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奇
不知不覺,我們告別了炎熱的夏天,進入了讓人期待的收獲季節。股市中常有“金九銀十”之說。雖然由于各種各樣的因素,使得股市中的“金九銀十”有時會給投資者帶來小小失望,但總體上,春播秋收冬藏這個自然規律在股市中還是存在的。特別是今年,我覺得“金九銀十”完全可以期待。
首先,我們應該看到,這兩年來困擾中國經濟和中國股市最大利空的中美貿易摩擦,隨著特朗普對中國5500億輸美商品加稅,可以說是利空徹底出盡了。按照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超的說法就是“美國的極限施壓對A股市場的影響趨于弱化。我國資本市場的韌性在增強,抵御外部沖擊的能力在提高。”從市場近期表現看,的確出現了加稅以后A股市場在外圍市場大跌之時保持平穩并且逐步上漲的走勢。由此可見,我們的股市基本上已經走出了“貿易摩擦困局”,出現了底部啟動的跡象。不排除中美貿易摩擦出現峰回路轉的局面,如此,會讓A股的“金九銀十”錦上添花。
其次,隨著MSCI、富時羅素、標普道瓊斯三大指數宣布提高A股因子納入比重,有望為A股帶來超過1200億元增量資金。從近兩周市場資金面看,外資不斷通過滬股通、深股通進入A股,給市場帶來了大量活水。外資不斷涌入A股市場,說明他們是非常認可且看好中國經濟和股市的,這反過來也提升了中國投資者的信心,這也為A股市場的金秋行情打下了基礎。
最后,今年是我們國家成立70周年大慶之年,需要穩定、祥和、歡慶的社會環境和市場環境。所以,穩定市場,讓投資者享受改革開放的成果,相信股市也會營造出一個好的、蓬勃向上,喜氣祥和的環境。
對我們投資者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備足“糧草”,準備好“彈藥”,采取對底部放量的潛力股票逐步入貨的策略。在選擇目標上,筆者傾向于大金融、大消費以及中國制造。大金融雖然大,但我看重是“穩”,業績穩,股價波動小,是大資金特別是外資大機構首選的壓倉貨。大消費看重的是市場潛力,特別是中國經濟現在面臨外部環境不利的情況下,國家提升中國經濟主要是讓消費帶動經濟,啟動龐大的國內市場來抵消出口市場帶來的負面因素。中國制造是我們國家走向世界的國家戰略,特別是今年70年大慶之年,通過向世界展示強大的中國制造是必然的。對此,我覺得對股市中相關股票應是一個機會。
最后,要特別提一下的是,秋季行情歷來是“快搶快收”,所以不能戀戰。對我們投資者來說,及時“下車”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