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麗
摘 要:當下市場經濟發展活躍,股份制的優點使更多企業選擇創立股份制企業,盤活資本市場。而作為與股東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股利政策,則成為關注的焦點。對我國有關股利政策和理論研究的文獻進行闡述。
關鍵詞:股利研究;市場經濟;股利缺口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1-0058-01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275 ? ? ? ?文獻標志碼:A
1 ?股利政策
股利政策是現代企業協調內部資產、平衡股東利益與外部信息使用者了解企業資產狀況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企業重要的理財活動,在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中處于重要地位。
2 ?文獻綜述
股利支付有多種選擇,各種支付形式均能吸引有意向的投資者,這是目前上市公司選擇股利政策的一種群體效應的體現。而對股利政策有重大影響的是股權結構和財務能力(謝軍等,2006)[1]。謝軍(2006)、劉銀國(2008)[2]研究得出,信息顯示的功能在現金股利中得以體現,現金股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利潤水平。上市公司業績的提高有賴于此,而有分配現金股利傾向和能力的主要是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隨著企業的發展,需要合理分配現金股利,以契合更好的投資機會。
洪杰(2010)[3]、王敏(2011)[4]通過上市公司樣本分析,節選股利政策數據建立回歸模型。運用固定效應模型、最小二乘法等進行回歸分析得出結論:①支付現金股利的意向及能力與專用資產呈負相關。②生命中周期理論能夠對我國目前上市公司現金股利政策和行為有很好的解釋。③強化生命周期理論對現金股利政策和行為影響,必須要提高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劉陽等(2013)[5]在對股利政策進行實證分析的基礎上,論證了投資的合理性對我國股利政策研究的意義,并提出建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監督機制,同時針對不同企業所處階段的不同給出相應的股利政策建議,引導上市公司及證券市場健康發展。
武曉玲等(2013)[6]通過研究指出,現金股利政策對地域因素的敏感性較強,即由于地域限制導致的信息接收程度不同,使得接收較少信息的企業被迫選擇債務融資,影響其剩余舉債能力。這使得這類企業更加迫切需要資金的靈活性,產生的結果就是少發放現金股利以保留更多的現金;現金股利政策與成長機會反向發展,企業可能因為成長的機會高而不去證券市場募集資金;不同年份與現金股利政策關系不大,企業的債務水平、營運能力、盈利能力等對現金股利的支付與否有持續顯著影響。不同年份所顯現出來的現金股利支付并不一致;有風險投資背景的企業一般現金股利支付可能性較高。風險投資機構可以幫助有財務危機的企業緩解資金壓力,同時發揮監督作用,提高了現金股利的支付率。
在股權結構方面,徐慧玲等(2012)闡述了“高送轉”的股利政策,“高送轉”即送紅股或轉增股票的比例很大。通過樣本分析,得出股權結構與“高送轉”之間的相互關系。
3 ?結束語
在國內上市公司股利分派實踐中,以現金股利居多,因此當前國內學者的研究以分析現金股利分派現狀的影響因素較多。實證研究方面,股利政策也顯示出以上市公司現金股利實證研究較多的態勢。但是,也有多重股利支付方式對應不同投資者意向的結論,此種結論的有效性有待進一步論證。當前的研究在填補股利支付缺口和其他股利支付方式方面較少,關于股利支付意愿有待進一步論證。
參考文獻:
[1]謝軍.股利政策、第一大股東和公司成長性:自由現金流理論還是掏空理論[J].會計研究,2006(4):53-59.
[2]劉銀國.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有效性實證研究[J].經濟管理,2008(14):26-33.
[3]洪杰.股權結構、董事會治理與上市公司社會責任關系的實證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0.
[4]王敏.影響我國上市公司定向增發公告效應的因素分析[J].中國證券期貨,2011(8):24-25.
[5]劉陽,朱海英,彭韶兵.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基于企業生命周期特征的實證檢驗[J].中國經濟問題,? ?2013(3):100-108.
[6]武曉玲,狄躍強.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對現金股利政策的影響——基于股權分置改革的股權變化數據[J].山西財? ?經大學學報,2013,35(1):8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