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師基

買買買,新衣服越來越多;煩煩煩,這么多的舊衣服怎么辦?這是時下人們穿衣的真實情況。這些舊衣是丟棄,還是送人……顯然,這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而現在,一個叫張娜的女子通過“再造衣銀行”,將布料很不錯的舊衣服經過拆分與重組、再設計,變成完全不同的形態,使舊衣服再顯時尚,并傳承過去和現在,增添一份記憶和情感。
85后張娜是一名女服裝設計師。在她手里,各種時尚的衣服總是被她做得別出心裁。正是由于她響當當的名聲,來找她進行服裝設計的人也很多。一次,一位女孩因為母親去世,自己忘不了母親的音容笑貌,為讓母親永駐心中,她拖了幾箱衣服找到張娜,希望張娜能用這些舊衣服重新設計改造出一件新衣服。這樣,當她穿著它的時候,就像母親陪著自己一樣,并以此作為紀念。
面對女孩殷切期盼的眼神,張娜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在把一箱子衣服全都翻看了一遍后,張娜很快設計出了“新”衣服模樣。她從中挑選了7件衣服的面料,經過一番裁剪改造,最后做出了一件大衣。當女孩拿到改造后的大衣時,短暫驚訝之后特別高興:“沒想到你這么細心,把衣服改造得如此富有情懷,穿上它我就想起我的媽媽。太感謝你啦!”
這件事情傳出之后,來找張娜改造衣服的客人絡繹不絕。這些客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希望將舊衣進行改造,以此來連接一種記憶,承接一份情懷,讓記憶和情感繼續陪伴自己。
很長的時間里,張娜專注于將舊衣服進行改造。一次,有個小伙子拿出幾年前的一件西裝讓張娜改造。張娜手提西裝,仔細端詳了一陣后,做出了一個新設計:用好幾件不同的阿瑪尼西裝布料拼接成“新”衣服。結果,這件經過重新解構、組合拼裝成的衣服一改原來一本正經的面孔,演繹出一副有趣的模樣,顯得更加靈性活潑。小伙子大喜過望,說“既承接了過去的情懷,又加了一份新面孔,穿上后讓人更加年輕。”
一次,張娜發現:不少小區大門口有一個回收舊衣物的鐵柜子,很多人把家里的舊衣服放進柜子里捐贈。見此,張娜想道:這些年來人們每年購買的衣服太多了,同時又有很多衣服還沒怎么穿又被淘汰。這些衣服雖然款式已經比較過時了,但是服裝本身的質量還是比較高的。如果我另辟蹊徑,專注于把這些舊衣服再改造,既能讓舊衣服重顯時尚,又為主人節省一大筆開銷,豈不更好?
想到這里,張娜決定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舊衣服改造,使其重顯時尚的設計上來。
舊衣改造中,張娜漸漸地積累了不少經驗,她腦海里慢慢形成了一系列通用設計方案。也就是說,在拿到一件舊衣后,她大腦里能快速形成一個模型。比如,用任意兩條牛仔褲可以制作一件牛仔夾克,用任意三件襯衫可以拼出一條連衣裙……如此一來,既能保證每件單品的獨特性,又可以加快改造進度。而且,那些剩余的小料又可以做成牛仔三角手拎包,成了非常受歡迎的時尚單品。
一個叫祥子的朋友聽到張娜改造舊衣服的事情后,專門聯系了她。祥子在北京開辦了一家小型服裝加工廠,張娜考察后,兩人一拍即合開始合作。張娜挑選舊衣,祥子組織女工將舊衣清洗、消毒和分拆,弄成“新”面料運至上海,張娜再進行解構和重組,設計成新衣服,再放在店鋪出售。
第一批產品是30件拼布大衣,由于拼出的面料不盡相同,每一件大衣也各具特色。驚喜的是,這些改造后的大衣在短短時間里竟一售而空!前來購買的顧客中有熱愛二手衣的文藝人,也有白領精英,他們大多對主流時尚品牌感到厭倦,渴望用獨一無二的設計來表達自己的價值觀。
為了持續發展,張娜與祥子把銷售所得的10%作為專項基金,幫助女工進行職業培訓,剩余資金由兩人按比例分紅。
