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賢棟?創新是自下而上,讓所有人參與
近日,螞蟻金服董事長井賢棟在接受專訪時說:“要突破創新的天花板,就意味著創新一定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讓所有人參與。甚至自下而上也不夠,應該是所有的生態合作伙伴共創。并且,創新要有土壤,讓每個員工的想法都能夠被浮現出來,有機會去嘗試。此外,創新需要能力,只有把公司基礎的中臺能力建設好,創新才會更靈活,代價才會更小。同時,創新的壽命期其實很短,可能只有12個月到18個月。”
湯道生?安全應成為CEO的“一把手”工程
在第五屆互聯網安全領袖峰會上,騰訊公司云與智慧產業總裁湯道生在演講中指出,產業互聯網時代,安全正成為CEO的“一把手”工程。他認為:“產業互聯網時代,安全出現了兩大新特性。第一是產業互聯網時代安全威脅的突發性更強、破壞性更大。第二是安全價值升維,已成為數字時代企業核心競爭力之一。要解決數字化時代的安全問題,需要企業從經營戰略視角進行統一規劃,建立系統性的安全防御機制。換句話講,安全不再只是CTO、CIO們的工作范疇,也需要CEO的戰略關注。”
葉 ?兵?創新應該聚焦在小優化,而不是顛覆行業
日前,58同城高級副總裁、安居客COO葉兵在談到如何避免創新風險時說:“第一點是要看清自己,別亂創新。創新不是專家給個建議,就照做。一方面看外界信息,另外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認清自己核心能力在哪。不能脫離公司核心能力、核心競爭力,包括人才梯隊、產品能力等去做所謂創新。第二點,創新并不一定是很大的創新,要顛覆模式、創造新的產品模式、迭代行業。小創新也是創新,應該聚焦小創新、小的優化。因為這種創新可控的概率會更大,往往成功概率會更大。”
埃爾達爾·阿里坎?短期內5G無法滿足公眾的高期待
近日,有“5G極化碼之父”之稱的畢爾肯大學電氣工程系教授埃爾達爾·阿里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5G可能無法像一些公眾預期的那樣,立即實現所有目標。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5G標準將會有各種各樣的升級(新版本)。在某個時候,這些承諾將會逐步實現。比如,如果未來5G的速度沒有辦法滿足公眾通訊的期待和要求的話,那么IEEE或行業組織可能會引入一些其他標準,這些標準針對的是相同的市場、相同的用戶群體和相同的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