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勤
小學語文探究式教學即在語文教師的啟發指導下,讓學生按照自己觀察和思考事物的方式,去理解小學語文學科基本結構、認知小學語文學科的知識、掌握小學語文學科的能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能力和思維也能夠得到很好的培養和訓練,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交流反思的探究過程中,學生能夠發現自己的興趣點,鍛煉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困難的能力,培養起善于思考、善于總結的良好學習習慣。
一、理念先行
學校的辦學理念決定著學校的發展方向,學校的辦學理念是校長辦學理念、管理理念的體現。因此,決策者轉變理念是第一步。以我校為例,校長擁有較多外出學習的機會,可利用每次機會學習、考察教學改革的成功案例,總結經驗,然后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形成適用于本校的教學理念。
首先,作為教育領導者,校長以及其他校領導要緊跟時代步伐,時刻更新自己的辦學理念。21世紀學校教育的目的不再只是培養高學分的學生,創新型人才、具有創造力的人才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新動力。
其次,作為學校領導者,要努力實踐自己的教育理想,形成自己辦學的風格。實現學校教育目的的道路并不是只有一條,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在教學方法上的各種嘗試對整個教育事業的發展都是有價值的,也是作為一個教育者的職責所在。
二、制度保障
制度是理念得以有效實施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完善學校的教師評價制度,為探究式教學的實施提供保障。
在校領導的帶領下,師生共同參與制定公平可行的教師評價制度。此制度制定的目的主要是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到探究式教學的實踐中來,因此以獎勵為主。獎勵評價角度可以為“探究選題、師生參與度、探究效果”等,可評選出“最佳探究主題、最佳探究班級、最佳探究年級、最佳探究教師、最佳探究學生”等。
對于我?,F行的月考評價制度,筆者建議延長考察周期,給予教師和學生一定的嘗試空間,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經驗和教訓。
三、營造氛圍
校園文化是全體師生的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它給予教師和學生一種氛圍和心理暗示。近年來關于校園文化的研究愈來愈多,關于校園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是自然的沉淀與積累,另一種是主動構建。筆者認為校園文化的建設應該與時俱進,很多學校改革的成功案例,比如杜郎口中學的改革等,也向我們說明,只有改變才有突破。
(一)打造特色校園
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的精神個性,而它的存在必須依附一定的物質和行為,從校園的整體規劃、布局安排,到校園的細節裝飾、圖案、字畫等,都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有力支撐。針對我校的現狀,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提出幾點建議:
第一,在校園醒目位置書寫標語,營造探究式教學的氛圍。標語就是用文字寫出的有宣傳作用的口號,它給予人們的視覺刺激和精神刺激是最直接有效的。因此,在校門口、主教學樓等醒目位置張貼標語是彰顯校園文化簡便有效的方法,如“探究——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今天你探究了嗎?”“探究生活,從我做起”。讓師生們一進入校園就激起探究的欲望,融入探究的氛圍,充滿探究發現的激情。
第二,充分發揮校報的宣傳作用,在校報上設置“探究專欄”,刊登校內或校外優秀的探究案例,供教師和學生參考學習,讓每個教師和學生都有學習的可能,讓每個教師和學生都有成為榜樣的可能。
第三,最大限度利用教室周圍的墻壁做宣傳。教室的內外墻壁也是唾手可得的資源,但也是最易被忽視的資源,我校教室內外墻壁上雖然粘貼有名言警句、經典傳統故事等,但是由于長期不更新,師生的關注度日益下降,長此以往成為擺設,失去警示作用。筆者建議可利用教室外墻壁展示優秀的探究主題及方案,利用教室內墻壁展示每日的探究內容及方案指導,黑板上設置“探究角”展示每節課的探究主題等,這樣既能激發師生展示自己探究能力的激情,又能夠通過及時更新墻壁內容使空間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第四,舉辦比賽,鼓勵探究。探究的最大樂趣在于發現,然而每個人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因此發現的問題也會各異,對于自然學科,很多問題的答案雖然只有一個,但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卻千差萬別;對于人文學科,很多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可以利用這些有爭議的課題,設置成辯論比賽、演講比賽等,用討論、交流的形式展示探究成果,互相學習,讓師生在思考交流中有所得。
(二)師生共同維護
教師和學生是學校的主力軍,任何一項工作的實施都要師生的共同配合。校園文化的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建立、共同維護。
首先,充分發揮教師的榜樣作用。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毙W生對教師的信任度和模仿度都較高,因此教師應充分發揮榜樣的示范作用,以身作則,通過自己的行為將探究精神傳遞給學生。
其次,充分發揮先進學生的榜樣作用。同學之間的比較也是促進學生進步的有效手段,可以激發學生的斗志,而且比較的范圍可以擴大到方方面面,使更多學生能夠獲得獎勵的機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和榮譽感。
(三)開放包容合作
學校要有開放包容的精神,增強校園文化建設的開放性,校園文化在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各方力量的支持,比如家長、社區、其他學校,這是學校發展壯大的養分來源,是不容忽視的思想力量來源,也是學校的包容心態的體現。學校向社會各界學習請教的行為,本身就是對學生的精神示范,同時可以營造出包容、虛心、和諧的求學氛圍,開闊了學生的心胸和思路,使學生在包容、健康的環境中學習成長。
總而言之,探究式教學是在教學改革中新提出的教學方式,它并非對其他教學方式的否定。在語文教學中開展探究式教學,凸現了學生的主體,使他們的個性、創造才能得到更充分的發展,語文素養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洋溢著濃郁的人文精神,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