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游
一位朋友的小說在國外獲了個獎,一時間,目光立即高過頭頂。對家人頤指氣使,一句話不順耳就大發脾氣。以前見人主動打招呼,現在別人喊他,他都裝著沒聽見。單位安排他工作,也總推三阻四,大有此等小事怎么可以找我這個大名人的架勢。
應當承認,這位朋友有點才氣,這幾年小說發遍大江南北,也出席過各種各樣的文學會議,但他的狂傲卻使人不由自主地生出反感。
誰都希望自己不平凡,不平凡意味著對社會資源的巨大掌控力,意味著錦衣玉食、前呼后擁。但我們也必須懂得,人不是萬能的,你的不平凡往往是許多人的甘于平凡支撐起來的。就拿獲獎的朋友來說,此君不擅家務,一日三餐全賴平凡的妻子照顧;他也不擅理財,炒股一虧好幾十萬元,假若不是在外打工的弟弟幫他清倉“止血”,說不定現在連房子都賣了;他喜歡做宣傳,每有新書出版,都會托周圍的朋友給他寫評論,這些評論在客觀上擴大了他的知名度。可以想見,沒有上述平凡人的托舉,他能有今天的知名度嗎?
一個人無論抵達怎樣的高度,都不應該忘記最初的腳印。畢竟任何一個人都沒有免費獲得別人幫助的特權,家人無私待你,是親情;朋友、同事、同學熱心幫你,是義氣。當你在行走中獲得了腳力,當你在搏擊中磨礪了眼光,你得記住他們的付出,俯下身子體會別人的想法與感受,精心呵護他們的尊嚴。否則,你再不平凡也是一座孤峰,只能承受無盡的寂寞和輕視。
想起曾國藩來,說此君“不平凡”,大概沒有誰會反對。一個農家子弟,憑科舉考試進了京城為官,家里沒有金錢打點關系,自己也沒有任何過硬的朝廷背景,卻10年7遷,連升10級。成為幫辦團練大臣、兩江總督,只花了10年時間,就徹底打敗了洪秀全。除了政治,曾國藩的詩文、書法都很有成就,擱在今天,入個國家級作協、書協應該不是問題。曾國藩為何這么牛?此君特別低調謙遜,遇到問題,虛心向人討教,不管你的身份如何卑微、地位怎樣不堪。他懂得感恩,打了勝仗,喜歡歸功于下屬;任何人對他的好都記在心上,關鍵時刻必有回報。有了這份平常心,他也就一日一日脫離凡庸,實現了生命的大輝煌。
其實,一個人有了大格局,才更能夠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于內心深處選擇低調。你是大教授,學問淵博,在專業領域少有人可敵,但如果讓你當官,你敢肯定自己一定會治理好一個區域嗎?你是大老板,日進斗金,假若讓你作幅畫掛在店里,價格只標1000元,你敢擔保有人買嗎?你是領導,今天在這里講話明天在那里作指示,你能保證親自到一線去做具體的事,一定比下屬干得更好嗎?一個人只有懂得自己的能耐有限,才不會隨便輕視別人的平凡,也才會最大限度地為自己的前行清除路障。
所以,立高山志,擁平地心,不只是一種心靈的境界,更是一種人生的智慧。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