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嬪娟
原來的小學數學作業絕大部分都是書面作業,教師也是照本宣科地布置給學生就算了,這種傳統的書面作業雖然能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但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學生對數學真正的理解,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智慧用數學知識解題,卻不會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社會實踐中的實際問題。小學是學生初學數學的基礎,應試的書面作業會讓學生對數學產生厭惡,達不到數學學習的效果。因此,小學數學作業有必要進行改革和創新。
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學習也就成了負擔。”作業是在教學后, 作為老師鞏固課堂知識及課堂學習延伸的手段,對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靈活運用具有重要價值。小學階段,學生在年齡、學習能力、認知水平等方面有一定的差異性,所以老師在作業設計中就要講究適用性和有效性。作業設計的不好,反而會讓學生做而生厭,就算是題海戰術,也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作業一方面鞏固課堂知識的同時,還要承擔著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小學生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的責任。在作業設計中適當滲入生活化元素,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這對于提升數學教學有效性有著很好的作用。
1 小學數學作業滲透生活化元素的目的及意義
數學作業的生活化是指將傳統的課本作業改變成以生活情境為主,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并在此過程中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的作業形式。結合小學生強烈好奇心,好動,喜歡游戲的性格特點布置作業,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從而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當前我們的數學課程改革十分重視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本身“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作業設計中我們也應該告別以前的“灌輸式”和“填鴨式”的抽象乏味的一昧解題,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才能激發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結合學生的學習現狀和能力水平,為學生設計出與之相符的作業內容,從而拓寬數學作業生活化設計的思路,讓學生從生活經驗、生活實際中探究數學知識的生活內涵,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
2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生活化的具體方法
2.1 在游戲中體會數學的樂趣
在教學活動中經常組織游戲,寓教于樂,樂中求教,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培養學生的積極思維能力和良好的情緒品質,它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游戲形式的數學作業,也是學生最喜歡的,最符合低年級學生的活動。如在教學乘法口訣這一單元時,讓學生自己仿照之前的學習內容,嘗試編寫下一個課時的口訣;在表內乘除法學習過后,讓學生和家長玩對口令的游戲方式,加快學生對乘法口訣的反應,還可以布置分類口算卡的游戲;在認識方向的學習后,讓學生在父母的幫助下,用動作來表現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游戲,培養學生的方向感。在游戲過程中不僅可以鞏固知識點,還可以融洽親子關系,讓家教更有方向。
2.2 在實踐中感悟數學的用途
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親身經歷、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實踐是學生學習活動的重要方式之一。實踐性的數學作業更能充分地調動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經驗親自探索數學,感受數學的魅力。例如,學習簡單的統計后,布置學生調查班級同學喜歡的電視節目,電視節目是學生喜歡談論的話題,再調查活動中,學生能夠體驗統計的優點,讓他們在實踐的過程中學會收集、記錄數據的方法。例如在教學認識圖形后,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找一找生活中的圖形,并進行統計。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之后,我布置了這樣的作業:做一做,讓學生用橡皮泥做一個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感悟長方體有哪些特征,正方體有哪些特征。例如在認識千克和克后,這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在單位填寫的過程中會經常出錯,所以在課后,讓學生跟著家長到超市用手感受50克,100克,1千克的東西的重量。又如在學習觀察物體后,讓學生回家觀察家里的物體,有大的,有小的,在不同角度觀察所看到的圖形是不一樣的,由于視角的問題我們可能會看到不止三個面的情況。這些通過學生動手實踐的數學作業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將數學知識變得不再那么死板,讓學生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在不知不覺中鞏固知識。
在教學時,我發現學生相當缺乏對數學語言的表述,懂意思,不會表達變得非常的頭疼。所以,“說”也變成我布置作業的一個內容。首先,在每節課上完后,我要求學生回家向爸爸媽媽說一說今天數學課學到了什么;其次鼓勵學生多讀數學小知識,將它們變成自己的語言說給全班學生聽;在生活中遇到的數學知識,在課堂上說給大家聽;讀完題,將題意說給父母聽,與父母共同討論,在說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體驗數學的樂趣,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2.3 在創新中激發數學的興趣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數學內涵,認識數學的本質,體驗數學是一種思想,一種文化,創新數學作業勢在必行,一份有價值的創新作業設計,不僅能深化理解所學的知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步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可以開拓學生思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例如在學習四則混合運算后,為了讓學生對運算的規則掌握的更好,我布置了填寫運算符號的題目:4○4○4○4=0,4○4○4○4=2,并且布置學生是否可以想出其他的鞏固四則混合運算的題型。讓學生由被布置作業,到主動布置作業,學生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他會考慮:我布置的作業需要考驗哪些知識點,怎樣將知識點融入到題目中。
3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不可過于單一
數學是各學科的基礎,來源于生活,最終又要回歸生活。小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的時候要注意理論結合實際。將先前紙面形式的作業改變成以上幾種形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完成作業過程中,讓學生學會學習,樂學善學,勤于反思,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知識時可以培養捕捉信息的意識。
(作者單位:蘇州學府實驗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