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勝宇
摘 要:新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對事業單位內控制度有了新挑戰。事業單位更應該做好內控工作,協調好各方財務工作,提高內部資金利用率,以便更好地發揮作用。本文探討了事業單位內控建設存在的具體問題,并根據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解決措施,希望能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事業單位;內控措施;新會計制度
一、事業單位內控重要性
1.強化監督
事業單位是由政府部門領導的、為社會公眾服務的公益性組織。事業單位除了社會服務職能,也間接擁有了部分公共事務管理權。而這些權利如果沒有監督和制約,在運行方面就會出現很多問題,如不作為、亂作為等。而如果有一套比較完善的內控監督體系,對事業單位權力進行監督,提高事業單位權力運用的規范性,優化內部管理,促進事業單位健康穩定發展。
2.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事業單位常常出現資金不到位或者資金使用方向不明確的問題,這樣很容易造成資金濫用的問題。如果財政資金運用得當,優化配置,那么單位的工作必然是事半功倍的。如果事業單位能夠做好內控管理,強化預算,制定出合乎規范的預算編制體系,資金必定能發揮最大效用。科學的財務預算編制不僅可以促進財政資金的規范使用,同時也可以提高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更好地為公眾服務。
3.量化管理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事業單位管理工作也在不斷地改革,改革的內容主要是職責劃分、科學管理和發揮內控作用。而做好內控管理將事業單位每個部門的職責義務劃分明確,對公眾服務職責進行量化,不斷提升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具體而言,將業務分解到每一部門和每一個崗位,明確每一部門和每一個崗位的職責,這樣可以保證業務工作開展的質量和效率。
4.防范風險
在風險防控方面,做好內控工作對每個部門實行有效監督,可以對業務實際執行情況進行內部監督和自我評價,及時發現業務運行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做好風險防控或直接將風險扼殺在萌芽狀態。這樣一來,事業單位就可以有效地規避風險,提高業務處理的準確性,降低風險,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二、事業單位內控建設存在的問題
在新會計制度下,各項財務管理規定都做了相應的調整,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各事業單位應及時調整內部工作,以便適應新時期發展需要。從目前的實施情況來看,新會計制度讓事業單位財務制度更加順利,適應了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有效地降低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風險。在這其中,內控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如果內控工作能夠與新會計制度相適應,互相協調配合,那事業單位管理能夠更上一層樓,業務工作開展會更加順暢,事業單位也能夠更好地為社會服務。但是,當前事業單位內控建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研究和解決。
1.缺乏對內控的重要作用的正確認識
部分事業單位職工思維理念陳舊,導致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不高,很多職工意識不到內控工作的重要性,不知道為什么要做內控工作。不僅是基層員工,就連很多單位的管理人員也沒有意識到內控工作的重要價值,導致相關內控工作執行力度不夠。由此可見,部分事業單位職工不管是思想觀念還是業務能力,都無法滿足內控工作的需要,導致內控工作落實不到位。
2.內控制度不夠完善
事業單位的內控工作較為煩瑣,因此需要對內控工作進行明確的分工以及形成完善的制度。部分事業單位的內控建設沒有明確的分工、細致的工作流程和嚴謹的工作態度,原有的工作制度并沒有隨著社會環境改變,導致現有制度跟不上時代發展步伐,在新的問題出現的時候不能及時解決,從而導致部分事業單位內控工作問題重重。
很多事業單位存在工作崗位設置不合理、人員配置不科學的問題,很多工作都難以銜接,導致工作流程不嚴謹,業務工作開展難度較大。另外,在財務內控方面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借款制度不完善,借款還款難以到位,很容易就出現資金挪用、占用問題,從而危害事業單位運營,最終損害國家利益。
3.監管力度不夠
內控工作開展較好的事業單位,各部門分工必定是比較明確的,而且各部門的協調配合較為緊密,同時監管制度也能嚴格落實。當前,部分事業單位雖然建立了財務監管制度,但并未引起管理人員的足夠重視,往往會出現監管力度不夠、監管工作不到位的情況。長此以往,內控工作必定存在很多問題。而很多事業單位由于人員不足等原因,直接將監督部門和財務部門合二為一,沒有保證監督部門的獨立性,如此一來,監督部門形同虛設,根本無法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
