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妮
摘 ?要:該文對我國如今建筑行業安全管理的現狀做了相應分析,并對現階段我國的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簡單闡述,對我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安全事故相應的措施對策做了分析介紹。安全事故頻頻發生也是建筑行業長期處于虧損狀態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也嚴重影響了建筑行業的可持續和進一步發展。因此,建筑行業的施工安全及居住安全事關企業及行業的總體利益和工程質量,必須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視。
關鍵詞:建筑 ?安全生產管理 ?安全事故
中圖分類號:TU198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6(b)-0058-02
安全管理和安全事故的預防是現在各行業首要關注的問題,而建筑行業安全事故頻發,行業的安全問題是一直以來的關注重點。數據統計顯示,我國每年建筑行業因安全事故的傷亡人數高達上千人,由此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也高達上百億,除此之外,還存在一些其他的間接損失,目前我國建筑施工的安全事故發生的數量及死亡人數都呈現著一個上升的趨勢。建筑施工安全之外,建筑的居住人員在使用建筑期間的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我國發生的居住人員在居住建筑中發生的安全問題不計其數。建筑的安全事故不僅造成經濟的巨大損失,建筑行業投資成本的增加,同時也會導致建筑的不可使用,其材料廢墟不可回收使用,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不利于環境的綠色發展。
1 ?我國現今的建筑安全的現狀分析
我國關于建筑安全保護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有一定的成效,主要在于制定了相關的安全標準及安全規范,這些法律法規的制定對建筑行業的安全起到了保障和監督作用,有效地預防及從多方面控制了安全事故的發生。最主要的是自《勞動法》和《建筑法》兩項規定實施以來,建筑行業的安全事故發生數量增長趨勢得到控制,安全管理工作有了顯著提高,建筑行業從業人員和建筑居住人員的安全意識和知識都有了明顯提升。
但由于建筑行業本身風險系數大的特性,目前我國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和安全事故的控制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我國建筑安全方面的法律法和相關標準應進一步提高和完善,目前針對建筑行業的相關法律法規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3項。這些法律法規對我國建筑行業安全生產管理及行業市場都起到了正面積極的作用,但同時也反映出我國建筑行業安全生產管理的諸多問題,例如:法律法規的體系系統性較差,有些法律法規脫離實際情況,導致實際操作時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目前頒布的法律法規不健全,與一些工業發達國家來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且部分的法律法規存在交叉。總體而言,針對建筑行業的法規法規應進一步加強完善。
對目前我國發生的大部分建筑行業的安全事故的原因做了相關調查分析,調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的安全事故的發生其起因都在于企業安全管理不完善,存在一定的漏洞,沒有對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進行充分的培養,對相關操作進行嚴格的規定和監督,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不強,存在很多違規操作的現象。因此,目前增強我國建筑行業的安全水平的關鍵在于如何在當今有限資源的條件下,對建筑相關企業進行科學、系統、專業的管理,是我們應當討論研究的主要方向。
2 ?現階段我國的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來看,我國建筑行業的安全管理機構還有許多的漏洞,比如各管理部門之間的協作、對社會上資源的分配、部門職員的職責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問題。
2.1 我國安全管理職能部門管理不清晰
我國的建筑相關企業對安全生產監督力度不夠,監督機構存在問題,各部門職能不清晰,部門領導對于安全管理相關措施的執行不能達到相應水平,從業人員工作效果差,對工作成效無法進行相應的客觀評價。現在的相關法律建設越來越趨于完善,更應該對相關的安全管理和監督機構給予明確的規定和安全標準,對安全生產的工作機制進行協調完善。現在建筑企業管理中存在著安全生產的監督部門和保障部門職能交叉想象,部門之間缺乏協調互助,這直接導致了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預防工作以及管理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2.2 我國的安全管理部門職能轉變相對比較滯后
我國實行國家監察、行業管理的建筑安全管理體制,隨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企業也漸漸成為獨立的主體,而相關的一些職能部門,也應該跟上時代的變化,加大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加大監督力度,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總局以及地方的各級安全監督管理機構組成系統性的監督隊伍。但現階段我國一些組織發展相對較落后,從而形成的監督體系存在灰色地帶。
3 ?我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安全事故的措施對策
3.1 積極轉變安全生產的管理模式
安全管理部門應針對往年發生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產生原因進行調查分析,相關的安全監督部門根據調查情況制定相關措施,從源頭上對施工現場進行控制管理,對各建筑部門的責任負責記性充分落實,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除此之外,調查分析發現安全事故頻發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從事建筑行業的施工人員沒有進行過充分的操作培訓和安全意識的建立和培養,相關人員的專業素質達不到企業標準,企業招收工人的標準低,工人專業水平不夠,進行員工培訓時,容易把工人的安全意識及專業知識的培訓流于形式化,從而由施工工人操作不當造成的建工工地安全事故頻頻發生。
3.2 落實施工單位的施工安全工作責任制
建設單位對建筑工程的質量有著關鍵的作用,建設單位的機制建設對工人的狀態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工人若被壓縮休息時間,長期處在疲勞的工作狀態,發生安全事故的幾率將大大增加,建立良好的工作機制,保證工人高效的工作狀態以及充分的休息時間至關重要,而職工安全工作責任制使建設單位充分意識到他們應當擔當的責任,對施工設施是否符合要去進行認真檢查,相關部門主管要定期對檢查情況進行匯總,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有效約束,對安全生產不規范、不合理的現象進行嚴格處理,獎罰分明,從根本上讓大家樹立安全責任意識。
3.3 建筑施工的現場要求
對于施工現場要有明確的要求規定,首先,安全標志一定要擺放全面且醒目,包括警告標志、制止性標志、禁止標志以及建筑企業自己的安全標語等。根據施工現場平面設置圖,對安全標志進行設計擺放,根據安全標志的相關特點,確定施工現場安全標志的總平面圖,在圖紙上進行注釋。
同時要建立完善安全生產檢查的制度,包括日檢、周檢、月檢、季度檢、年度檢查等不同形式時間的檢查,檢查時要隨時進行記錄,檢查時發現的安全隱患,要隨時上報上級部門,及時進行整改完善,并隨時進行來記錄匯報,整改后交由公司相關部門進行檢查,若仍達不到要求,按照公司的規定進行相應處罰。
另外,應急預案的制定是在安全事故發生時使人員和財產等的損失盡可能地降低,因此,建筑施工現場必須用充分的應急方案,應急方案應達到幾點要求:應符合實際情況;應用性強;充分應用救援資源;充分考慮現場因素,避免組織不力帶來二次傷害和損失等。對事故后的反應行動迅速按應急預案的計劃有序進行,應急方案的目的是減少事故發生后的損失,高效迅速的行動、系統有序的計劃是確保應急方案在關鍵時刻起到關鍵作用的重點,確保應急預案的科學合理性是我們工作的重要方向。
參考文獻
[1] 吉慧.公共安全視角下的體育場館設計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
[2] 韋長江.我國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J].建材與裝飾,2018(6):213.
[3] 郭曉婷.我國建筑行業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1(16):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