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瓊 袁曉紅
本文從詞塊理論出發結合中職院校機電專業學生英語實際教學情況和學生現狀結合詞塊理論提出教學策略。在日常英語詞匯教學中應采取詞塊理論下的教學策略,以達到良好的詞匯教學效果,找回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興趣。
1 教學現狀
實踐證明,要學好英語,詞匯占據半壁江山。然而作為中職院校的學生,他們英語基礎非常的薄弱。要想提高中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成績,使用一種適合他們學習詞匯的方法迫在眉睫。現在中職英語教師詞匯教授的方法還是詞匯結合漢語意思,但是這種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現在的學生了。中職的孩子幾乎沒有預習和復習的習慣,課上知識也是短時記憶很少能應用于表達和應試。基于現狀,采取有效的詞匯教學策略勢在必行。詞塊理論下的詞匯教學是幫忙存儲和使用單詞的一種有效方法。
2 詞塊原理和理論
隨著語言學者的不斷研究,發現了語言有它固定或半固定的語言結構,這種結構是人們日常溝通交流時最理想的結構。語言學家Becker(貝克爾)(1975)是第一位提出詞塊這個詞并且對其進行解釋還進行了深入研究的一位語言學家。Pawley and Syder(帕利和賽德)(1983)稱語言能流利表達的關鍵是句子片段。Nattinger & Decarrico(奈汀格和德卡里科)(1992)提出了詞項,包括短的相對固定短語或者更長的短語或者句子的詞匯短語。Moon(穆恩)(2002)稱其為多詞項。它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語義有意義且獨立使用的名詞項;二是包含兩個或更多的有一定順序的詞匯。姚保梁(2004)提出詞塊程式:是同時具備詞匯和語法特征的和特定的話語功能語言構塊。段坪(2008)對詞塊的定義是方便人們使用以整體形式存儲于大腦的多樣單位。
3 詞塊的分類
根據Nattinger & Decarrico(奈汀格和德卡里科)把詞塊分為四類:第一類:聚合詞(poly words)指在語用和語法方面相當于一個詞的固定短語。有規范性的和非規范性的兩種類型。第二類:慣用表達法(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指形式固定并且可以獨立使用。第三類:短語限制結構(phrasal constraints)指半固定的短語構架,可以根據使用者的不同需要來替換框架內的部分詞語。此類有規范型和非規范型的之分。例如:too...to...第四類:句子構造成分(sentence builders)是指句子層面的短語,可以是非連貫性的,有規范型和非規范型,既可以是連貫性的。句子構架固定,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改變。例如:It is said that...
4 詞塊教學策略
4.1 逐漸培養學生詞塊意識
教師給學生講解詞塊的重要性,在平時上課時要幫助學生認識詞塊。最開始教師要強調哪些是詞塊并讓學生記憶,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發現詞塊都是哪些了而不是讓學生再記憶單獨的詞還不知如何使用。記憶了詞塊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正確地表達,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也完成了輸入到輸出的過程。詞塊是以固定或者半固定的結構存在記憶里的輸入形式,輸出也是如此。針對中職院校的學生來說,正確的表達是特別不容易的。首先他們不知道用哪些詞去表達,也不知道表達的是否正確,詞塊就可以幫忙解決這個問題。其次中職學生基礎相對非常弱,所以詞塊可以降低基礎帶來的影響。例如:由語文出版社出版的基礎模塊英語教材里有固定的搭配“make mistakes”“in cash”等等,這些詞都是不變的并且有固定的含義,學生就相對容易掌握。最開始教師要為學生挑選高頻、詞義固定且和生活息息相關的詞組。這類詞組學生容易輸入和輸出,并且能逐漸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英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現在中職院校所用的教材是以話題為中心的,每一單元都是一個話題。教師可以根據這一話題喚醒學生的相關英語記憶,整理書中詞塊讓學生實現新舊知識的連結。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課外詞塊,這樣可以為學生拓展知識面。以基礎模塊上unit11 Making Friends為例子,單詞表里和課文里有許多詞匯,但是并不是所有單詞都需要學生全部掌握到聽、說、讀、寫、譯和用的地步。針對職業學校的學生更是如此。本次策略研究以機電專業為主要研究對象,所以對詞的選擇需要更加的慎重。首先要引起學生興趣,并且通過學生的努力是可以掌握的。還要把詞匯分類,清楚了類別的詞匯會幫助學生記憶。例如:make friends、each other、keep silence、get angry with...Is anyone sitting here? 首先把這些詞進行分類,然后再講解和練習。因為學生在知道詞塊類型后,根據不同的詞塊會有不一樣的記憶方式。固定搭配不需任何改變,記住并使用就可以。其他詞匯是半固定結構,可以根據內容隨意替換成自己喜歡的內容。
