詞】少兒報刊 ? 融媒體 ? 編輯素養
近年來,傳統媒體在注重以“內容為王”來贏得讀者的同時,更加速了對全媒體人才的配備,這也對少兒報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接收新知識的能力
融媒體傳播打破了行業與地域限制,模糊了編輯、記者在媒介環境中的身份,使之擔任起了數字化傳播中的更多角色。少兒報刊的受眾大多是青少年,接受信息能力強,知識更新快,視野多元,對知識的期望值也隨之增加,這就需要作為一名少兒報刊編輯具備較強的接收和運用新知識的能力,更豐富的知識積累,才能在海量的信息里去粗取精,提供給青少年有營養價值的信息。
少兒報刊不同于時政類報刊,它既承擔著知識傳播功能又承擔著樹德立人的功能。在工作中,編輯除了要處理一些時政類信息之外,還要編審各類教輔信息,如果沒有較高的文字處理能力和內容策劃能力,精通所負責領域專業基礎知識,根本是不可能的,工作中一定會漏洞百出,停滯不前。一名優秀的少兒報刊編輯應該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和文化底蘊、較好的作品鑒賞力、挖掘能力以及對優秀素材的敏感性和覺察力。除此之外,還要對青少年的心理特點、知識結構有所研究,尤其要善于利用互聯網和數字化技術,學習掌握不斷涌現的新知識、新技術,并善于將這些新內容轉化為能力,綜合運用到工作當中。
二、轉化網絡語言的能力
網絡語言符號生動形象、豐富多彩,能夠精準形象地傳達內容實質,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少兒報刊的受眾是廣大青少年,青少年更容易接受通俗易懂的網絡語言,這就要求編輯必須具備較高的語言文字轉化能力。在實際工作中,對一些宣教類、時政類的“硬新聞”,如果生搬硬套,以固有的語言模式編寫往往會使小讀者感到生澀難懂,使傳播效果大打折扣,但編輯如果能抓住新媒體語言特點,將通俗的話語配以恰當的網絡詞匯,將生硬的文字變成符合青少年年齡特點,輕松活潑的語言,不僅易于讓青少年接受,還有利于傳播。今年3月份,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中心和《小龍人學習報》微信平臺在兩會期間分別推出了《親,寧夏娃給你寄了一封信》和《“童言童語”問兩會》。編輯在制作這篇新聞時,將本來艱深的時政話題,借助“親”“錦鯉”等網絡流行語,用美妙趣味的語言、輕松生動的方式,向青少年提供了帶有文化韻味和感情色彩的信息,受到讀者的歡迎和喜愛。
除了文風和語言技巧外,少兒報刊編輯還應能熟練并恰當地選擇使用表情包、漫畫、圖片等形式,豐富文章內容,創造性地用于傳播實踐。網絡新用語層出不窮,要靠編輯平時的學習積累、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反復實踐到工作中,久而久之,不僅能夠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還能使融媒平臺樹立自身風格,形成傳播效應。
三、運用新媒體技術的能力
我們知道,很多少兒新聞是需要以“寓教于樂”的形式去展現,而融媒體集視覺、聽覺等可視化效果于一身,能夠快速、精準、直觀地傳達信息內容,加強傳播效果。編輯如果不具備運用新媒體技術的能力,工作中的創新思維就無法實現。近年來,寧夏日報報業集團的全媒體中心借助視頻、音效等新媒介技術,將優質的圖文內容進行全新打造。在去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專題中,就運用了VR、H5等技術,使受眾通過手機屏幕身臨其境地感受寧夏成立60年的艱辛歷程與輝煌成就。其驚人的傳播速度和良好的傳播效果,彰顯了運用新技術手段的重要性。
隨著媒體的深度融合,如今的編輯和記者已沒有嚴格的界限和分工,一名優秀的少兒報刊編輯,應該能夠運用不同媒體平臺和技術、不同媒介形式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形成新媒體的新聞樣式。在日常工作中,編輯們應該不斷為自己“充電”“輸血”,只有熟悉了新媒體的傳播形式,學會了文字、音頻、視頻、圖片等多種媒體信息的編輯處理技術,掌握了采寫、攝影、H5制作等復合技能,才能制作出生動活波、形式多樣,受青少年讀者喜愛的精品、爆款產品,進而提升手機客戶端、微信平臺等新媒體的傳播效果。
四、開展互動與營銷的能力
融媒體時代,讀者參與的傳播就是最好的傳播。如今的微博、微信公眾號、手機客戶端作為新媒體傳播平臺,擁有便捷的互動和營銷功能,通過平臺上的評論功能,與讀者交流、組織線下活動等形式可以有效發揮新媒體雙向互動的優勢,提高讀者的情感體驗,增強受眾的黏性。去年,《小龍人學習報》微信平臺推出了一檔有聲閱讀欄目——“讀報明星”,微信內容的參與者和生產者便是青少年讀者,他們通過有聲、可視化的朗讀,與同齡人分享好文章,一同獲取知識、體味文字的樂趣。這款產品一經推出,受到了讀者廣泛好評,達到了編讀雙向互動的良好效果。基于此,編輯們積極探索拓展營銷模式,精準捕捉青少年讀者的多樣化、個性化信息需求,又有針對性地策劃推出了青少年夏令營、小記者訓練營等招募活動,借助微博、微信、客戶端實施信息的發布和招募計劃。
通過此類產品,報社重新構建了閱讀主體與網絡之間的關系,使青少年在參與中獲得了良好的情感體驗,也成功實現了信息傳播和產品營銷的有效結合,最終達到了盈利的目的。由此可見,在數字化傳播中,營銷技能不可或缺,少兒報刊編輯需要學習新媒體運營技能,拓展新技術應用,來不斷拓寬自己的工作空間,提升報刊的活力和品牌效益。
總而言之,隨著傳播媒介不斷融合和發展,少兒報刊編輯只有順應新環境,轉變新思維,努力學習掌握新技能,并具備接收新知識的能力、轉換網絡語言的能力、運用新媒體技術的能力、開展互動與營銷的能力,做一個全能媒體人,充分地運用新媒體的優勢,有效地為受眾提供滿意的、個性化的信息產品,才能應對新媒體的沖擊,增強自身在媒體融合環境下的綜合競爭力。
(作者單位:小龍人學習報)
【參考文獻】
[1]王瑩.媒體融合背景下少兒報刊編輯轉型路徑研究.新媒體研究,2018年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