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繡婷
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步伐不斷加快背景下,國民經濟各領域實踐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建立現代化的管理體系,其中財務管理一直處于核心地位。本文以我國林業會計為研究視角,針對我國林業會計制度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展開討論,在深度探究我影響我國林業會計改革的因素的基礎上,提出促進我國林業會計改革的措施。旨在為我國林業會計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提供參考與借鑒,期待為我國林業的穩固發展拋磚引玉。
林業在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主體地位越來越明確,林業會計制度的完善和改革就顯得越重要。林業會計的特點----會計核算內容的廣泛性、成本核算的復雜性、會計核算組織的多樣性。這就造成了林業會計在進行制度改革方面有著它特有的問題。
2006至2012《企業會計準則》和《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的相繼頒布,使得林業會計的發展有了質的飛躍,可以說這兩部準則對林業會計制度的完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隨著當前我國林業生態越來越重要,林業會計存在的問題以及林業會計改革的影響因素,已被眾多學者所關注,本文就將對些加以討論,希望能夠對林業會計制度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1 林業行業會計制度存在的問題
1.1 林業行業執行會計制度的多重性與矛盾性
當前我國林業會計執行的很多制度都不統一,比如很多苗圃延用的是《國有林場與苗圃會計制度》,而林業相關的事業單位使用的是《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與林業相關的企業使用的會計制度是《企業會計制度》,而與天然林保護相關的部門使用的卻是《天然林保護工程財政資金會計處理規定》和《天然林保護工程財政資金會計核算操作規程》,導致了我國林業會計制度中標準不一,行業制度參差不齊,在數據統計時會出現數據不一致,眾多制度相互矛盾的現象。
1.2 現行《國有林場與苗圃會計制度》的滯后性
通常所說的舊林業財會制度是指在2000年以后以前文提到的2個《準則》為基礎制度制定的林業會計制度,它的產生可以說是計劃經濟的產物,與當前我國的社會發展和先進的林業發展現狀極不相適應,有的條款甚至相互沖突。當前,2項準則已經基本廢除。而我國現行的關于林業會計制度的準則是在1994年頒布的,當時國家財政部為了讓林業發展適應當時的經濟發展形勢,結合當時我國苗圃的總體形勢,制定了《國有林場與苗圃會計制度》。這是我國的第一部分關于林業相關的會計制度,現行的國有林場和苗圃還延用當時的制度,至今已經有21年,我國的林業發展也經歷了不同的階段,會計制度已經取得較大的發展,但這21年來關于林業的會計制度仍然延用了下來,可以說與當前的林業發展已經不相適應,其滯后性可想而知。因此,國家為了完善林業會計的相關制度,2000年國家財政部發布了《天然林保護工程財政資金會計處理規定》,4年后又頒布了《天然林保護工程財政資金會計核算操作規程》,這2項規定的出臺,對于我國苗圃、企業、事業等多個方面的林業會計制度都進行了完善,使天保核算方法得到補充和完善。
2 林業行業會計制度改革分析
2.1 林業行業定位問題是影響林業會計改革的必要前提
由于當前我國林業會計制度的滯后性,我國林業行業的會計制度亟需修訂。林業會計制度以及苗圃的的會計制度在我國林業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對其進行修訂是林業生態文明發展的前提條件,這也是當前我國林場和苗圃發展的首要問題。改變原有的林場、苗圃會計制度首先要確定場圃的性質,以前國有場圃被國家定為全民所有制的事業單位,按照原有的會計制度就要實行《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但1994年我國對場圃普遍進行了重新的定義,大部分場圃都被定義為企業,這樣的話,這一部分場圃就將施行《企業會計制度》。而現階段我國處于事業單位改革的關鍵期,因此林場及苗圃的會計制度改革對于場圃的生死存亡意義重大。
2.2 林業體制改革是決定林業會計制度改革的關鍵因素
在我國,體制和制度是難以分離的,對于林業會計來說也是如此,目前我國的林業會計改革與林業體制的改革就可以視為同一問題。當前我國林業相關方面存在著很多的問題,究其原因還是林業行業的體制存在問題,因此想解決林業會計改革的問題就必須要對林業的體制進行深層次的改革,而我國目前大多數場圃實行的是“國家所有、地方領導、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體制,這種管理方式雖然乍一看可以上下聯動,調動各個方面的資源對林業進行管理,但實際上這種管理體制存在著諸多問題,如職業分工不明確、工作交叉,因而在當前的激烈市場競爭機制中沒有競爭優勢。
2.3 林業分類改革及林區改革緩慢,嚴重阻礙林業會計制度的改革
我國林業會計制度改革中存在的另一大難題就是林業體制改革難度較大,并且緩慢的進度也阻礙了我國會計制度的完善,這也是我國新的林業會計制度沒有明確頒布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我國東北、西南等林區重要的地方,關于林區的改革已提出多年,但始終只是進行一些修補動作,至今沒有實質性的作為。
(作者單位:福建省尤溪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