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孫芝
[摘 要] 學校文化是學校的靈魂,是學??沙掷m發展的動力所在。學校文化建設進入現代學校建設的范疇,既是學校建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校長專業化發展的終極目標。如何有效地傳承與創新優質學校文化,是校長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提出了傳承與創新的具體措施,初步探討了校長傳承與創新優質學校文化的策略。
[關鍵詞] 校長;傳承;創新;優質學校文化;策略
學校優質文化是凝聚和激勵全體成員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重大精神力量,是學校發展的強大內驅力。在優質學校文化建設中,校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梢哉f,有一個好校長,就有一所有著良好文化的學校。因此,通過對優質學校文化建設中校長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我們更充分地認識校長專業化發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學校文化建設不是一個自發的過程,需要通過系統內的變革加以推動,需要校長去傳承和創新。
優質學校文化是新時期校長專業化和職業化協調發展的必然結果。優質學校文化建設,既是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更是一種扎扎實實的現代辦學理念。校長必須重視學校文化建設,重視對學校文化的總結、積淀、提升,重視學校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使學校文化能夠始終反映和體現社會先進文化發展的方向。
1.理念的堅持,是前提。校長專業化的前提是校長教育理念的專業化,也就是說,校長要站在教育發展以及教育管理發展的立場來思考、思索校長職業、事業。先進理念的堅持是優質學校文化的精髓,是優質校園文化的核心。因此,校長在優質校園文化建設中要更新教育理念,堅持學校辦學理念,這是學校文化傳承的重要前提。
2.環境的營造,是條件。校長專業化發展的一個重要范疇就是校園環境建設。學校環境的營造,不但是校長專業化的根本力量,更是陶冶學生情操的隱性課程。學校文化建設倡導人和環境的和諧統一,使人和環境產生互動效應。學校環境營造是校長專業化的專業性體現,校長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著眼于生命性的校園環境氛圍對師生的熏陶和感染,營造高品位、高檔次、高水平的學校文化,體現出校長專業化、人文性的一面。
3.制度的延續,是基礎。先進、科學、合理的學校制度可以推動學校文化的發展,也是學校制度文化建設的重要范疇。校長專業化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學校制度建設的專業化。新課程改革非常強調學校制度的建設,通過尊重與參與、學習與創新、發展與誠信等價值觀的確立,促使有人文情懷、創新活力的學校制度發揮出主導性的作用。首先,校長要建設一個公平公正的學校內部管理體制。通過結構工資制、競爭上崗制、目標管理制等發展性評價方案,建立積極向上、團結和諧的學校文化。其次,校長要建立一系列嚴格的學校制度,做到讓制度說話。事實上,制度的實施和改革的深化所發揮的積極作用,不僅可形成一種精神環境,而且可以成為學校發展的根本動力和內容。
4.素養的沉淀,是目的。校長專業化是一個重視人文素養的培育、人文精神的提升的不斷進步、不斷發展的過程。一所優質學校,必定是人文意識洋溢、人文精神蕩漾的“學園”。在學校文化建設中,人文素養的培育以各種文化活動為載體,將學校制度文化、觀念文化滲透在學校管理活動之中,把學校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自覺地轉化為師生內心的信念和行動的準則,從而達到知行合一的目的,使學校文化建設得到具體的實現。首先,校長要從細處入手,強化班級文化建設。這除了要抓好班主任隊伍建設,還要充分發揮各班級的主觀能動性,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其次,校長要積極組織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再次校長要重視學生社團的建設。校園人文素養的培育,將進一步凝練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向,提升校園文化建設的品位,豐富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和方法,從而提升學校的管理品質,促進校長專業化的和諧發展。
5.教研的提升,是動力?!罢嬲膶W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校長要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的校本教研模式,加強理論對實踐的指導,鼓勵教師思考,引導教師把問題當作課題,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創新,在反思中發展,讓思維在碰撞中產生智慧的火花,讓研究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助推器。校長只有重視校本教研活動的開展,才能構建多樣化、多維化的學校課程文化建設體系。在學校課程文化資源開發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等方面,推動由學生單一的接受方式向多樣化、個性化的學習方式轉變,建立自主式、開放式、活動式、創造式等多種學習方式。從而達到提升校本教研質量、活躍學校學術氛圍、促進學科建設的目標,這既是優質學校建設的要求,也是校長專業化發展的呼喚。
