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惠芬
摘 要:新時期的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要具備良好的獨立閱讀能力,注重自主拓寬自身的課外閱讀量,通過閱讀這個渠道,不斷積累豐富的知識,參與到閱讀世界的情感體驗之中,從而提高自身的語感。同時,學生也需要掌握多種閱讀方法,要具備對文學作品理解與鑒賞的能力,從而主動接受其中的文化熏陶,促進自身的個性化發展?;诖?,主要以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為例,探討其課外閱讀延伸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程標準;課外閱讀;文學作品
閱讀是增加學生智力的重要方法,也是教育的本質活動。新時期我國正在大力推崇閱讀,但是初中語文教師在這個方面的貫徹力度卻比較小,即便是重視閱讀教學,也僅限于課內閱讀,忽略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在這樣的情況下,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并不容樂觀。教師需要增加對課外閱讀的認識,并提高自身對課外閱讀的重視,積極采取有效的指導方法,推進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發展。
一、當前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的基本現狀
隨著全民閱讀運動的興起,學校的閱讀教學也被投以非常多的關注,教師需要充分發揮教育學生的功能,引導學生擴充自己的閱讀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培養自身良好的閱讀素質與閱讀技能。但實際上,在初中語文的課外閱讀方面,卻存在著滯后發展的問題。
1.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比較少
根據有關調查可知,大概60%的學生每個星期的自主閱讀時間少于1個小時。而這部分學生通常只在星期日或者節假日來閱讀課外書籍,但是這些書籍也僅僅是課內閱讀的一種延伸,其課外閱讀種類和形式都比較單一。同時,這部分學生在閱讀書籍的時候,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并不容易培養學生對閱讀的積極主動性[1]。
2.學生的課外閱讀內容方面也比較單一,偏向于功利性的閱讀
一些學生閱讀的目的就是提高閱讀成績,還有不少學生只是對課外書籍進行泛讀,并沒有深刻走進課外書籍世界中,學生很難真切理解這些書籍的內涵、知識,也就很難獲得良好的閱讀經驗與閱讀技巧。
3.學生的課外閱讀方法不夠科學合理
當前只有少數學生能夠做到在閱讀時寫摘錄,或者對閱讀過程中的某些優美句子或者疑問進行標注。而能做到一邊閱讀一邊思考的學生也不多,大多數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缺乏有序性或者目的性,導致其課外閱讀知識比較淺薄,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文化熏陶效果。
4.學生更多的是關注網絡快餐閱讀,文字閱讀已經處于淡化的狀態
當前初中學生的課外閱讀環境受到影響,并不能為學生提供很好的課外閱讀氛圍,難以真正有效培養學生主動閱讀的意識,也就難以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二、初中語文課外閱讀延伸的有效路徑
當前初中學生的課外閱讀現狀不容樂觀,初中語文教師要認識到課外閱讀延伸的重要性,并在課內閱讀中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诖?,筆者主要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依托于部編版教材,靈活轉變閱讀教學模式
如今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部編版教材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教學內容、教學核心等方面都相應地出現了變化。因此,在新時期,初中語文教師要依托于部編版教材來展開教學,就需要摒棄以往落后的教學方式,優化新時期的語文課程教學,并且對教學模式進行合理的調整,確保語文課程教學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而在課外閱讀方面,由課內往課外進行延伸,需要依托部編版教材的實際教材內容,這就更需要教師結合現在使用的部編版教材來靈活轉變閱讀教學模式[2]。比如在《秋天的懷念》這一課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課內閱讀向課外進行延伸,轉變以往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教師推薦的課外書籍,可以更有效地理解文章的結構特點與說明方式?!肚锾斓膽涯睢愤@一課最突出的寫作手法就是借景抒情,如“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這些句子就通過北海的菊花抒發作者對母親的懷念之情。為了更鮮明地了解這種手法的妙處,教師可推薦學生閱讀《散步》《紫藤蘿瀑布》和《精彩瞬間》等文章。這些文章都同樣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學生在拓寬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深刻地了解借景抒情的手法,并懂得這一手法在文章中的獨特作用。由此可見,課外閱讀延伸這一方法具有明顯的教學效果,利于增加學生的閱讀收獲,使其在不斷擴充知識的過程中感到充實,切實體會到通過閱讀積累知識和豐富內心情感的意義。
2.挖掘社會生活元素,豐富學生的閱讀情感體驗
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許多文章的內容和實際生活緊密相連,教師可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社會生活認知,并豐富其情感體驗,能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因此,教師應該注重挖掘教材中的社會生活元素,將其與課堂教學進行融合運用,可有效提高課內閱讀教學。而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可以將這一閱讀教學向課外進行延伸,讓學生了解到更多與社會生活元素相關的作品,并且感悟教材中蘊含的人文精神與文化內涵[3]。比如在《紀念白求恩》這一課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豐富的醫學常識融入進來,結合課文中提及的救護常識,讓學生掌握更多可以有效規避危險和自我救助的方法。而這篇文章也歌頌了白求恩的白衣天使形象,還表達了對白求恩身為醫護人員,始終為人民服務這一品質的尊崇,同時讓學生體會社會各界做出的暖心舉動。在這個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生進行自主討論,選取個人認為最暖心的地方,然后分享自己的理由和感悟。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感恩之心,學會回饋社會各界的溫暖,努力學習,并且要做到比以前更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最終樹立起為社會服務的良好意識,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合格人才。在這個閱讀教學基礎上,教師可將閱讀延伸至課外。為了更好地提高課外閱讀效果,教師可為學生推薦《植樹的牧羊人》和《愚公移山》等作品,宣揚和歌頌大公無私為人民服務的美好奉獻精神。