由此可見,部分事業單位監管制度不科學、不合理,監管部門獨立性不足,監管流程和業務工作開展難以協調,導致單位內部監管落實不到位,相應的內控工作也難以同步開展,造成內控約束力不強,很容易流于形式。
4.內控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不足
因為部分事業單位對內控管理工作不夠重視,導致在該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夠,招聘的人員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等也不太高。部分單位的相關工作人員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技能培訓,導致相關的內控知識不足,由于內控人員的專業能力不足,導致事業單位內控工作的專業性不夠,內控建設落實較為困難。同時,也正是因為對內控工作不重視,事業單位內也沒有專門的內控部門,難以實行有效的監督。
三、解決措施
1.完善相關制度
新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內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完善的內控制度是做好內控工作的基礎。完善內控制度,有利于推動內控工作規范化、系統化發展,同時又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使內控制度落到實處。完善的內控制度如果沒落到實處,也難以發揮作用,這就需要加強內控執行的監督力度。因此,事業單位需要結合單位發展規劃和業務特點,制定完善的內控制度,并加強監管,充分發揮內控機制的積極作用。
2.增強對內控工作的重要性認識
當前,部分事業單位的員工對內控工作的重要性存在認識不足的情況,這會直接影響到內控工作開展的效果。只有員工認識到內控工作的重要性,并且積極轉變思維,形成人人參與內控工作的良好氛圍,這樣才能為內控工作的有序開展奠定基礎。
所以,事業單位應加強宣傳,向全體職工宣講內控工作的重要性,使大家都認識到開展內控工作的積極意義。同時,完善相關的激勵機制,建立合適的獎懲規則,對認真負責的員工進行表揚鼓勵,這樣可以提升全體員工參與內控工作的積極性,從而使內控工作可以更好地開展。
3.提高員工專業能力
人是工作開展的最基本要素。只有提高現有員工的專業能力,同時招聘高素質人才,提高事業單位員工的專業素養,才能將內控工作落到實處。
首先,事業單位要加大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定期舉辦繼續教育或培訓講座,邀請專家或者其他單位的先進工作者來講授如何科學地開展內控建設,使單位工作人員都能熟悉和掌握內控工作流程及重點。
其次,要加大吸引高素質人才的力度,加大投入,提高專業人才的相關待遇,這樣事業單位才能招聘到專業素養較高的工作人員。通過人才招聘或選拔,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為內控工作開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4.加強內部審計工作
對于事業單位內控建設來說,內控監督工作開展離不開內審。做好審計工作是事業單位提高資金利用率、提升工作效率的必由之路。如果內審工作能夠嚴格有效地落實,那么將能夠提高單位資金使用的透明度,規范財務流程,避免不必要的運營風險。
但是,當前很多單位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建立單獨的內審部門,而設置有內審部門的單位也很難保障內審工作的獨立性,導致內審流于形式。因而,為了保障內控機制落實到位,事業單位應該設置獨立的內審部門,配備具有相關經驗的人員;同時,為了確保內審的獨立性,內審工作應該由單位負責人直接管理,避免其他業務部門的干擾。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內審的積極作用,加強事業單位內部監管,促進事業單位內控工作落實。
四、結語
新會計制度的實施,彌補了原會計制度的很多不足,大大提升了單位財務工作的規范性和效率。新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這也給內控建設帶來了一定挑戰。事業單位應該做好內控工作,協調好各部門工作,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事業單位做好內控管理工作,也能加強對事業單位財務工作的監督,使事業單位財務工作更加規范合理,促進單位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玉玲.初探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財經界,2014(2).
2.石彩霞.新時期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6).
3.陳雪鈴.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關系研究.現代經濟信息,2016 (19).
4.宋海陽.關于如何做好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的探討.財經界,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