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湖北 宜昌 443003)
據中經未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2.9億輛,其中汽車1.94億輛[1],且仍在迅速增長。道路資源已難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發展智能交通迫在眉睫[2-3]。
車流量檢測系統是發展智能交通的基礎,傳統的車流量檢測方式主要是地感線圈、視頻等方式[4]。地感線圈檢測精度高,但是安裝需要大面積破壞路面,且線圈容易損壞,使用壽命短。視頻檢測的方式易受天氣影響,雨雪霧霾及光線較差時檢測精度低,環境適應性差[6-7]。近年來,已有很多公司開始研發地磁式車輛檢測系統,但大都存在通信穩定性差、壽命不如預期、整體可靠性不夠的問題。鑒于此,本文采用磁阻傳感器,結合無線自組網技術和低功耗技術,設計了一種新型的車流量檢測系統。
地磁式動態車流量檢測系統由車輛檢測器、區域控制器、無線路由模塊和接口適配器等組成,如圖1所示。

圖1 車流量檢測系統組成
車輛檢測器實時檢測各車道車輛狀態信息,通過ZigBee-Mesh架構無線自組織網絡上傳至區域控制器,區域控制器將各車道車輛有無信息匯總后發送給接口適配器,接口適配器輸出開關量信號給交通信號機,交通信號機再根據統計的流量信息對路口進行自適應紅綠燈調節。
地球本身是一個巨大的磁體,會在空間上產生一個磁感應強度平均約為0.5 GS的矢量磁場,雖然地磁場隨著季節溫度等原因會有所波動,但波動很緩慢,因此一段時間內一定區域內的地磁場在沒有外界因素干擾的情況下,可以認為基本保持恒定[8-9]。
大的鐵磁物質會強烈干擾地磁場,引起地磁場的畸變[10]。而車輛的絕大部分是由金屬部件構成,當它移動時,就會強烈干擾地球磁場。汽車發動機和車輪處鐵磁結構件較多,在這些部位磁場擾動尤為明顯[11],如圖2所示。

圖2 車輛引起的地磁場畸變
在車道下方部署磁阻傳感器,該磁場擾動將會導致磁阻傳感器阻值的變化,從而引起電路中電壓電流的變化,通過采集傳感器兩端電壓變化,可以檢測出相應區域的車輛存在和通過等信息。圖3為某車輛經過檢測區域時得到的磁場擾動三軸解算值。

圖3 車輛引起的磁場擾動三軸解算折線圖
地磁式車輛檢測器由三軸磁阻傳感器、磁采集驅動電路、MCU、無線通信單元和供電單元組成,如圖4所示。其中三軸磁阻傳感器兩兩正交,x軸平行于車輛前進方向,y軸平行于路面與車輛前進方向垂直,z軸垂直于路面。磁采集驅動電路與MCU之間通過SPI口連接,MCU與無線通信單元之間通過SCI口連接。

圖4 車輛檢測器框圖
MCU定時開啟磁采集驅動芯片工作,獲取三軸磁場值,然后與背景磁場值做差,計算出三軸磁場差值的均方根值,即三軸解算值,與設定的閾值比較,大于等于閾值認定為有車,小于閾值認定為無車,其中背景磁場值會隨著時間的變化緩慢平滑。MCU通過上述算法判斷出車輛狀態有變化時,會立即通過SCI口將狀態數據發送給無線通信單元,最后由無線通信單元將數據直接或間接發送給區域控制器。如果長時間沒有車輛狀態變化,車輛檢測器也會定時發送心跳包。
該車輛檢測器功耗低,檢測精度高,體積小,環境適應性強,防護等級高,使用時地埋式安裝在車道下方,不易被人為破壞且不影響市容市貌。
區域控制器主要由無線通信單元、MCU、RS485電路、RS232電路和供電單元等組成。如圖5所示。

圖5 區域控制器框圖
區域控制器、車輛檢測器、無線路由模塊組成基于ZigBee協議的樹狀無線網絡。區域控制器是無線網絡的核心,負責網絡的組建、監聽,無線數據的接收匯總及無線命令的下達。同一個網絡內的區域控制器、車輛檢測器和無線路由模塊具備相同的PANID。
一方面,各車輛檢測器將車輛狀態數據直接或間接(由無線路由模塊轉發)發送給區域控制器,區域控制器將各車道狀態數據匯總后打包為一條數據幀,通過RS485電路發送給接口適配器,發送頻率為20 Hz。另一方面,區域控制器通過RS232接口與PC機相連,通過部署在PC機上的上位機軟件,可以對系統內各設備的關鍵參數進行更改,實現固件的在線升級。
無線路由模塊主要由無線通信單元、MCU和供電單元組成。無線路由模塊起到擴展網絡容量,延長通信距離和增加網絡可靠性的作用。
接口適配器由RS485電路、MCU、移位寄存器、多路信號轉換電路和供電單元組成,如圖6所示。

圖6 接口適配器框圖
區域控制器通過RS485接口將匯總的數據幀發送給接口適配器,接口適配器將各車道車輛有無狀態一一解析,并通過移位寄存電路和信號轉換電路,輸出一路路開關量信號,接入交通信號機。本接口適配器最大可輸出24路開關量信號。
目前該車流量檢測系統已成功應用于宜昌、杭州、寧波、嘉興、東莞等多個城市。下面以某路口為例具體說明。在該路口,車流量檢測系統與SCATS信號機配合使用。圖7和圖8均來源于交警監控中心。其中圖7為車流量檢測曲線圖,圖8為信號機自適應調節曲線圖。
圖7橫坐標為時間點,縱坐標為各車道車流量數據,圖譜顯示為某工作日一天24 h內(15 min統計一次)路口各車道的車流量。可以看出,全天車流量高低峰趨勢非常明顯。即上下班時間段車流量很大,其他時間段車流量較少,凌晨只有零星少數車輛。可以看出與實際情況十分一致。
圖8橫坐標為時間點,縱坐標為信號燈自適應調節時間周期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出,低峰時流量少,無需加時,高峰時,流量大,加時明顯。

圖7 車流量檢測曲線圖

圖8 信號機自適應調節曲線圖
應用該系統可以減少車輛在交叉口的停歇,實現主干道上的車流優先快速通行,提高平均行車速度和單位時間內的通行能力。經測算,應用該系統后路口通行效率提高約27%。
地磁式車流量檢測系統檢測精度高,安裝維護方便,使用壽命長,已在多個城市成功應用,為緩解“交通難”做出了重大貢獻,必將得到大力推廣應用,推動城市智能交通的發展,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