3.促使學生擴充社會認知,提高課外閱讀能力
現今社會正處于不斷變化和發展的階段,為了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教師可以讓初中學生切實認識到社會正在不斷變化,自己的認知能力與眼界可能會跟不上社會發展的腳步。這時學生會產生拓寬自身社會認知面的想法,進而產生了課外閱讀的內在驅動力[4]。這對于提高閱讀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也為課外閱讀延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比如在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其單元主題就是“變化著的社會”,教師可通過這一單元來讓學生感受到社會中發生的許多變化,學會從新聞類文章中獲取許多重要的信息,還能促使學生更好地把握作者的一些觀點或者態度。比如在教材中,先是圍繞著毛澤東所寫的兩則新聞來進行教學,接著是香港回歸這一新聞內容,然后是特寫的兩則新聞,最后是《一個災區農村校長的規避意識》這篇文章,都展現了豐富的新聞內容。將其設置在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對新聞的關注意識。而新聞類的文章實際上蘊含著許多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內容,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閱讀課堂教學的興趣,促使其積極投入閱讀活動中來。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可以向外延伸,引導學生去關注更多的新聞或時事,學會掌握新聞寫作的一些技巧。
同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延伸到課外進行閱讀時,可讓學生獲悉更多的社會知識。尤其是新聞知識內容具有時效性,還能豐富學生的社會生活經驗,可將其應用在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之中。為了提高學生對這些課外知識的應用能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學習新聞的寫作方式方法,讓學生在新聞寫作的過程中,對新學習的知識學以致用。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鄧小平論新聞宣傳》《采訪方法論》《環球時報》等新聞書籍,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這些書籍,對新聞理論、新聞宣傳、新聞工作、采訪方法等多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解,有針對性地豐富學生的新聞知識,并使其在閱讀這些書籍的過程中感受到更多的社會變化,意識到只有緊跟時代變化的步伐,才能實現自身的創新發展。在這一驅動力之下,可以培養學生對課外閱讀的學習興趣,潛移默化地培養其良好的閱讀素養和閱讀能力。
4.讓學生品嘗到閱讀成功的喜悅,注入持久的閱讀動力
學生在課外閱讀時,肯定都希望學有所得、讀有所獲,得到教師的認可和贊許。為此,教師要定期檢查評定學生的實際閱讀情況,就學生的閱讀成果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都能在展示作品中享受成功的喜悅。首先,欣賞閱讀記錄。學生在閱讀中可以借助各種形式,比如“摘錄”“寫體會”等及時將自己的課外閱讀體會記錄下來。每周每班的兩次晨讀課讓學生談談自己所寫的閱讀心得、小組互評、組內推薦閱讀體會等,也可以讓全班學生進行交流。教師也可以搜集體會文章,根據實際情況為每一位學生寫下激勵性的評語。其次,開展交流活動。每兩周定期上一節閱讀課,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展開閱讀交流。課上,學生或聯系課文內容(節選)介紹自己閱讀的名著,也可以介紹自己閱讀的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或者介紹與課文相關的課外讀物等,并談談自己對這些課外讀物的欣賞心得。教師也可以借助這個閱讀交流的機會讓學生之間相互推薦新書、好書,以此來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最后,也可以開展讀書心得手抄報評選活動,指導學生在閱讀經典活動中,將自己的讀書心得設計成手抄報并且配以插圖,之后,再由全班同學推選優秀作品進行評獎。這樣能將學生的書寫繪畫水平充分展示出來,拓寬學生閱讀渠道的同時,還能讓學生閱讀到更多的好書。
總而言之,課外閱讀延伸在當前的部編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應該認清當前的閱讀教學現狀,認識到課外閱讀在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過程中發揮的積極作用,從而積極探索有效的課外閱讀指導方法,擴展學生的閱讀量,并提升學生的課外閱讀水平,讓學生在不斷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汲取更多的知識與技能,樹立對課外閱讀的積極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參考文獻:
[1]郭會英.淺談初中生課外閱讀能力培養的途徑[J].學周刊,2018(30):127-128.
[2]馮路.淺談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J].中華少年,2018(29):52.
[3]林明霞.多方位、多角度開啟語文課外閱讀[J].漢字文化,2018(17):53-56.
[4]許景芬.初中語文教學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有效結合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8(8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