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情感教育越來越受到學校和老師的重視,也成為了完整教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已經被融入教學過程中。對于初中生來說,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學生在初中階段會產生豐富的情感和感知,如果處理不當的話,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基于此,通過對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分析,從而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恰當的情感教育。
關鍵詞:情感教育;初中語文教學;滲透分析
情感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情感教育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在創設學生融洽學習的基礎上,妥善處理情感教育和教學之間的關系,從而通過情感教育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所以說情感教育既是一種教學模式,又是一種教學策略。而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會涉及很多與情感有關、需要學生運用情感來理解的課文,語文作為文學的一部分,它是非常感性的。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語文知識。
一、挖掘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故事情節,激發學生的情感
1.創設具體情境,讓學生明白課本中的情感
語文教學之中創設具體情境是很重要的,通過創設具體情境可以讓學生深入語文教材之中,甚至讓自身成為教材情節里的人物,深入理解教材中的內容,這樣也能夠讓學生明白教材之中的情感,從而進行情感的滲透。比如在朱自清的《春》這一課的教學之中,教師可以創設一個春天的情境,讓學生想象自己處于春天的氛圍中,梨花、桃花都開了,田野之中一片綠油油的樣子,然后想象自己躺在田野之中,春風吹過,田野之中都充滿著芳草的氣息,這樣學生就能夠明白教材之中的感情是對春天的喜歡贊美之情。
2.挖掘教材故事情節,滲透情感教育
對于初中生來說,故事融入教學會讓學生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而且在教材中,有些課本擁有生動形象的人物和引人入勝的情節,教師可以運用這些來挖掘教材之中的故事。比如在《傷仲永》這一文言文的教學過程中,如果單單是講解課文可能讓學生難以理解這篇文章,但是教師可以挖掘其中的故事情節,讓學生明白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年少成才但是因為沒有受到良好教育,從而變得平庸的一個故事,這樣就能夠很容易地讓學生明白作者的情感是對仲永經歷的一種嘆息,學生也會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從而好好學習。
二、提煉教材之中的情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價值觀念
1.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誦,讓學生產生情感的認同感
聲情并茂、有聲有色的朗誦能夠激發學生情感的認同感,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深情的朗誦將學生代入課本情感的氛圍中,加深學生對課本的理解和情感的深入。比如在《觀滄海》這一首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抑揚頓挫地進行朗誦,然后可以適當地進行停頓,最好可以通過配樂,從而朗誦出詩中所包含的積極向上的豪情。學生聽完老師朗誦,可以感受到滿腔的感情和報國熱情,讓學生產生一種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的情感。
2.通過滲透情感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情感教育作為一種教育的手段,和語文教育一樣,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知識,而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愛國感情等,這是新課改對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比如在《我的信念》這一課的教學中,因為這一篇課文是選讀課文,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前,說說自己的信念是什么,自己對信念的理解是什么,然后再深入閱讀《我的信念》這一篇文章,然后教師可以很直觀地讓學生明白居里夫人的信念是對科學的執著,是對科學的求真精神,這樣可以對學生產生一種情感上的沖擊,讓學生產生一種對知識求實的精神,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
三、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注重學生的生活成長
1.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進行情感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之中的基礎
課堂教學離不開師生互動,特別是情感之間的交流,師生之間的關系也是一種感情,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幫助學生對課文深入的認知和對課文情感的深入了解,而師生之間的感情也是感情教育中的一種,是情感教育的一種具體體現。比如在《大自然的語言》這一課的教學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作者所感受到的大自然語言的內涵和學生可能是不一樣的,因為對感情的認知會隨著年齡的增多而不斷改變,而且會因為心情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在心情好的時候,學生會認為大自然的語言是愉快的,而悲傷的時候學生會覺得大自然的語言是如此的悲傷。在這種情況下,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讓學生能夠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可以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自己思想的舞臺,讓學生充分表達內心的情感,這也是一種情感的教育。
2.通過情感教育滲透,幫助學生今后的生活成長
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教育的不斷發展,讓教育教學不再局限于學生現在的學習,不再局限于學生成績的提高,而應該是幫助學生今后的生活成長,這才是將情感教育滲透在初中語文教學之中的意義。比如在《敬畏自然》這一課的教學中,作者表達的情感是對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之情,教師通過讓學生明白課文中的情感,可以讓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做到敬畏自然、愛惜小動物、保護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有重大的意義。
綜上所述,將情感教育滲透到初中語文教學之中,需要教師結合教材課本創設具體情境,從而讓學生融入課文的情感氛圍之中,需要教學挖掘課文中的故事情節,從而激發學生內心深入的情感,然后教師需要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誦,提煉教材之中的情感,從而滲透情感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產生情感上的認同,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愛國熱情。老師也需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勇敢地表達出自己的意見,這樣學生才能深切地感受文本情感,更好地將情感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之中。
參考文獻
[1]莊奇娜.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7,4(14):259-261.
[2]賀映.淺析新課改下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中華少年,2017(25):41-42.
作者簡介:董小龍(1981—),男,甘肅岷縣人,漢族,本科,一級教師,岷縣清水初級中學教師,主要以初中語文教學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