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京民
摘 要:板栗樹是我國特有的優良干果樹種,板栗營養價值豐富,味道香甜軟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鐵、鈣等元素,有利于身體健康,在國內被稱為“鐵桿莊稼”,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板栗因其獨特的口感而備受廣大群眾的喜愛。但是,由于品種比較雜、管理水平不高、病蟲害頻繁出現等原因,導致板栗產量減少、效益低下。論述了板栗的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了經濟效益,為板栗種植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板栗;病蟲害;防治技術;經濟效益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3-0110-01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763 ? ? ? ?文獻標志碼:A
1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1.1 ?白粉病
該病多發生在春季,氣溫上升到15 ℃以上時會提高發病率。染病的幼葉退綠,最終影響整片樹葉,葉面會有白色粉霉物。發病后期,染病處會產生子囊殼,子囊殼釋放子囊孢子,使病菌在風力作用下傳播。防治該病要及時清理發病的樹梢、樹葉并進行集中燒毀,減少病菌侵染來源,噴施大生M-45與信生800倍液,可以有效防治白粉病。
1.2 ?栗銹病
植物染栗銹病后,樹葉背面會產生很小的黃褐色圓形斑點,之后變成橙黃色,樹葉表皮破損后露出黃粉,稱為病菌的夏孢子堆。要防治該病,應及時清掃染病落葉并集中燒毀,噴施一定比例的波爾多液或25%的粉銹寧1 000 倍液可有效防治[1]。
1.3 ?炭蛆病
炭蛆病發病前期,樹葉表面產生不規則褐色斑點,病斑逐漸擴大,周圍會伴有深褐色環紋,病斑會融合在一起,數量較多時輪廓不明顯,樹葉會變成黃褐色,類似枯葉。應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抗病能力,及時清除病源,即將病枝病葉集中燒毀。4—5月為發病初期,使用1∶2∶100的波爾多液、70%代森錳鉀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5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使用2~3次,每次間隔7~10 d。
2 ?主要蟲害及其防治措施
2.1 ?象鼻蟲
象鼻蟲通常2年1代,7月上旬成蟲開始在殼斗產卵,9月開始孵化,次年8月上旬成蟲出土。一個果實通常有一條幼蟲,蛀食果實內部,最終咬破栗皮鉆出。適時采收、及時脫粒可以有效降低蟲害對植株的影響。在每層堆積的果實中噴施50%的敵敵畏溶液,用塑料薄膜封住,9月中旬以后就可以捕捉成蟲。同時,也可以使用1 000~2 000倍殺螟松或者辛硫磷溶液消滅。
2.2 ?栗大蚜
栗大蚜的蟲卵寄居在樹干上過冬,次年4月下旬成為無翅雌蚜,產出小蚜蟲,5月變成有翅雌蚜,蚜蟲會吸樹干汁液,繁殖后代。10月下旬,栗大蚜在樹上產卵,蟲卵開始過冬。要防治該蟲,應及時清除得病的老樹皮,人工清除蟲卵,蟲卵孵化時,及時在染病區域涂刷高濃度石硫合劑。
3 ?通用防治措施
①選擇抗病蟲害的品種。例如燕山短枝等高抗病蟲害的品種。②及時清掃果園。集中燒毀清除掉的病枝、病果以及早春刮下的樹皮。③噴藥預防。萌芽前對整樹噴一定濃度的波美度石硫合劑,雨季來臨前噴撒波爾多液。
4 ?經濟效益分析
根據優質板栗栽培經驗,矮化密植栽培的板栗園需要進行2次間伐,分別是第8年和第15年。前3年,可間作小麥和豆類提高收益。若板栗園是幼樹嫁接,應在第4年結果。4~8年,樹木密度平均為1 125棵/hm2,產量為0.25 kg/棵、0.5 kg/棵、1 kg/棵、2.5 kg/棵、4 kg/棵,收益約為3 937元/hm2、7 875元/hm2、15 750元/hm2、39 375元/hm2、63 000元/hm2;9~10年,密度約為900棵/hm2,結果量為6 kg/棵、7 kg/棵,效益大約為75 600元/hm2、88 200元/hm2;15年后到盛果期,產量為20~25 kg/棵,可獲收益189 000元/hm2。
5 ?結束語
在保證板栗的質量與品質的基礎上提高板栗的產量,需要在板栗種植過程中不斷提高栽培技術,探索更合適的栽種管理方式,做好栽種管理、果園管理、土壤管理和施肥管理工作等。
參考文獻:
[1]石海生.板栗病蟲害防治技術[J].現代園藝,2017(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