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云
摘 要: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以及素質教育逐步強化,閱讀作為體現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方面則引起了廣大教師的重視,同時他們也在此教學部分投入了較多精力。但是,大多中小學語文教師對課內、課外閱讀的銜接關聯性都沒有一個科學的認知,更遑論展開相應科學教育活動了。鑒于此現實情況,在平時教育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就需要不斷就具體銜接教學策略進行有效探尋,以幫助學生逐步提升語文閱讀能力。
關鍵詞:中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銜接探索
通常而言,語文課本中的閱讀篇目都是比較基礎的,通過具體學習,學生大多都會積累一定的語文知識,促使自身閱讀能力實現進一步提升,但是如果僅以課本語篇作為閱讀練習內容的話,學生的閱讀能力卻很難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與此同時,課外閱讀一般是以課內閱讀所學基礎為支撐的,否則學生閱讀再多的課外語篇都是在做無用功,難以達到預想學習目的。綜合以上情況,對課內課外閱讀銜接教學策略探尋與改進就成為中小學語文教師較重要的一項工作,在此基礎上,學生才能夠接受到科學的教育,且有益于自身閱讀綜合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一、基于課內觀察,滿足學生課外興趣閱讀需求
基于現有心智特點、意志能力等,中小學階段學生的具體閱讀活動通常都是以自身興趣為驅動力,如果教師推薦的書目迎合了他們的興趣需求,那么學生即會主動展開閱讀活動,助力相關能力提升。據此,在平時開展課內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各任課教師就需要細致觀察分析學生的課堂表現,從而準確把握學生的興趣點,以為他們推薦合適的課外閱讀書目,益于學生實現興趣閱讀的基礎上大大增加閱讀學習動力。
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鯨》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就仔細對學生的上課情況進行了觀察分析,因此發現對于鯨這一海洋動物,每個學生都有著很多疑問。如“鯨都有哪些種類?它是怎樣進化成現在這個樣子的?”等等,由此我就意識到,原來我所教學生對海洋動物是有著很大好奇心的。據此,在向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書目的時候,我就將《聽海洋動物講故事》《艾布克的立體筆記》《海洋生物》等書籍介紹給學生,而這恰恰迎合了學生的課外閱讀需求,因此,在就相關問題向學生提問的時候,我發現學生基本都可以準確回答,積累了豐富的課外知識。
二、引入課外內容,豐富學生課內閱讀知識積累
在平時教育教學過程中,各中小學語文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即幫助學生豐富知識積累,益于學生在豐富知識的助力下逐步增強語文綜合能力。當然有一點是比較明確的,在教師帶領下閱讀學習課內文章的時候,學生可以積累一定的語文知識,但是限于教學目標、教學課時等因素,學生所獲得的知識通常都是比較有限的。據此,各語文教師就可以適時為學生引入一些課外閱讀內容,從而益于學生在拓展性閱讀過程中逐步豐富課內閱讀知識積累。
例如,在帶領學生閱讀學習《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并沒有將閱讀教學內容僅僅局限于教材提供的文章,在此基礎上我還為學生引入了一些課外閱讀材料,其中包括《季羨林自傳》中的一些選段,而這本書主要講述的則是季羨林由貧困農民孩子步步成長為學術大師的人生歷程。此外,我還從季羨林部分作品,如《留德十年》《牛棚雜憶》《清華園日記》等具體語篇中選取了一些經典段落,要求學生進行誦讀學習。通過以上閱讀教學活動,學生通過閱讀學習課本內容所獲得的知識儲備就可以進一步豐富,從而有益于其語文綜合能力提升。
三、課外延伸閱讀,深化學生對課內語篇的理解
通過仔細研究語文教材可知,其中很多教學課文都與中外名著息息相關,與此同時,在帶領學生閱讀課文的時候,語文教師較重要的一項任務即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并促使他們深入把握課文所傳達的深刻主旨意蘊,益于其自身文學修養有效提升。但是,如果只將自己目光局限于課文內容的話,學生的思維很可能就會逐漸僵化,難以進行深入探索以準確把握課文思想。鑒于此,在基礎閱讀教學之余,中小學語文教師就可以適時為學生推薦一些相關的課外閱讀書籍,鼓勵學生在具體閱讀過程中再次深入體會教材課文所傳達的思想主旨。
例如,在帶領學生閱讀學習完《草船借箭》這一教材課文之后,我即要求學生在課下的時候仔細誦讀《三國演義》這一名著具體內容,尤其是講述“赤壁之戰”的部分。在此過程中,學生就可以全面了解課文所描述事件發生的社會背景以及具體現實情況,即:孫權、劉備以及曹操三國鼎立,東漢末年,孫權和劉備聯手在赤壁大破曹操大軍,而“草船借箭”的故事則發生于這場戰役中。通過以上課外閱讀活動,學生即可以更加深刻而全面地理解掌握課文語篇內容與主旨,從而大大強化課內閱讀學習效果,益于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總之,在閱讀教育教學備受關注的大環境下,中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做的就是探尋出系列優質措施,而將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科學銜接在一起,益于學生在有效學習鍛煉中逐步提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竇婷婷.小學語文課內外鏈接閱讀初探[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8,34(9):44-46.
[2]薛思琪.初中語文課內外閱讀內容整合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