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英倉
【摘要】隨著我國金融業改革開放,小微金融服務業快速發展,小微金融服務財務業務一體化信息系統建設也逐漸受到行業的關注。本文指出了小微金融服務業在信息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財務業務一體化信息系統建設方面的經驗,提出了系統建設的思路及在建設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小微金融;財務業務一體化;信息系統建設;管理會計;會計核算
近年來,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金融業的服務能力得到了極大的增強,客戶的數量級別由萬向百萬、千萬邁進,服務區域也由地方邁向全國,數據成了金融服務領域最稀缺的資源。構建高效的財務業務一體化系統,滿足對業務管理和決策的支持,成為小微金融服務業的核心競爭力。但是小微金融服務業財務業務一體化信息系統建設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的,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部分問題,下文將對小微金融服務業財務業務一體化信息系統建設的情況進行詳細分析:
一、小微金融服務業信息系統現狀
不同于大型的銀行系統,小微金融服務業從有利于業務快速發展和成本的角度考慮,根據業務場景的不同,一般購進成熟的業務平臺或者根據需要委托第三方開發:財務系統、人力資源系統、費用控制系統及OA系統等管理系統則采用通用的軟件,在數據信息管理方面,會存在下面的問題:
(一)業務模塊間數據格式標準不一
由于不同的業務系統之間、采用的開發標準不一,相互間的數據沒有完全打通,不能形成共享機制。人力資源系統、費用管理系統與業務系統問不交互,業務和費用就不能做到配比,數據的精細度上達不到管理及決策的需求。業務模塊問數據格式標準不一的問題,不僅會阻礙共享機制有效發揮作用,還會導致小微金融服務業的運營管理效率下降,不利于其服務能力的提升和發展。
(二)成本高,缺乏效率
同一個客戶或者業務機構,需要在不同的業務系統內建立基礎信息,同樣的信息多次輸入和審核,信息維護成本高。一個系統中的數據發生變化,其他系統中的數據不能隨時更新,導致數據的不準確,可靠性差。不同核算主體的財務系統數據、業務系統數據及相互之間要進行大量的核對工作。日常管理及決策過程中,需要從各系統收集數據,人工歸類、整理,數據處理成本高。如此一來,信息系統的建設也失去了其價值和意義,與之前相差無幾的人工成本,使得很多小微金融服務業在購進信息系統過程中稍顯猶豫。
(三)數據的時效差
數據時效差的問題主要體現到會計核算系統中,傳統的會計核算軟件需要人工批量或者手工輸入會計憑證,與業務系統之間存在時間差,日常管理需要隨時掌握各項業務狀況,財務數據基于大量的核對及相互間的關系,數據是最準確的,而財務系統的處理誤差導致管理中不能即時獲取準確的業務數據。
基于存在的上述問題,我們認為把業務系統、管理系統和財務系統進行集成,建立數據共享機制是財務業務一體化建設的重點。通過對小微金融服務業財務業務進行一體化的整合,能夠有效提升小微金融業務的服務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最大程度地發揮小微金融服務業在促進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
二、財務業務一體化信息系統建設的實施
(一)系統總體架構設置
為解決信息共享的問題,需建立基礎信息平臺和內部數據交換機制。基礎信息平臺維護與核算主體、合作機構、部門、員工、客戶等的基礎信息,通過統一的代碼及內部數據交換機制解決與業務系統、風險管理、費用控制及財務系統發生關聯,避免各系統模塊間數據格式標準不一帶來的高成本和低效率。通過這一措施,能夠提高信息傳輸速度達,減少不必要的人工操作步驟。
(二)各子系統功能完善
財務信息系統起到統籌各業務子系統數據的功能,是財務業務一體化的核心。對小微金融服務公司各業務系統及管理系統,均需設置業務事件編碼、數據接口,并按照財務要求的格式,發送到財務系統,實現與財務系統進行數據交換及核對功能。通過各個子系統的建立和完善,能夠大大減少財務部門的工作量,提高服務效率。
