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微微
摘 要:高考語文研究性復習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參與到對《考試說明》、高考試題、閱卷標準及其復習內容的研究、整理和歸納的復習過程中,用學生的研究學習代替教師的繁冗勞動,在明確考什么、怎么考和答題規范的基礎上,針對語文學科的知識能力模塊進行系統分析,通過討論交流,師生互動,進一步提高復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從而取得滿意的高考成績。做好語文復習教學,制定可行的復習策略至關重要。
關鍵詞:高考語文;研究性復習;策略;分析
一般而言,研究性復習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環節之一,其要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搜集整理學習資料、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實現對知識的復習鞏固、延伸深化,并能適應高考的要求。一般的語文復習過程中,會以教師為主體,教師在研究高考考試說明,研究高考考題的基礎上制訂復習策略,經過階段性知識歸納、做題、講評,直到高考前,學生上了考場,教師還在擔心不已。因此,研究性復習應是在高考語文后期復習的重要的復習策略之一。
一、高考語文研究性復習學習概述分析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根據大綱的體系、課本的脈絡和對高考的要求,將復習內容轉換成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提高能力的學習活動。
其具有如下特點:
主動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現狀,積極查閱資料,精心選擇設立專題,大膽設計復習方案,策劃整個復習,即使教師偶爾參與,也必須圍繞主題展開。
問題性:在研究性復習活動中,指導者通常不是提供現成的答案讓學生理解記憶,而是呈現一個個需要學習探索的問題(專題或課題)供學生選擇研究。
開放性:研究性復習涉及的范圍很寬泛,知識、能力方法、技巧、心理、策略都可以成為研究專題。尤其是對高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考生在積累知識、增強能力的同時,越來越重視對高考時心理和策略的研究,把良好的心態和科學策略看成是能否正常發揮水平的重要前提。
二、高考語文研究性復習的具體策略分析
(一)指導學生自主研究《考試說明》
基本學校都要求高三教師深入細致地研究《考試說明》,充分比較幾年時間里《考試說明》的變化,區分出必考點、常考點等,預測高考的走向和命題趨勢。但這樣的復習最終結果不盡如人意。應讓學生參與研究《考試說明》,在研究的過程中和教師一起明確高考考什么,在研究“高考樣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明確怎么考,不明白的地方進一步和同學探討,向老師請教,這樣學生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明白了自己知識能力的遺漏點和欠缺點,利于在后面的具體復習中安排時間復習。
(二)指導學生研究高考真題
對近年來高考真題的研究成為了重點之一。從試卷結構到具體的考試內容,引導學生參與到高考真題的研究中,對他們有很大的啟發。應對高考試題進行分類,根據試卷結構分成具體的知識模塊,進行細致的比較,找到考查的重點和命題的規律,形成對試題的感性認識。作為學生來講,構建同樣類型的題目的認識,講出命題的特點、考查的方向和重點,能夠明白自己在這些知識模塊中的漏洞和缺失,為后期的復習做好準備,從而加強復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指導學生研究高考試題答案,注意答題規范和技巧
研究答案,要從答案的構成出發,把握答案的要點,對于同一類試題的答案,找到其中的規律,特別是評卷細則中對于答案的具體操作,給自己的答案找到一個相對規范的模式,避免在答題時隨心所欲,從而使學生感悟答題的規范,并尋找出答題的技巧。
(四)指導學生分模塊研究復習內容
語文基礎知識:高三學生基本都有復習資料和近年高考試題,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重新搜集整理具體的知識點,在筆記本上,從語音、字形、詞語(熟語)、病句等方面整理自己容易出錯的內容,自己熟悉的不再做無謂的簡單重復,可能不會考到的果斷刪減,縮小范圍,減少復習內容,同時倡導學生之間相互交流,互出練習或考題。從高考真題入手,開始可能沒有頭緒,但慢慢地理出頭緒,找到重點,自然事半功倍。
閱讀理解:通過調查了解,學生失分的地方是文言翻譯、古代詩歌閱讀和現代文閱讀的簡答題,失分的原因是答題不規范,用語不準確。解決的途徑是指導學生研究高考試題的答案,分析答案的要點和評分的標準,分解答案的構成要素,并從中找到答題的規律。
語言運用:指導學生研究各省市的高考試題,見識更多新的題型和答題的方式,注意各種題型的考點設置到底是什么,注意用語的準確和答案的簡潔流暢。
作文:以優秀作文為范例,指導學生研讀作文評分標準,主要從結構、材料和語言進行強化訓練,訓練主要是質量,建議對一篇作文進行多次寫作修改。高三期間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幾種常見的自己又比較好掌控的作文結構,充實一些新鮮的素材,緊扣主題作文。
整體上分析:每個模塊均輔以適當的有針對性的練習,熟悉答題的結構模式,形成比較成熟的思維方式。練習的講評也完全可以讓學生參與,教師根據學生的答案進行適時的有針對性的點撥和講評。
總之,復習課以突出實效為目的,學生有收獲才是真正的“實效”。教師的準備主要在于課堂的預設與組織,對學生研究過程中的遺漏和偏頗進行補充和糾正,這不是說教師在研究性復習中不重要,而是恰好進一步要求教師準備的精心細致,能夠對學生的研究成果進行準確的評價和推廣。
參考文獻:
[1]程偉清.高考語文復習的有效方法研究[J].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3).
[2]盧軍.高考語文復習教學建議[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12(1).
[3]張卉.淺析中職學生高考語文寫作技巧[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