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園園+高麗+趙立勤
摘 要:簡析了連云港云霧茶產業形象的基本現狀,指出連云港云霧茶產業形象方面存在產業形象建設主體不清、宣傳主題不明確、宣傳投放力度不足、宣傳方式單一等的不足,提出了確立政府和連云港茶葉協會主導地位、明確宣傳主題、增加宣傳投放的深度、開展多渠道宣傳等提升連云港云霧茶產業形象的建議。
關鍵詞:連云港;云霧茶;知名度;美譽度;產業形象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5)23002002
云霧茶是連云港的特色產業之一,也是江蘇四大名茶之一。云霧茶產業形象的建設對連云港云霧茶產業的健康發展有重要意義,但目前云霧茶產業形象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政府在其中發揮作用,以提升云霧茶產業形象的建設。
1 連云港云霧茶產業形象現狀
一個產業的良好健康發展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產業形象。云霧茶產業作為連云港市的一個地方特色產業,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在產業形象建設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顯著的成績,但仍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下面就從知名度、美譽度以及產業形象的塑造方式幾個方面對云霧茶產業形象現狀進行簡要分析。
1.1 連云港云霧茶產業形象的知名度
知名度對一個地方某個產業的生存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雖然知名度不像產品那樣會給整個行業帶來直接的利潤,但它卻是產業生存發展潛在的財富,會間接地促進產業的發展,給產業的發展帶來許多好處。知名度是評價產業形象的重要指標之一:褒義的知名度是與良好的產業形象是相聯系的,而貶義知名度則反映了低劣的產業形象。因此,任何一個產業都要把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從而樹立良好形象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內容。
連云港云霧茶歷史悠久,宋代就開始存在,至今約有一千多年。連云港云霧茶的主產區是連云港市新浦區南云臺林場、花果山鄉、云臺鄉以及花果山風景區。連云港云霧茶一直以來發展斷斷續續,不溫不火。
經對連云港地區和外地游客的問卷調查,連云港云霧茶的知名度偏低,2015年為9.02%,連云港消費者了解云霧茶的主要途徑是報紙和朋友介紹,而外地的游客了解云霧茶的途徑是到連云港花果山旅游而知曉的。
1.2 連云港云霧茶產業形象的美譽度
品牌美譽度是品牌力的組成部分之一,它表達出了市場中人們對某一品牌的好感和信任程度。美譽度是好感,信任度感,在有不錯的產品和服務的情況下,要做有效的新聞傳播,用新聞來影響用戶,日積月累會形成品牌的形象力和美譽度。美譽度對于一個產業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它是現代產業形象塑造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美譽度表現了公眾對這個產業的好評,這在無形中會形成顧客忠誠,推動產業的健康發展。
在確定連云港云霧茶知名度的基礎上,經對連云港地區和外地游客中認識連云港云霧茶的大眾進行美譽度的調查,連云港云霧茶的美譽度較低,2015年為30%。調查中發現大部分消費者認為連云港云霧茶的包裝、策劃和推廣做得不太好,這也從側面說明了連云港云霧茶的美譽度并不高。
1.3 連云港云霧茶產業形象的塑造方式
