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蓉
摘 要:語法教學是初中語文的基本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的語法思維和閱讀能力的培養,加深學生對語法知識重要性的認識程度。因為初中階段的語法教學并不是主要的教學內容,所以很多人對語法教學尚存誤區,比如部分學者和教師認為初中的語法教學對學生閱讀能力和語感等語文素養的提升沒有較大幫助,對學生鍛煉自身的文字表達能力等方面的效果并不明顯等。從語法教學的必要性方面入手,分析總結出了多種初中語文語法教學策略,以期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法思維;教學策略;分析
在我國,尤其是在初中階段的語法教學中,一直以來都有兩種觀念,一種是強化語法教學,另一種為弱化語法教學,這兩種教學理念均有其蘊含的深刻道理,所以雙方爭論不休,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弱化語法教學成為主要教學理念,雖然提出要弱化語法教學方式,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并不能說完全摒棄語法教學,是需要運用新理念、新思路來開展對初中階段學生的語法教學模式。
一、語文語法教學的必要性
近幾年來,在教育界最為流行的話題就是新課改的實施,新課改的逐步推進確實給教育工作者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也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編版九年級的語文教材中對于語法的教學并不是十分系統,部分教師對于語法的教學也顯得不是很重視,最為關鍵的是在絕大多數地區的義務教育階段中,對于中學生而言最為重要的中考不包括語文語法方面的考試內容,這就使得這個階段的學生和部分教師對語法教學并不重視。在實際的教學中,淡化語法教學已經影響到了初中語文的教學效果,也讓很多學生在寫作中出現了用詞不當等多個問題,因此積極探索語法教學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語文語法教學的策略
(一)教材和語法教學相融合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材是最主要的教學內容,部編版的新教材對九年級語文所包含的文章進行了多次的篩選,文章中的各種語法使用規范都經過了時間的檢驗,這里面就包括許多需要講解的內容,例如:在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中,第二單元的第六小節是著名作家契訶夫寫的《變色龍》,文中對于警官奧楚蔑洛夫的描寫可謂是入木三分,尤其是在文中有這么一段描寫奧楚蔑洛夫抓狗的行為,“他追上狗,身子往前一探,撲倒在地下,抓住了狗的后腿。又傳來了狗的叫聲,還有人的叫喊……”,在這段文字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分析文中的“又……還有……”這一組關聯詞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讓學生理解這組關聯詞在文中的意義,比如真實地展現出了警官的動作和周圍環境中人們的態度和行為等,讓學生逐漸挖掘出作者使用關聯詞的目的,同時穿插進行語法知識的講解,帶領學生更加直觀地學習和掌握語法知識。
(二)學會粗讀和精讀句式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閱讀能力,就必須要接觸大量的課內、課外讀物,教師在進行語法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粗讀一遍文章,然后對其講解文章中語法的作用和效果,再讓學生帶著所學習到的語法知識對粗讀的文章進行再次閱讀。學生要做到精讀文章,首先就要掌握句子的語法結構,先判斷出這句話是單句還是復句,進而分析句子的主謂賓結構。學生分析完成后就可以判斷出作者寫這段話的意圖和作用,通過這種方式來精讀文章,既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又有利于讓學生掌握各種句式結構和用法,讓語法教學過程轉變為學生的自主鉆研過程。
(三)注重寫作能力的培養
語法知識的教育最主要的作用還是在書面寫作能力的提升上,人們的日常口語交流中能夠應用的地方并不多,教師應該在讓學生學習語法知識的同時,加強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在網絡上經常會流傳出各種中小學生的作文或者日記,里面的病句十分多,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教師過于注重教學內容,而沒有讓學生實際地進行應用,而且語法的應用和語言的積累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讓學生創作出優美精練的語言,并將其運用在寫作過程中。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的語文語法教學應該注重的是對學生實際的語法應用方面的培養,通過教材中教師對文章語法等方面的講解,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和寫作,通過潛移默化的教學方式,逐漸讓學生將漢字語法的運用方式轉變為一種寫作和閱讀的習慣,從而達到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規范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盧雪飛,陳甜天,王玉玲.聾校語文中的語法教學方法例談[J].現代特殊教育,2018(1):54-57.
[2]周美宏.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研究[J].神州,2018(4):129.
[3]許東寶.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研究[J].甘肅教育,2018(7):55.
[4]吳薇.談小學語文中年級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 2018(17):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