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溫燕 ●任 重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當地時間17日在其官網表示:“伊朗總統、外長等各級官員一致認為,伊朗沒有與美國進行談判的可能,無論是雙邊還是多邊談判。美國對伊朗的極限施壓政策是白費心機。”法新社稱,哈梅內伊是在沙特油田被炸導致美伊關系持續緊張的背景下作上述表態的。
美國總統特朗普16日稱,伊朗“看起來可能”是沙特油田遇襲的幕后黑手,但是他需要得到事實上的確認,并希望避免戰爭。特朗普告訴記者,伊朗希望與美國達成協議,他不希望與任何人打仗,但會比任何人都準備充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其他政府官員將很快前往沙特。
美國《紐約時報》17日分析稱,特朗普的上述表態與15日的“炮彈已經上膛”明顯不同,特朗普還表示“沒有承諾保護沙特”,而是愿意與沙特坐下來商討對策。沙特方面也暗示,他們不愿意油田襲擊事件升級為更大程度的沖突。
然而,特朗普的表態被媒體質疑“外包決策權”。《紐約時報》報道稱,對于目前的情勢,很難想象特朗普會允許北約或者歐洲盟友有沙特這樣的特權。不過,對特朗普來說,沙特總是“情況特殊”,他們的經濟支持常常壓倒一切。是否以及如何使用軍隊是任何美國總統擁有的關鍵決策權。但是,特朗普的言論讓人覺得,他正在外包這項決策權。
“一個美國總統竟要等沙特告訴他如何進行下一步行動,不免招致諸多批評。”《紐約時報》稱,特朗普聽從利雅得的命令,表現出對沙特王室的順從,卻避而不談該國違反國際人權規范。民主黨政策與溝通委員會主席戴維·西塞林16日在推特上批評說,“如果總統想要動武,他需要國會授權,而不是沙特王室。”
《華爾街日報》17日稱,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的情報顯示,上周六伊朗派出超過20架無人機并發射至少12枚彈道導彈打擊沙特石油設施。但沙特官員說,美國提供的證據并不明確,不足以推定襲擊是由伊朗發動的。沙特軍方16日在利雅得發布了第一份評估報告,完全沒有指控伊朗策劃了此次襲擊。美國官員說,他們計劃在未來幾天與沙特分享更多信息。▲
環球時報2019-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