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臨床常見的骨關節疾病,可導致關節軟骨退化損傷、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反應性增生及肌肉萎縮等關節結構的異常或破壞,進而引起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1]。KOA的患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其發病率近年來有明顯上升趨勢,已成為老年人群的常見病、多發病。炎性因子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IL-8及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可通過調節KOA的免疫機制,參與其發生發展過程[2-3]。研究發現,電針聯合獨活寄生丸能夠調理KOA病人氣血,疏通病人的經絡,改善其血液循環,有利于炎性物質的吸收及組織修復[4]。因此,本研究通過觀察電針聯合獨活寄生丸治療老年KOA病人的臨床效果,分析治療前后病人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變化,為老年KOA的臨床診治提供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海南省第五人民醫院收治的老年KOA病人170例,其中男61例,女109例,年齡60~83歲,平均(67.42±8.53)歲。根據KOA的X線Kellgren/Lawrence影像學分級系統分為Ⅰ級32例、Ⅱ級80例、Ⅲ級58例。納入標準:(1)年齡≥60歲,且病歷資料完整;(2)符合1995年美國風濕病協會修訂的KOA診斷標準。排除標準:(1)有膝關節外傷史、手術史;(2)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膝關節腫瘤結核、嚴重骨質疏松等;(3)凝血障礙或使用抗凝藥物者;(4)有嚴重肝腎功能疾病及精神障礙者。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與病人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組方法:170例老年KOA病人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85例和對照組85例。對照組采用電針+扶他林治療,觀察組采用電針+扶他林+獨活寄生丸治療。
1.2.2 治療方法:(1)扶他林治療:膝關節局部外用,取扶他林乳膏劑(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0980297)適量均勻涂抹于患部周圍,輕揉2 min, 3次/d,早、中、晚各1次,14 d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2)電針治療:針灸取穴為膝關節內外膝眼穴,采用直徑為0.4 mm,長度為65 mm的針灸針,刺入針深度為2.0~2.5寸,待穴位有酸麻脹痛感后,接通電針儀(上海華宜醫用儀器公司生產,型號BT701-1B),采用強度為8 mA的疏密波和斷續波,強度以病人能耐受為度。每次45 min,連續治療6周,每周3次。(3)獨活寄生丸治療:口服獨活寄生丸(武漢中聯藥業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42020823),1丸/次,2次/d,連續治療4周。2組均隨訪6周。
1.2.3 觀察指標:治療前及隨訪6周后抽取病人空腹靜脈血,分離血清標本后置于-70 ℃保存待檢。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試劑盒由美國R&D公司提供。操作過程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采用肢體活動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Lequesne膝關節功能評分和WOMAC骨關節炎指數評價病人膝關節疼痛和功能情況。
1.2.4 療效評價:所有病人治療后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療效評定標準。治愈:病人關節活動正常,且病人疼痛消失;顯效:病人關節活動不受限,且病人疼痛明顯改善;有效:病人關節活動輕度受限,且病人疼痛改善;無效:病人關節活動及疼痛無改善。總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2.1 2組一般資料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性別、年齡、病程、體質量指數、Kellgren/Lawrence分級、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吸煙及骨折比例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治療前后膝關節疼痛評分和功能評分比較 2組治療前VAS評分、Lequesne評分及WOMAC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和對照組VAS評分、Lequesne評分及WOMAC評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見表2。
2.3 2組治療前后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前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見表3。
2.4 2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2.9%,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5.3%,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907,P<0.05)。見表4。
2.5 2組治療后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2組病人全部完成治療,對照組出現不良反應8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4%;觀察組出現不良反應6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1%,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期間僅發生輕度不良反應,均未影響后續治療及治療結果。見表5。
KOA是老年人常見的慢性退行性關節疾病,可引起關節功能受限、畸形、脫位,嚴重影響病人生存質量。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KOA已成為老年人致殘的主要疾病之一[5]。其治療目的為抑制炎癥,緩解膝關節疼痛,改善膝關節功能。

表2 2組治療前后膝關節疼痛評分和功能評分比較分,n=85)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

表3 2組治療前后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

表4 2組療效比較(n,%,n=85)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5 2組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n=85)
目前臨床上主要應用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糖皮質激素及軟骨保護劑等。扶他林通過抑制環氧合酶而減少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起到抗炎、鎮痛作用。電針作為傳統針灸療法的發展,其低頻脈沖電流有止痛、鎮痛、緩解肌肉和血管痙攣的作用[6]。獨活寄生丸中獨活具有祛風除濕、通痹止痛功效,寄生具有補肝腎、通利血脈、強筋健骨功效,對炎癥早期引起的組織水腫和滲出有抑制和鎮痛作用[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VAS評分、Lequesne評分及WOMAC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且未見嚴重不良反應。說明電針聯合獨活寄生丸優于單用電針,且能有效改善老年KOA的膝關節疼痛、腫脹、肢體功能和生活質量,臨床療效顯著。榮兵等[8]研究表明,獨活寄生湯治療肝腎虧虛型KOA病人,能有效改善病人臨床癥狀和關節功能。亦有研究認為,獨活寄生湯聯合艾灸治療KOA的療效優于塞來昔布膠囊,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9]。
有研究表明,KOA的發病機制可能與靜脈淤滯、氧自由基代謝異常、細胞因子參與軟骨退變的慢性炎癥過程有關[10]。IL-6及IL-8參與機體炎癥、損傷、感染等多種免疫調節過程,其通過調控關節軟骨及滑膜的炎性反應在KOA的發病中起著重要的作用[11]。TNF-α是一種重要的免疫調節細胞因子,能夠誘導粒細胞產生IL-8及IL-6,通過觸發炎癥因子級聯反應,造成損傷。有研究表明,IL-6、IL-8及TNF-α在免疫性疾病中明顯升高,與KOA滑膜炎病變和軟骨退變密切相關[12]。本研究顯示,治療后觀察組和對照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電針聯合獨活寄生丸治療老年KOA可有效降低IL-6、IL-8及TNF-α水平,改善老年KOA病人的炎性反應。可能與獨活寄生丸通過調控炎性細胞因子的表達,抑制病人的炎性反應,進而減輕疼痛、改善關節功能有關;另外電針可通過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炎癥吸收,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鄺高艷等[13]研究發現,加味獨活寄生合劑能減少關節液中IL-6及TNF-α水平,抑制炎癥反應,從而改善臨床癥狀,推測這是加味獨活寄生合劑治療KOA的作用機制。另有研究表明,獨活寄生合劑能夠有效改善KOA病人的膝關節功能、減輕疼痛,降低關節液中IL-6及TNF-α水平,且未見嚴重不良反應[14]。
綜上所述,電針聯合獨活寄生丸治療老年KOA能有效改善病人的關節疼痛、腫脹及活動功能,降低病人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其臨床療效顯著。但本研究為單中心的前瞻性研究,關于獨活寄生丸對炎性因子的更多介導機制尚有待更多基礎研究進一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