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3日,第二屆中國(甘肅)中醫藥產業博覽會在隴西縣盛大開幕,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十多個國家和臺灣地區的2000多名醫藥界嘉賓歡聚一堂,共同追尋五千年岐黃之術的仁德濟世之路,共謀中醫藥產業發展良策,共商中醫藥產業振興大計。與首屆藥博會相比,本屆藥博會透露出的“國際”氣息更濃,國際化程度更高,“千年藥鄉”正以昂揚的姿態走向世界舞臺。首屆藥博會上簽約總額達39.52億元的39個合同項目,開工率已達82%。本屆藥博會,主辦方精心篩選的112個中醫藥產業項目,再次受到國內外投資者的青睞。目前,全省已經形成了以定西為核心,輻射帶動隴南、河西等地區的中藥材原料生產基地,中藥材靜態倉儲能力達90萬噸,年交易量120萬噸,交易額230億元,中醫藥產業已成為我省最有潛力的產業之一。(齊興福)

8月22-23日,2019年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座談會在酒泉召開。會議重點安排部署了我省實施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啟動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實施兩個“三品一標”示范區建設、第二批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考核驗收工作、全省第六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能大賽等相關工作,并通報了全省第五屆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能大賽獲獎名單,頒發了“五一”勞動獎牌和技術標兵證書。在座談交流會上,與會代表積極匯報、深刻思考、集思廣益,重點分析了當前農產品質量安全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主動查找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短板,進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為使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能夠適應新的形勢和要求,推動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劉詩吟)

近日,全省村莊清潔行動現場推進會在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召開。會議當天,全省14個市州86縣區的農業農村局局長、部分縣區婦聯干部以及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處(室、局)主要負責人參與本次會議,并參觀觀摩了積石山縣胡林家鄉高關村,關家川鄉李家村、關集村,柳溝鄉陽山村,從改廁、改廚、改暖、改炕、“四好農村路”建設、易地扶貧搬遷、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居室文明等人居環境整治情況進行了交流學習。李旺澤強調,農業農村工作任務繁重,量大面寬,各級農業農村部門一定要狠抓作風建設,增強落實能力,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按照“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體要求,把“守初心、擔使命”體現在“找差距、抓落實”上,因地制宜的有效落實村莊清潔行動。(故 三)

近期,由中國教育后勤協會主辦,甘肅省教育廳和甘肅農墾集團協辦,甘肅省農業扶貧產業產銷協會、甘肅省農牧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和甘肅農墾亞盛股份集團承辦的新時代高校后勤改革發展(2019)暑期峰會暨教育后勤助力脫貧攻堅論壇在黃河之都蘭州召開。本次論壇旨在按照教育部孫堯副部長在中國教育后勤協會換屆大會上講話提出的工作要求,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指導意見》精神,探討交流當前教育扶貧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研究梳理教育后勤系統的特色優勢和資源優勢,部署推動貧困地區農產品進高校食堂的相關工作。會議現場,教育部規劃司、國務院扶貧辦、甘肅省教育廳和甘肅農墾集團等專家領導就貧困地區農產品進高校食堂的現狀與前景、地方教育后勤行業組織推動貧困地區農副產品進高校食堂的行動方案和措施等內容給予了指導和政策解讀,并就高校后勤在助力脫貧攻堅中的典型經驗進行了分享。(戀 空)

蘭州市把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作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工作,圍繞“菜籃子”工程建設,積極推進農業廢棄物循環再利用,一些鄉村“垃圾圍村”的局面逐步得到改善。在全域無垃圾專項治理工作中,蘭州市按照“誰領取、誰使用、誰回收”原則,對4家廢舊農膜回收加工利用企業進行了扶持鼓勵,并在全市范圍內建成50個舊農膜回收站點,為經營主體收集、專業化組織收購農膜垃圾提供了便利。該市還大力推廣半堆半漚、直接還田、過腹還田等尾菜處理利用技術,全面推行生物有機肥替代解菌劑,實現尾菜在生產環節直接還田處理,基本解決了田間產生的尾菜污染。該市積極推動養殖場標準化建設,組織實施畜禽糞污綜合利用,探索種養循環利用,養殖場糞污基本實現日產日清、干濕分離、雨污分流,全市規模養殖場畜禽糞污綜合防治率由2015年的43.2%提高到了2018年的71%。(劉 健)

武山縣以2019天水·武山蔬菜博覽會暨特色農產品產銷對接會為契機,舉行投資環境推介說明暨特色農產品產銷簽約儀式,共簽約22個項目,總資金22.88億元。其中農產品購銷類項目15項,交易額8.62億元。近年來先后注冊了周莊“盤龍”韭菜、馬力“紅明”黃瓜等25個蔬菜商標,韭菜、番茄、黃瓜等18類蔬菜和蠶豆、蕓豆等30個產品被認定為A級綠色食品,“武山韭菜”“武山蒜苗”成功注冊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全縣蔬菜“三品一標”認證面積達到56%,樹立了“武山蔬菜、天然好菜”的優質品牌形象。目前,全縣蔬菜總產量達到125萬噸,總產值達23.5億元,蔬菜生產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例達到48%,設施蔬菜面積位居全省第一。(郭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