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多 李佳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與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在初中教學中加強校本課程的開發已經引起了教育部門與學校的高度關注與重視,初中校本課程的全面開發符合當今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通過分析我國初中校本課程開發的積極意義、現狀以及有效解決初中校本課程開發中存在問題的對策三個主要方面,希望能夠在新時期發展過程中實現初中校本課程的有效開發,推動學生實現綜合發展。
關鍵詞:開發現狀;有效對策;初中校本課程
初中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展開是學校自主實施與管理的,校本課程能夠分為國家課程校本化與校本化的課程兩種,在新時期發展中我國初中院校已經全面邁開了校本開發的步伐。并且在校本課程的開發過程中因為地區的不同會呈現出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我國初中院校在展開校本課程開發時需要全面建立在本院校實際發展情況的基礎上,并且針對相應的課程開發管理現狀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全面保證初中校本課程開發的有效性。
一、初中校本課程開發的積極意義
(一)對國家課程不足情況的補充
我國的中學教學中一直沒有什么改變和創新,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國家課程中的教學內容與學校實際的情況有很大的出入。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積極地開發和利用校本課程,補救了很多的國家課程從高級層次推行再到低級層次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不足之處,從而滿足國家課程的要求。
(二)能夠全面滿足學生的需求
國家實行的同一教育,在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學校可能會產生不適應性,不能適應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需求。校本課程在這一方面能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不同程度地滿足不同學生的具體需求,讓學生有自己選擇課程的機會,在課程中能夠有效地發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實現有個性的教學成果。
二、我國初中校本課程開發的現狀分析
雖然在順應時代發展的大環境下我國很多初中校本課程已經得到了一定的開發,但是其中還存在很多現實問題,需要學校找出科學合理的對策予以解決。
(一)教師缺乏對校本課程的深入認識
現階段我國初中教師在校本課程開發中對校本課程的重要性及課程特色已經有所掌握,很多教師把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展開看作是具有特色的課程指標,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了以人為本的重要思想內容。但是很多教師對于自身的校本課程開發能力缺乏全面的認識,因此想要取得良好的校本課程開發效果必須對院校教師展開專業性的培訓,讓教師對校本課程的認識上升一個階段。
(二)對校本課程開發內涵認識存在誤區
很多的學校認為在初中教學中開發校本課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從而影響整個初中院校的升學率。但是,校本課程實際上是國家課程的一個重要的補充部分,與國家課程的教學并不會產生任何的矛盾,反而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知識應用的了解和認識,全面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三、有效解決初中校本課程開發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全面提升初中學校教師課程開發能力
在初中學校的校本課程開發中想要有效提升課程質量,學校應當及時有效地實現對教師課程開發能力的提升,學校應當立足于實際發展情況積極組織教師進行專門化知識培訓,通過學習專家的課程開發經驗及相應理論知識,全面實現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的目的。在具體課程的開發中教師除了需要掌握理論知識外,還需要對課程的編制技術進行系統性的了解與掌握。教師需要在國家提出的相應課程計劃基礎之上,對課程開發的具體化及微觀性進行良好的處理,為初中院校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課程展開計劃與相應的教學內容,對不同學科內容進行協調,研制出符合本院校教學的校本課程教材。除此之外,在初中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需要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對于不同單元知識的課程時間進行合理分配,根據課程內容設置合適的教學設備,保證課程展開獲取最佳效果。
(二)必須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
我國傳統的黑板式教學模式通常學生都是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整個課堂氛圍十分單調和乏味。這樣的教學模式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十分不利,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的心理。在學校中積極開發校本課程,能夠很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相應的理論知識,實現教學課堂效果的最大化。每一所學校都有自身的學校文化,這是長期在辦學過程中形成的共同價值觀念,初中學校全面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進一步展現出學校的文化特色與辦學方針。
綜上所述,在初中學校中積極展開校本課程開發工作,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程質量與效率有著促進作用。本文圍繞著我國初中校本課程開發的積極意義、現狀以及有效解決初中校本課程開發中存在問題的對策三個主要方面展開了分析與探討,目的是能夠在新時期發展過程中實現初中校本課程的有效開發,提高教學有效性。
注: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初中信息技術學科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為:GS[2016]GHB0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