連云港云霧茶產業形象是在日積月累的宣傳和自身的不斷發展完善中形成的。連云港云霧茶產業形象塑造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一種是連云港云霧茶產業對大眾的宣傳,通過廣告宣傳以及報紙媒體的宣傳,讓大眾知道并且了解到連云港云霧茶,并且對這個產業形成新的積極的印象;其次,連云港云霧茶產業通過其自身多年來的努力,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管理服務水平,產品的質量也在不斷提高,連云港云霧茶產業的綜合能力的發展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2 連云港云霧茶產業形象建設方面存在的主要不足
根據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連云港云霧茶目前在產業形象建設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概括起來,在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得比較突出。
2.1 連云港云霧茶產業形象建設主體不明確
連云港云霧茶企業較多,企業之間規模實力懸殊較大,產業形象的建設單單靠個別企業是很難實現的。大部分的連云港云霧茶企業往往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很少能考慮到整個連云港云霧茶產業形象的建設。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政府發揮其作用,從宏觀上推進連云港云霧茶產業的發展。除此之外,連云港茶葉協會也沒有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在建設連云港云霧茶產業形象方面,缺乏主動性,相應的工作開展得較少。
2.2 連云港云霧茶產業形象宣傳主題不清晰
由于連云港云霧茶企業較多,從而使得云霧茶品牌較多。在這樣的情況下,每個企業品牌在進行宣傳的時候,都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比較雜亂。如連云港茶林實業公司的宣傳主要是按照“大做花、果、猴、石、洞文章,重點突出花果山特色”的花果山云霧茶,而新浦區孔雀湖茶場則宣傳的是云臺山云霧茶。
2.3 連云港云霧茶產業形象建設宣傳投放力度不足
經實地調研連云港云霧茶企業,發現連云港云霧茶企業的宣傳投放力度普遍不足。連云港云霧茶的宣傳一般都在市區,很少能到達連云港市的其它地區,也沒有在連云港市周邊及其它地方進行宣傳。連云港云霧茶宣傳投放力度不足的另一個方面是宣傳投放深度較淺,基本沒有到達終端消費者。比如連云港茶林實業公司每年的宣傳費用只占銷售總費用的5%。
2.4 連云港云霧茶宣傳方式單一
連云港云霧茶的宣傳一般都是在連云港本地的蒼梧晚報等傳播區域很窄的報紙上進行的宣傳,電視廣告也沒有投放。連云港云霧茶另外的一個宣傳途徑就是一些茶文化交流會、茶葉展銷會、江蘇省“陸羽杯”以及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這些宣傳只是在較小的范圍內有影響,傳播信息范圍小,很少能夠讓更廣范圍內的消費者知曉。
3 提升連云港云霧茶產業形象的對策
為進一步促進連云港云霧茶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提升其在茶葉產業市場上的影響力,針對連云港云霧茶產業形象建設方面存在的主要不足,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 政府和連云港茶葉協會積極發揮指導作用
3.1.1 政府從宏觀上指導連云港云霧茶產業形象的建設發展
政府應該成立連云港云霧茶產業化發展領導小組,對全市云霧茶產業發展實行宏觀指導,對重大問題進行科學決策,實行行政推動、龍頭帶動、示范促動、外力拉動、部門聯動等多種辦法全力推進茶葉產業建設,把茶葉產業納入市委、市政府農業和農村工作考評的重要內容,做到年初有部署,季度有督查,年終有檢查,嚴格實行專項考核,同時做好日常工作和茶產業發展總體規劃的編制、年度計劃的實施、技術推廣和信息服務。
政府可以考慮牽頭協商,在給原注冊人適當補償的基礎上,統一使用“花果山”品牌,爭取把連云港的歷史文化、產地標識和主打產品統一起來,并對該品牌進行大力宣傳,以提升連云港云霧茶產業形象。
