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學生寫錯別字的現象十分嚴重
在長期的教學生涯中,我特別深切地感受到學生寫錯別字的現象十分嚴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正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因此,如果能夠不斷地同錯別字做斗爭,有效減少錯別字,那么對于純潔祖國的語言文字,一定會有積極的意義。
二、小學生錯別字的主要類型
1.畫蛇添足多筆畫。比如“敢”字第一筆是橫折,但是有學生在第一筆后增加一個點,把橫折寫成橫撇,點。
2.缺胳膊少腿少筆畫。比如虎字頭上第三筆是橫勾錯把這個勾丟掉,“優”容易少一點,“具”“真”里面少一橫。比如“冷”字最后少一點,右邊錯寫成“今”。
3.顛三倒四位置錯誤。比如“滿”字的三點水錯寫在下邊,“茫”“萍”“薄”字的三點水錯寫在左邊。
4.偏旁部首錯誤。比如“福、社、神、”錯寫成衣字旁,“襯、衫、襖、褲、襤”錯寫成示字旁。“傻”錯寫成豎心旁。
5.筆畫拆分錯誤。比如“專”字的第三筆應該是一筆寫成豎折撇,上下貫通,但是有學生錯寫成上面土字,然后在下面再寫豎折撇。“肺”字右邊應該是中間上下拉通為一長豎,有學生卻錯寫成上面有一點的“市”字。
6.書寫順序錯誤。比如“凸”的筆畫順序是豎、橫、豎、橫折折、橫;類似容易出錯的字還有“凹”“藏”“鼎”等字。
7.書寫細節錯誤。最為典型的是“卒”字以及以“卒”為偏旁的字,比如碎、翠等字。請注意觀察,這個字下面的“十”書寫時豎畫只出一點點頭,不能上面太長寫在兩個“人”字中間。
8.別字現象。這種現象十分普遍,比如把“環境”錯寫成“環鏡”,而“眼鏡”又錯寫成“眼境”。“打劫”錯寫為“打卻”,“抓住”錯寫成“抓隹”,“戎裝”錯寫成“戒裝”,“茶幾”錯寫成“茶機”。
9.筆畫不規范不容易辨認。有些學生寫字不認真,筆畫不清楚,大小不一致,潦草混亂,似是而非,寫的字在對與錯之間徘徊,比如把“規”字的右半部分寫成“貝”,這樣的字,這樣的作業是最讓老師頭疼的。
三、減少小學生錯別字的有效方法
方法一:重視識字教學。要從思想認識上充分重視識字教學,要把積累字詞當作學生最重要的語文素養,要把識字教學當作最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即使到了高年級階段,對于特別難寫的字,我也要在黑板上示范書寫,帶領學生進行筆畫數空練習。
方法二:學習掌握一些重要的偏旁部首的含義。在理解偏旁含義的基礎上,學生如果把“眼鏡”錯寫成“眼境”,那么可以向學生講解眼鏡的“鏡”字,引申自古代的“鏡子”,而鏡子在古代是用金屬銅鑄造磨光后做成的,所以應該是金字旁。
方法三:多進行形近字比較練習。形近字比較練習是讓學生辨別字形和正確書寫的好方法。如“鏡和境”“密和蜜”“燥、噪和躁”,字形有差別,意思不相同,用法也就不同了。
方法四:重視更正錯別字。語文老師在批閱作業的時候,錯別字一要批閱指出,二要及時更正。錯字,僅僅更正這個字本身,我的方法是讓學生在作業本的錯字的旁邊空白處抄寫正確的字十遍,更正完老師要及時對照批閱。對于別字,則要求更正詞語,因為單獨這一個字并沒有寫錯誤,只是與其他字組合成一個詞語時組合錯誤了,所以按正確的詞語,要求更正五遍。
方法五:作業面批,示范書寫效果好。作業盡量面批,對于錯別字首先指出錯誤所在,其次要示范書寫,讓學生看清楚筆畫順序以及筆畫的拆分以及容易錯誤的細節部分,然后再讓學生更正。學生作業有優點也可及時表揚鼓勵。
方法六:多進行正面引導。因為學習上有一種現象叫做“先入為主”,所以我是想方設法多指導少更正,遇到一些容易錯誤的字,就提前多講解多帶領學生反復練習,詞語默寫測驗之前也要再復習、再指導、再練習,然后再測驗,盡量讓學生成績好一些,錯誤少一些,信心大一些,其實也因為不必逐個示范而減少了老師批閱訂正的工作量。
方法七:老師寫字規范,給學生做出榜樣。身教重于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一個老師一方面要求學生書寫規范工整,另一方面自己又胡寫亂畫,書寫潦草,那是沒有說服力的,對于學生也是一種誤導,所以我的板書、作業批語都特別認真。要求學生寫的作業比如《語文配套練習》,我逐頁認真去做,字體大小一致,工整規范,漂亮美觀,然后把我的作業通過多媒體投影展示在屏幕上,和學生進行對照訂正。學生看到我的字很漂亮,對于老師也是很崇拜信服。
方法八: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在語境中學習。在課文中標記出要求掌握的重點詞語,讀課文時把這個句子多讀幾遍,在“情境中”記憶詞語,學生會記得更加牢固,考試測驗的時候回想這個詞語所在的句子,也往往容易回想起來。
參考文獻:
[1]費錦昌,黃佑源,張靜賢.漢字寫法規范字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
[2]楊洪波,朱新蘭.現代說文解義字典[M].北京:群眾出版社,1997.
[3]刁延江.說寫一文,印寫一體:中小學生書法教學適宜采用宋體字為例字[J].學周刊,2015(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