在優質學校建設中,校長能否實現學校文化的創新十分重要。校長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校長對優質學校建設中學校文化的創新的重視,將最大限度地提升學校文化建設的效果。校長要努力實踐學校文化建設,使學校文化建設立足于時代發展潮流,在創新中實現發展,在發展中體現創新,最終實現完全發展之理想狀態。學校文化創新,既是優質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范疇,也是校長專業化發展的必然途徑。
1.學校文化的創新
(1)學科教學大眾化。學科教育與人文教育本身是統一的。因此,校長在優質學校文化建設中,要充分發揮學科教學的作用,通過學科教育的實施,把原先存在于學科課程中的人文精神充分展示到學生面前。學生人文精神的發展歷程,與學科教學過程是一個有機結合的并行發展的過程。在學科知識中,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校長應要求教師系統地介紹科學史和科學方法論等一系列的理論問題,幫助學生了解什么是科學的本質,認識科學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并使學生能得到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的熏陶和培養。在學科知識體系中,積累著人類的優秀文化,它可以為人類提供歷史的智慧、思維的啟迪,展示高尚的情操、人生的哲理,使人們得到高雅審美情趣的陶冶,并為人們提供科學的治學的態度和方法。校長的專業化素養的體現就在于在這個過程中,極大的釋放教師和學生對人文精神培養的熱情,使校長專業化和人文精神的培養能有效地整合、有機地磨合。
(2)隱性課程人文化。隱性課程就是指學校通過教育環境有意無意地傳遞給學生的非公開的教育經驗,如價值、態度、規范、情感、交際技能等環境熏陶方面的內容,它是相對學校課程體系即顯性課程而言的。隱性課程對學生人文素養提升的影響是無形的,潛移默化的,它彌散在學生之中,無時不在,無時不有,它讓學生自覺自愿而又不知不覺地接受影響,受到熏陶感染。因此,作為校長,必須要注意隱性課程的開發,這既是對學校文化建設的豐富,也是校長專業化建設的職責所在。優美的校園環境、和諧的師生關系、催人奮進的校風,是人文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校長專業化的一個重要范疇。在實踐中,校長要重視隱性課程,重視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真正做到寓教于樂、寓教于美、寓教于文化活動之中。
2.學校活動的創新
(1)學校活動多樣化。活動的有效開展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最佳途徑。校長專業化,也要求學?;顒訉I化、有序化、多樣化。因此各種蘊涵人文精神培養的學校活動的開展,將有效地提升優質學校文化建設的質量。
比如,在優質學校文化建設中,許多校長對于書香校園文化建設都非常重視。書香校園成為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方式。校長要大力開展讀書活動,正確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通過讀書報告會、征文、演講、辯論比賽等活動,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這樣,讀書活動和學校文化建設就會成為和諧提升、協同發展的同步進程。又如,在優質學校文化建設中,校長要經常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義務勞動、社會調查、參觀訪問、軍事訓練等活動,使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得到強化,創造性得到發揮。社會實踐活動是優質學校文化建設的一個著力點,也是人文精神培養的活動基石。
(2)學?;顒映B化。學??梢哉f是師生的“精神家園”,在這個“精神家園”中,師生將健康地、和諧地成長。學校文化作為學校的“第二教師隊伍和課程”,它將使學生實現心靈的凈化、思想的純化、審美的美化,可以實現優質學校建設的目標和人文精神的培養。學校文化建設是校長專業化的必然途徑,也是學校發展的不竭動力,因此,在優質學校文化建設中,校長要切實加強學校文化建設,努力使學?;顒映B化,使學校時時處處都體現出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使學校成為培育學生良好個性品質、行為習慣的精神家園,真正為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終身幸福奠基。
對優質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是校長學校管理工作的一個重點。校長心中有學校文化建設的“紅旗”,手中有“傳承與創新”的策略,何愁學校文化建設上不了臺階呢?
(責任編輯: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