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續林
摘 要: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帶動了其在教育領域的開發和利用。在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信息技術對原有的傳統教學理念進行了全新的改進,極大地促進了課堂教學的發展。但任何事物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問題,信息技術在教學實踐的應用和發展過程中同樣也會遇到一些很難解決或嚴重制約其發展的問題。本課題組通過研究信息技術與課堂的融合,發現了一些亟須解決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對應的研究和探索,現將這些問題和解決方案和大家分享,希望能夠得到廣大一線教師的批評和指正。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校本培訓
一、教師信息技術與課堂融合中存在的問題
1.信息技術創新能力不足
很多學校的信息技術裝備和軟件都非常先進,但有很大一部分教師不會應用這些軟件去進行課堂教學。信息技術裝備和軟件的使用還處于一種相對較低的階段。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教師信息技術能力不足,對新事物的接受缺乏主動學習的精神和態度。(2)信息技術的培訓沒有建立從上至下的推廣體系,培訓流于形式。(3)校本培訓支持和管理力度不足。
2.信息技術資源和教師的教學融合存在捆綁或割裂的現象
課題組在課堂調研的過程中,發現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存在以下兩個誤區。(1)部分教師過分依賴信息技術,被課件捆綁了教學,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2)部分教師對課堂信息技術的認知還一直停留在最原始的階段,新的信息技術設備和軟件的開發和利用不足,把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利用人為地進行了割裂。這兩個方面的問題導致信息技術與教學課堂融合失敗。
二、針對問題進行實驗研究后得到的解決辦法
1.提升信息技術創新能力
本課題組通過對信息技術能力提升方法的探討和研究制定了相應的研究計劃并進行了實驗研究。(1)在思想上解決教師對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優勢的認識,讓教師體驗和認同信息技術在實際課堂教學中的作用。針對這一個問題,我們對相同水平的平行班進行了分組實驗,A班和B班由同一個教師執教小學語文《飛奪瀘定橋》,A班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B班使用課題組設計的信息技術課件和資源進行教學,邀請信息技術能力不足的教師觀摩并對兩節課進行評價。通過實驗對比和教師評價,我們發現只有讓相關教師身臨其境地去感受信息技術給課堂教學帶來的實際效果,才會讓教師在思想意識上接受轉變。(2)對現有的信息技術培訓方式進行改革實驗,本課題組通過研究制定了一整套信息技術培訓體系,細化培訓板塊、邊培訓邊實踐、一對一結對幫扶指導、培訓結果展評,這種完整的跟蹤和強化培訓,真正地把培訓和培訓者的工作實際相結合,避免了原有的集中培訓沒有實踐、跟蹤指導以及評價措施不完整性的問題。讓教師的培訓過程有始有終,因為這種校本模式實際效果較好,已經在小范圍進行了推廣和嘗試。
2.加強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的融合程度
要解決信息技術與實際課堂融合的問題,我們就要深入教師的課堂去了解教師實際的教學效果,通過聽課、磨課、研課等一系列活動幫助教師提升課堂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針對這些問題本課題組先后組織課題組成員、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對研究區域內的學校課堂進行了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面對過于依賴信息技術,完全拋棄傳統教學手段的教學課堂進行了修正。比如:課題組在聽一堂小學六年級的英語課時,發現上課的教師一節課的課件足足三十二頁之多,但教師的板書除了課文題目之外別無他物。教師完全按照課件的順序進行展示和講解,學生看得眼花繚亂。但當課題組最后對學生進行課題檢測時發現學生光看熱鬧了,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不足60%。針對這一問題,課題組成員組織聽課教師對整堂課課件資源、教師自主教學的設計、傳統教學手段的引入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調整。最后將課件壓縮到十二張,在板書中加入了關鍵知識點的演示和練習。然后讓在水平相近的平行班進行二次授課,授課教師按照課題組調整后的教學程序完成教學,課題組用同一套檢測達標題目進行檢測時發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達到了80%以上。針對信息技術利用不足的教學課堂,本課題組采用同樣的辦法進行了實踐研究。在聽課的過程中課題組發現教師對信息技術的利用只是簡單地展示教學目標,和進行習題的訓練。沒有很好地利用信息技術去突破難點,信息技術的優勢沒有被發揮出來。課后課題組成員根據《飛奪瀘定橋》這篇課文的特點,指導授課教師下載剪輯視頻,加入戰爭前后圖片的對比和誦讀音頻。同樣在水平相近的教學班進行授課對比,對比結果顯示進行信息技術融合后的課堂不但有效地突破了重難點,而且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愛國情感,教師的教學目標落到了實處。由此可見,信息技術與課堂的融合需要我們把傳統教學手段和信息技術進行深度的融合,只有進行相互融合才能夠取長補短,從而達到高效優質課堂的建設。
總之,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教學改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既要接受和使用新的教學理念,又要繼承和發揚傳統教學的優秀教學方法,在相互滲透和融合的過程中找到最合適的教學手段去構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張林和.信息技術課程整合模式的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5).
[2]鄭微.學科課程與信息技術學科整合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20).
注:本文系定西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題立項號:DX[2018]GHB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