實踐中,張娜悟出了一個道理:如果想要讓更多人喜歡穿再造衣,那夠不夠時髦、是否實用是首要解決的問題。在這個快速消費的年代,潮流更迭的速度越來越快,上一秒被搶購一空的爆款,下一秒就淪為無人問津的過時貨。如何讓這些“過時貨”重獲新生,那只有讓這些衣服不斷變出新花樣。
為此,張娜決定創立自己的單獨品牌。2011年,她在上海創立“FAKE NATOO”(再造衣銀行)。她要讓更多人看見:“再造衣銀行”不僅是有情懷的事,更是一門嚴肅的生意。
一天,張娜接到一個電話,對方稱自己是賈靜雯的經紀人,希望進行一次合作,用賈靜雯自己的舊衣,做一件新衣服。張娜有點忐忑,畢竟對方是影視明星。幾經思考后,她還是答應了人家。在與賈靜雯聊天中,張娜對她逐漸有了一些了解,把賈靜雯衣柜里的衣服挨個看了后,心里有底了。
最后,張娜給賈靜雯量身打造,用毛衣做了兩個可以拆卸的大袖子,增加了一些功能性裝飾。賈靜雯對此很滿意,穿上這件衣服拍了MV,還上了《康熙來了》。一時間,這件衣服產生了轟動效應,一些明星開始聯系張娜,要求給自己也來做一件改造型的衣服。
為了擴大影響,激起更多普通人愿意改造自己舊衣的愿望,張娜在一個叫張園的公園里舉辦了一場“再造衣銀行”秀。這場秀持續了三天,來看熱鬧的人持續不斷。不少人算是開了眼界,開始對自己的舊衣服有了新的認識。張娜也通過這場秀第一次完整地把“再造衣銀行”的商業邏輯呈現給廣大群眾,引起強烈共鳴。
盡管張娜把舊衣改造做得風生水起,但有人提出了質疑:花錢去買別人穿過的舊衣服,這不僅是很沒面子的事,也是很不衛生的。
實際上,在歐美、日本等國家,人們對于二手衣物的接納度很高,購買改造衣成為一種被追捧的時尚方式,二手產業也頗具規模。這也顯示了國外人們對時尚生活的態度及個人風格。
基于國內人們的這種顧慮,張娜不得不考慮。她的意見是:對舊衣物升級再造,賦予它們新的生命,譜寫另一段人生故事。為此,在2015年,她為“再造衣銀行”項目成立了專門工作室,一個樣衣師、一個打版師、一個助理,再加上她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再造衣”制作中去。
有一點,毋庸置疑:時裝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并不亞于白色污染或空氣污染。“再造衣銀行”要走新路,就是要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那么,從哪下手呢?那就是,通過對做服裝的材料采取再熔爐、再提煉的方式予以改變,從而使改造出來的新衣服能有效緩解廢棄衣物對環境破壞。
為此,張娜采用了一種名為RPET(一種可樂瓶環保布材料的英文字母縮寫)面料。這是一種運用了科技力量研發出來的全新面料,主要是從回收的塑料瓶和漁網里提取纖維再紡織而成。通過紅外線光波的探測、重新回爐、清洗消毒,抽取成纖維,再制成再生面料。
在生產商選擇方面,張娜不敢有絲毫馬虎。幾經考察、選擇,她最終選擇了一家來自奧地利廠商產的從木漿中提取纖維做成的天絲面料。當第一批再造衣做成后,張娜帶上它參加了奧地利時裝周,當場贏得了滿堂喝彩。
之后,“再造衣銀行”接受美國棉花協會的邀請參與了“棉力量”展覽。2016年,張娜與美國著名公益組織1%FOR THE PLANET合作。一方面,將銷售所得的1%用于地球環境保護,且每年都會在網站上公開捐助數據;另一方面,用舊衣改造幫助更多的人。對此,張娜說:“這其中的每一分錢,其實都代表了與我們一樣認同‘拒絕浪費,循環使用,時尚重生的你們。”
2019年春夏期間,張娜將“再造衣銀行”中的“天賜”品種作為“城市共生”系列的第二部曲推向市場。穿“再造衣”,不僅讓人們更懂得了珍惜衣物帶來的溫度,還能穿出美感。
現在,“FAKE NATOO”已經走上正軌,張娜他們也接到了足以生存并發展壯大的訂單,還分別和來自上海、深圳、北京、銀川等地的買手店合作,共同推進“再造衣”的發展。
責編/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