政府在宣傳連云港的旅游文化的同時,可以將連云港云霧茶產業與旅游業有機結合,充分利用連云港旅游市場加大對外宣傳,在海濱浴場、花果山風景區等旅游集聚區,建立云霧茶銷售、宣傳、茶藝表演等專門區域,向游客宣傳,提出“洗海浴、登名山、嘗海鮮、品名茶、泡溫泉”的旅游新思路,提升連云港云霧茶的知名度,同時提升連云港云霧茶的產業形象。
3.1.2 茶葉協會積極發揮作用
茶葉協會作為茶產業的另一個宣傳主體,應積極承擔責任。在生產環節,應督促連云港云霧茶企業抓好茶葉降低農藥殘留工作;在銷售環節,茶葉協會可以組建茶葉質檢中心,加強茶葉食品安全的監測監督,確保連云港云霧茶茶葉衛生質量,提升連云港云霧茶的市場競爭力和提升連云港云霧茶的產業形象。
3.2 制定統一的宣傳主題
茶葉已進入品牌競爭的時代,連云港市云霧茶品牌較多,每個品牌的宣傳主題都不一樣,這就不可能集中力量打造出一流的云霧茶品牌。建議由政府牽頭協商,制定一個統一的宣傳主題,并積極進行宣傳。明確了連云港云霧茶的宣傳主題,有利于消費者對連云港云霧茶形成統一的認識,對提升連云港云霧茶的整體形象有積極作用。
3.3 加強連云港云霧茶宣傳投放的深度
連云港云霧茶產業的宣傳應該立足于連云港市區,輻射墟溝、東海縣和灌南縣等縣級城市甚至是鄉鎮。只有足夠的宣傳深度,才能讓消費者了解連云港云霧茶,提升連云港云霧茶的知名度。
政府在加強連云港云霧茶宣傳投放的深度方面可以利用連云港日報進行宣傳,也可以積極動員縣級和鄉鎮政府進行宣傳。
3.4 多渠道宣傳連云港云霧茶
3.4.1 加強傳統的宣傳渠道建設
傳統的宣傳渠道有電視廣告、報紙廣告、路牌廣告等。政府應加強連云港云霧茶產業形象的傳統宣傳渠道建設,尤其是在連云港地區,可以在蒼梧晚報,連云港日報和連云港電視臺上進行連云港云霧茶的宣傳。除此之外,也可以在連云港地區的路牌上進行連云港云霧茶廣告宣傳。
3.4.2 充分利用各種形式的茶葉展銷會
政府帶動連云港云霧茶產業發展,應充分利用各種茶葉展銷會、名特優茶評比會等機會,多種形式加大連云港云霧茶宣傳力度。積極將連云港云霧茶向外推廣,讓更多地區的人認識了解連云港云霧茶。
3.4.3 利用新媒體進行網絡宣傳
隨著現代電子商務的發展,傳統的宣傳已不能夠適應企業的長遠發展,網絡宣傳相對于傳統宣傳方式來說是一個新生事物,網絡宣傳是網絡推廣的一種形式,就是利用互聯網進行宣傳推廣活動。所以政府應積極指導連云港云霧茶產業充分抓住時機,充分利用電子商務,進行網絡宣傳連云港云霧茶。在進行網絡宣傳的時候應當注意到網絡宣傳與傳統宣傳的不同,必須要時時維護、更新,而且做網絡宣傳必須保證目標群體能夠通過各種搜索引擎搜索到。
政府可以集中連云港云霧茶企業,在政府的帶領下,充分利用電子商務技術的發展,創建連云港云霧茶專門網站,發揮電子信息技術在茶葉宣傳和營銷中的作用,用虛擬市場拉動實體市場。
4 結論
云霧茶作為連云港市地方特色產業,其健康發展對地方經濟有突出的貢獻。云霧茶產業的良好產業形象的塑造,是該產業健康長遠發展的基礎和保障。針對其目前在產業形象塑造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光靠該產業的微觀企業的力量是不可能予以徹底解決的。筆者認為,連云港市政府應該站在宏觀經濟管理的角度,主動牽頭組織,協調各方力量和資源,有計劃地開展連云港云霧茶產業形象建設工作,這才是從根本上、源頭上解決連云港云霧茶產業形象建設所面臨問題的思路。
參考文獻
[1]品牌美譽度現代企業形象塑造的重要組成部分[EB/OL].http://www.chyxx.com/qiye/06/254356.html.
[2]范靜.連云港茶產業發展現狀及應對策略[J].現代農業科技,2009,(2):184.
[3]鄭淼松.連云港市云霧茶產業發展的探索[J].吉林農業,2010,(7):7.
[4]王定勝.連云港市云霧茶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探討[J].江蘇林業科技,2009,(4):57.
作者簡介:
楊姜維(1990-),女,湖北監利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統計學專業2014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存分析與質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