(三)財務業務一體化的實施
財務業務一體化涉及到業務系統數據發送、會計科目設計、記賬憑證規范、財務總賬系統的設計、自動對賬功能和財務報表及管理報表的詳實現等,這里重點討論與傳統的會計核算方面差異及應注意的問題。
1、會計科目的設計。會計科目設計不僅要符合會計準則、稅務核算方面的要求,也要為內部管理提供數據。會計科目設置一般采用8位數的模式,前面四位符合會計準則要求,后面四位滿足精細化核算管理的需求。為了保持會計核算的嚴謹,在會計科目設置上,需要明確會計科目控制項目,比如科目所屬類別(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成本或者費用)、余額控制方向、發生額控制方向、科目對賬頻率等,便于減少會計核算的差錯及后續的財務對賬、分析。
2、記賬憑證規范。根據業務系統的事件類別編號以及數據,配置記賬憑證,實現自動生成記賬憑證。配置記賬憑證時,要嚴格按照科目設計規范的要求,控制科目借貸方向,按照輔助核算的要求批量歸集數據,批量生成總賬憑證,同時,生成的批量憑證,應可以根據業務的編號查詢業務系統的原始信息。對于收付款信息,應將付款回單信息或者進賬單信息作為原始憑證附件,附加到記賬憑證中。通過自動的記賬功能,可以實現數據一次錄入、全局共享。
3、總賬系統規范。傳統財務核算在輔助核算方面受信息量的限制,不能做到精細化。財務業務一體化之后,增加輔助核算維度的成本極低,在總賬的輔助核算上,不僅核算到會計主體,也可以跨越核算主體核算到合作機構、部門,甚至是客戶、員工層級,跨越會計核算主體之后,總賬系統不只為會計核算主體服務,也為整體的內部管理、決策提供支持。
4、自動對賬。由于涉及多系統、多事項、多核算主體及輔助核算項目,數據可靠、不出現差錯是數據的最基本要求。業務系統數據量大,業務多,因此與業務相關的數據,要設置詳細的對賬邏輯,實現每天的對賬及錯誤預警功能。業務對賬邏輯包括:總分的核對、輔助核算明細與業務系統數據的核對,業務往來單位問的核對,合作機構間各項業務余額的核對。基于財務業務一體化的數據核對,可以充分利用系統空閑時間。
5、報表系統。報表系統不僅包含會計核算中的科目余額表、資產負債表及利潤表,也包括為管理和決策而設置的內部管理報表。報表系統除了滿足會計核算要求外,還應根據輔助核算項目生成跨核算主體的管理報表,如為評價合作機構及內部管理提供數據支持。
三、財務業務一體化后帶來的改變
財務業務一體化后,在會計核算方面,實現了標準化,節約了大量人力。基于財務核算的嚴格要求,業務數據準確可靠,數據的及時性問題也得到了解決。在企業管理上,還帶來以下的提升:
(一)業務、部門間的協同性大幅提升
基于基礎信息共享平臺和數據交換機制,對合作機構、客戶的數據利用標準的數據,管理協同度大幅提升,減少差錯,提高了效率。
(二)提升財務管理價值
財務業務一體化具備了集中式財務管理功能,使小微金融服務消滅物理上的距離,將客戶、合作機構、部門等各種經營資源緊密結合,形成鏈條,準確及時的反映各方面動態信息,實現對分支機構、合作機構財務管理的實時監控,提高靈活性和行動效率,科學決策,規避風險。
(三)優化綜合競爭能力
首先,財務業務一體化需要標準規范的流程和數據,引導和規范了業務,促進管理透明化,提升管理有效性;第二點,在業務數據沒有規范的情況下,合作機構不能即時掌握業務及風險信息,財務業務一體化強化了合作機構的管理能力,提升風險意識;并且,財務業務一體化化后,為管理層提供了多角度查詢、統計和分析功能,增強了決策支持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
四、結語
隨著財務業務一體化系統的完善和普及,對于財務人員能力提出新的需求,財務工作重點由核算轉變為分析和管理支撐,同時需要IT技術人員根據新的業務需求,不斷的開發新的需求和升級系統,人才成為系統推進和發展的瓶頸,公司在引進和培養人才方面投入不斷增加。在當前互聯網經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促進小微金融服務業財務業務一體化信息系統建設,能夠極大程度地解放人力,能夠促進其服務效率的提升,是我國小微金融服務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