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石 曹昌龍

摘 要:主要探討了主題活動教學模式的含義,主題活動教學模式的主要特征,主題活動教學模式的基本教學流程,主題活動教學模式的原則。
關鍵詞:主題;活動;教學模式
為新的部編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探究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指導廣大一線教師進行教學探索,引導一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尋找到一種高效可行的教學方式,進而推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按照“抓住主題、話題切入、活動支撐”原則組織課堂教學。
一、主題活動教學的含義
1.主題
本課題所說的“主題”,特指2011版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指導下編寫的,部編的新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涉及的主題。新教材,突出新理念,需要探索新方法,需要摸索新方式,用“主題”方式組織教學,有利于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快速達成教學目標。選擇適宜的教學“主題”,采取適度的“活動”,進行適量的“教學”,以取得課堂教學最佳效果。主題是課的核心,是我們要完成的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課堂的靈魂就是主題。
2.活動
這里所說的“活動”是指在課堂中開展的活動,課堂活動包括:身體活動(行為參與),主要是通過回答問題、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行為參與的課堂教學活動形式;思維活動(思維參與),主要是通過學生的思考、討論、評論、辯論和合作探究等活動參與的課堂教學活動形式。思維活動(思維參與)是最重要的,身體活動(行為參與)服務于思維活動、情感活動。
3.教學
這里所說的“教學”主要指的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是部編人教版要求的中學課堂每節課的教學,是由教師按計劃組織實施的室內為主、室外為輔的教學活動。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既有教師的知識傳授,又有學生的活動感悟,既有學生能力的提高,又有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涉及課堂教學諸多方面的問題,如師生互動生成,教與學的理念、內容、方式、評價、管理等,關系到高效課堂的實現與師生的共同成長。
二、主題活動教學模式主要特征
1.用主題組織教學
我們在日常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基本以“主題”方式作為教學的主線,圍繞“主題”,用若干活動串聯,每個活動設置若干問題。這樣的課堂教學主題明晰,環節清楚,邏輯嚴密。
2.用適宜的話題展開
有了主題,就有了教學中心,需要選擇恰當的話題,增強教學的針對性。課堂上要有主題,而且以適當的話題來體現主題,組織教學。以話題作為教學的導入或基本平臺,既可以引起學生興趣,又提高了教學的針對性。
3.用活動和問題做支撐
一個主題,通常要用兩三個活動來進行探究。為了實現“活動”的有效真實,避免形式化等負面效果,有時需要教師課前引導學生為課堂活動做好足夠的準備,如資料收集、表演排練、講稿撰寫、展板制作,甚至是社會調查等。使學生學習生活活動化,課堂活動展現生活,實現知識學習、能力提升、素養形成。每個活動需要設計若干個問題,讓學生在思考、體驗、感悟中,通過展示、回答、討論等方式,解決認識上或生活中的疑惑,從內心深處將情感態度價值觀內化于心,才能在自己現在的學習和生活中外化于行動中,將知識轉化為情感,完善健全人格品質,培養全面發展中的人,實現教學目標。
4.教學環節清楚
整節課圍繞主題設置幾個環節,可以打破教材的順序,通過幾個活動和問題層層展開,課堂教學思路清晰。每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其教學環節不宜過多,以3個左右為宜。
5.課堂要素活化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開展的主題活動教學,包括教材、教具、課件、教案等要素,要與學生、教師有機整合,形成動態的互動,這樣的課堂才符合新的課程理念,符合新時期學生實際情況,課堂教學不僅可以教會學生學習,促進學生成長,同時教師也在與學生互動過程中實現“教學相長”,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成熟,使教師由經驗型向專家型、研究型教師方向發展。只有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的強大生命力才會被激活。
三、主題活動教學基本教學流程
四、主題活動教學模式的原則
1.“精”:即重點原則
主題活動教學模式堅持一課一主題。教師要在不違背課程標準總的精神基礎上,重組精選教學內容,防止“壓縮餅干”式面面俱到,要突出重點,強干削枝,突出一個主題,提高針對性。
2.“暢”:即通暢原則
初中道德與法治主題活動教學,是為了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激發教學活力,用新穎的主題、教學方式、活潑的活動形式組織教學。讓全體學生通過活動方式,圍繞主題,選擇適宜的話題,參與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活動的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教學思路清晰,教學活動有序,教學內容由淺入深,教學環節相扣,邏輯層層推進,整個課堂一氣呵成,非常流暢。
3.“實”:即“實際原則”
初中道德與法治主題活動教學,選擇的主題是根據教材確定的,選擇的話題是學生感興趣的,采用的活動是學生能夠開展的。用身邊的學生材料,用身邊學生真實的生活環境,提出的問題符合學生的已有認知水平和認知結構,反映的問題是學生的思想熱點、焦點、疑點,表達的情感是學生的現有情感。總之,課堂中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實事求是的。
4.“神”:即向往原則
初中道德與法治主題活動教學,一改之前教師常規教學方式,用主題為引擎,用活動為支撐,用話題做載體,培養學生問題意識,鍛煉學生活動實踐能力,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探究熱情,進而實現合作與探究學習,提升學生道德與法治素養的同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讓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成為學生想念的課堂。
注:本文系巢湖市教體局教研室、巢湖市第七中學2017年合肥市立項課題“初中《道德與法治》主題活動教學的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項目編號為HJG17084,負責人為何石、曹昌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