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戶外運動概念。戶外運動可以分為從廣義的戶外運動和狹義的戶外運動,廣義戶外運動指的就是在戶外所舉辦的各種體育活動,諸如跑步、踢足球、打籃球等。而狹義的戶外運動則是指具有一定程度的商業性、專業化的戶外活動,戶外運動的開展與進行受自然環境和活動場地的影響較大。在不斷創新和完善的過程中,戶外運動不僅僅是簡單的戶外活動,更是在走進大自然的基礎上,實現在專業化的運動進程中尋求挑戰自我、磨煉自我、超越自我。所以本文所講的戶外運動是其狹義的方面。
狹義戶外運動常見的項目包括:
山地項目包括: 徒步登山、山地穿越、天然洞穴探險等。
海島項目包括: 荒島生存、沖浪、水上摩托等等。
荒漠項目包括: 沙漠系列、荒原系列和濕地系列等等。
高原項目包括:登山系列和探險系列冰川探險、雪地探險等等。
人工建筑項目包括:攀樓、攀塔和公路穿越等等。
戶外運動與旅游的區別。很多人會誤以為戶外運動就是旅游,但兩者在定義和意義上有著很大的區別。戶外運動是一類戶外活動項目的總和。而旅游是一種文化旅程,是旅游者走出熟悉居住的環境,來到景點去享受美麗風景和休閑時光,在享受自然風光或接受人文歷史的熏陶下,精神生活得到極大的滿足。因此觀光旅游和戶外運動在一下幾個方面存在差別:從需求方面來講,旅游者出行是為了欣賞大自然的美景,而戶外運動者側主要是接受挑戰,尋找提刺激。從過程方面來講,旅游者享受的是審美自然風景和歷史文化樂趣,而戶外運動享受的是在運動過程中的刺激,從結果方面講,旅游者得到的是精神和心靈快感,獲取精神生活的滿足。然而,除了享受這些,戶外運動還注重體育鍛煉和運動技能的提高。從屬性的角度來看,旅游是一種文化活動,而戶外運動則重滿足人們的生理和心理的刺激感。
戶外運動是一種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戶外運動過程中,人們走出熟悉的生活環境,走進自然,擁抱自然,鍛煉身體,凈化心靈。因為大多數戶外運動都是探險,它們為參與者的心理和生理提供了極大的刺激,增強了他們的個體體質,增強了他們對團隊的默契,提高了他們在野外的生存能力。所以戶外運動不僅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還可以緩解工作壓力,改善團隊和諧,改善社會和諧。另一方面戶外運動需要專業的人員服務和專業的設備,這就形成一個戶外運動產業,增加就業,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人們在進行戶外運動時,不僅需要專業的有形產品,也需要專業人員提供必要的服務。所以戶外運行產品的構成包括有形的商品和無形的服務。
戶外運動有形產品是指為了滿足人們戶外運動的各種需要或,而購買的專業設備,如賽車、登山鞋、醫療救援器械等。戶外運動是一項專業性比較強的體育活動,需要特殊的設備適應變化多端的天氣和復雜的地理環境。一般來說,戶外運動所需要的有形產品種類比較多,比如帳篷、登山背包、騎行背包、水袋背包、鞋、吹具、地圖、指北針、頭燈、登山繩、巖石釘、刀、火種、急救箱等。
戶外運動服務是戶外運動組織者和產品生產者根據戶外運動參與者的實際需求提高的有賞服務。比如說組織者組織戶外活動,提供戶外運動場地,緊急救援等等。
戶外運動產業就是為了滿足人們戶外運動需求,而提供各種具有特色的產品銷售、服務等的商業活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戶外運動參與者的需求也必然逐步的多樣化,因此我國的戶外運動產業已經開始從單一進行戶外運動商品銷售、活動組織,逐步往戶外運動產業鏈方向發展。戶外運動產業鏈不僅包括用于戶外運動中下游的開發,生產,銷售和活動的組織和培訓服務,還包括中期的戶外運動俱樂部,自助網站建設,也包括后期的戶外體育場館規劃與建設。
根據戶外運動市場的特征,每個地區根據其的發展情況,自然環境和場地的特點形成不同的產業。從各地戶外運動俱樂部的發展情況來看,其產生和發展基本上都是受市場經濟需求影響的產品,但總的來說還處于增長的早期階段,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市場潛力有待市場參與者進一步開發。
從泉州地理位置上分析。泉州位于福建省東南沿海,福州之北,廈門之南,東望寶島臺灣,地處低緯度,面朝海洋,依山傍水地理位置優越。既有重巒疊嶂的高山,又有波濤洶涌的大海,環境優美。由此我們可以發現泉州可開展的戶外運動項目很多,既可以開展山地項目中的叢林系列、峽谷系列、巖壁系列,又可以開展海島項目中的 荒島生存、灘涂運動、峭壁運動、環島運動和潛水,還可以組織一些場地項目比如自行車等。