4.2 掌握發現詞塊的方法。
教師不但要培養學生詞塊意識,還要培養學生自己獨立提取和積累詞塊的意識。課本上的知識是有限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多多了解其他英語知識。學會自己提取和積累詞塊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詞塊被學生學習,這樣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詞塊納入學生的詞庫。在最開始教師可以提供給學生與課文內容相近的文本讓學生尋找詞塊,并把學生分為小組進行匯報來督促學生自學詞塊。隨著學生詞塊掌握的越多發現詞塊的能力越強,教師可以不提供學習材料,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并且做分享。在這個分享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忙補充講解讓學生的詞塊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針對機電專業的學生,他們都是男生,所以他們分析和邏輯思維很好,掌握了分類方法后學生可以自己對新單詞進行分類并且存入已有的知識庫。從此單詞庫里不單單只有已經掌握的詞庫,還有新詞。
4.3 提高學生對詞塊的理解能力。
教師不可能一直陪在學生左右,所以要培養學生自己理解詞塊含義的能力。詞塊具有語篇和語用功能,教師在正常講解課文時也要抓住這兩點,加強學生對詞塊的理解。教師把詞塊類型先解釋給學生讓學生有的放矢。學生先掌握詞塊的類型,根據不同的類型采取不同的掌握方式。在新授課中教師要通過句子和篇章來幫助學生對詞塊的理解并通過填空、造句和看圖說話等方式來幫助學生使用詞塊。通過對搭配、句型、篇章和專項詞塊的日常訓練來慢慢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生逐漸可以通過自己的理解來了解詞塊的含義這是對學生學習英語的一大鼓勵。職校學生特別需要在學習英語上的成就感來作為繼續前行的動力。他們大多數學生從沒背過單詞或者好幾年沒有學過英語,對背單詞或多或少都有抵觸情緒,但是如果不用死記硬背卻還能記住單詞并正確使用學生很喜歡。
4.4 提高詞塊的輸出。
詞塊在學生頭腦中由短時記憶變成長時記憶是需要輸入和輸出一起配合的,只有輸入沒有輸出是無法完成學習過程的,知識在學生的腦海里只是匆匆過客,不曾停留。在最開始時教師可以給予學生輸出的機會,可以提供練習題和寫作等方式讓學生學以致用。還可以制造場景讓學生用所給的詞塊進行表達,把詞和生活聯系在一起在頭腦中就會把新知識和固有知識聯系在一起。作為職校的學生畢業后就可以直接投入工作中,所以要更加注重他們的口語能力。口語也是輸出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說出正確表達就是掌握了詞塊。
4.5 循序漸進的策略。
職校學生學習動機弱,學習英語的動機更弱。詞塊理論雖然對學生學習單詞,閱讀、口語和作文都有幫助,但是不可以急于求成要循序漸進。無論是詞塊的輸入還是輸出都要穩扎穩打。單詞數量方面要在學生能力范圍內加以控制,最開始一定要少而精,后續可以慢慢增加。充分利用輸入和輸出與詞塊理論的配合,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隨著詞塊理論的不斷發展,不斷符合中職學校學生特點會在英語教學中展示出無法抵擋的魅力。英語教師要逐步踐行理論結合實際,讓理論發光發熱。首先要培養學生詞塊意識,用詞塊理論去記憶單詞。逐步掌握發現詞塊的能力,把生活中常見的詞塊都與學生原有英語記憶構成完整記憶網絡。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詞塊數量有限,學生會自己發現詞塊就相當于會學習詞塊的技能,會有源源不斷的新詞塊來幫助學生學習。在日常教學中培養學生理解詞匯的能力可以降低學生對英語的抵觸心理和自主學習意識,有助于學生正確使用詞匯提高英語學習興趣和自信心,針對基礎薄弱的職校學生有很大的幫助。詞塊的輸出讓學生感受到了英語詞匯的魅力,變熟悉不再那么陌生。讓學生體驗到學習英語是有用處的,是會讓學習和生活都變好的一件事情。職校學生的英語基礎使得在使用詞塊理論指導詞匯教學時要循序漸進,夯實基礎中的最基礎。
(作者單位:長春師范大學國際交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