從泉州的社會經濟方面分析。從泉州市統計局官網查詢到《2018年1-12月泉州市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從這份年度分析報告中,我們可以發現這些數字“全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467.98億元,同比增長8.9%,增速自下半年以來已連續6個月位居全省首位。從近年走勢上看,增速已連續10個季度運行在8.0%-9.1%的區間,經濟增長穩定性增強。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1.80億元,增長2.3%,第二產業增加值4885.01億元,增長8.7%,第三產業增加值3381.16億元,增長9.5%。”從中不難發現2018年泉州市經濟運行發展勢頭很好,發展質量穩步提高。經濟的快速發展,也使人民的經濟收入大大提高,人們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同時,必然出去更高的和更有品質的精神和健康生活。而這戶外運動的發展打下堅固的基礎。
從泉州市的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狀況這兩個方面分析,都可以得出泉州市戶外運動市場發展空間巨大,發展潛力無窮。
為了了解泉州市戶外運動市場的情況。在這里筆者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來對當前的戶外運動市場情況進行綜合分析,通過調查活動的的結果進而分析出泉州市戶外運動市場的發展現狀和面臨的問題。我們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展開研究,在對問卷調查方案進行合理設計的基礎上,借助現代流行的社交軟件以及實際的問卷發放,來進行收集數據信息,通過數據統計原理對相關數據進行科學分析。
泉州戶外運動參與者構成。通過對問卷調查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當前泉州市戶外運動愛好者多是借助網絡來獲取戶外運動信息,來進而組織和參與的運動,傳統的宣傳工具作用收效甚微。戶外運動項目多以慢跑、極限越野、騎行穿越、山地穿越,野營露宿、峭壁運動等為主,這與本當地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是分不開的。通過對戶外運動愛好者消費行進行分析,戶外運動企業應該認識到商機的所在,在積極開展線下運營的同時,也要緊跟時代的潮流,也要根據市場的需求成立的一些戶外運動愛好者網上俱樂部,并調研分析戶外運動參與者的愛好,好為其提供相應的戶外運動專業的咨詢和培訓。并根據參與者的實際需求提供所需要的設備和場地。同時還要根據周邊具有代表性的自然資源,進行戶外運動項目的開發。從而在豐富戶外運動產業的同時,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樣化的戶外運動項目。
泉州市戶外運動市場就業現狀分析。在問卷調查結果中,有一半以上的戶外運動愛好者提出,泉州市戶外運動組織者較少,組織一次戶外活動一般需要半個月以上,以及可參與的項目較少,新鮮度不夠等問題,另外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對高品質的戶外運動產品和服務的需求與不能滿足這種需求的矛盾越來越大,且部分潛在參與者表示只要有好的戶外運動項目和服務,他們非常樂意參加戶外運動。
總之,從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出,泉州市戶外運動市場對產品和服務的提供者的需求越來越多,質量越來越高,戶外運動市場就業狀況遠遠沒有達到飽和,需要更多的組織和生產商加入,共同推動泉州戶外運動市場進一步發展壯大。
本文從戶外運動的概念到意義,再到戶外運動的產業構成的方面,簡要闡述了戶外運動市場的情況。通過泉州市的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狀況,戶外運動市場在未來發展空間巨大,但是同時市場的組織者和產品提供者較少,因此戶外運動市場需要更多的人參與。同時運動的組織和產品提供者也要不斷提供高品質的服務和商品,推動這個產業的快速發展。
基金項目:本文為閩南理工學院校級科研項目基金,項目名稱為“福建省泉州市戶外運動就業市場的研究與分析”,項目編號18SKX076。
(作者單位:福建省石獅市閩南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