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在新時代下,培育學生的職業精神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尤其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更應該注重學生的職業精神培養,在培育人才的過程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職業精神的培育為基本點,在培育過程中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高職院校需不斷學習和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并能夠有效的應用于實踐中,實現縱向和橫向維度的發展,不斷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具備良好職業精神的合格型人才。
我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在培育人運用社會主義價值觀,這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的重要工程;但是也因此對高職院校的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高職學生的敬業精神、忠誠、責任感等等方面,企業高度關注學生的這些品質,而且這些品質已日益成為就業成功的“敲門磚”。高職院校擔負著為國家和社會培育高素質型人才的任務,如何能夠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職院校培育學生的過程中,尤其是服務好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進行研究,是我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挑戰也是機遇。
1 職業精神的培育是社會發展和人的自我發展共同的需要
職業精神具有社會性的特征,同時也是從業者的職業意識和心理,與職業技能相比,職業精神更能夠反應和影響者從業者的品行和精神風貌。職業技能通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就會有提升,而職業精神就不一樣,一旦形成,要想改變很難。因此為了實現國家和社會的長期發展,也需要不斷培育和提高職業精神。高職院校作為職業教育中重要的培育機構,其目標就是要培育某一個崗位或崗位群所需要的符合性人才。正是由于高職院校明確的培育目標,從而也決定了高職院校要不僅要培訓提升崗位技能,還要緊抓職業素養的培育。這樣才能實現崗位的無縫對接,讓高職院校的學生真正能夠成為具備良好職業精神的高素質人才,不斷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實現高職院校為社會輸送合格人才的目的。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僅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還需要培育對美和道德上的善惡鮮明的辨別力。作為即將踏入社會成為職業人的高職學生來說,職業精神的培育與專業技術技能的學習是同等重要的。因此,在教育過程中,需要將專業知識和職業精神一起培育,不斷認識到職業精神在未來職業中的重要性,為他們后續樹立正確的人生信仰和目標提供參考,同時也是高職學生實現自身價值的基石。
2 職業精神的內容暗涵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黨的十八大報告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確定義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是我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完整表述。因此,高職院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要時刻思考和保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生的教育中。職業精神的諸多內涵也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強調的內容,因此,高職院校可以以職業精神的培育為著力點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充實高職學生的內涵,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因為敬業是職業精神的外在特征;讓高職學生做一個誠信的人,誠信是職業精神的內在準則;不管何時何地,都能夠公平公正,因為公正是職業精神的價值追求。教育學生不管實在學習還是以后工作中,都應尊重勞動,盡心盡職,吃苦耐勞,服從執行,講究質量,誠實守信,樂于奉獻,團隊協作,主動實干,艱苦奮斗,當他們能將這些品質運用到工作中,他們會是于社會、于國家都是建設性人才。
3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框架下培育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精神
高職院校在培育學生的職業精神時,必須讓學生認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雖是一種理論,同時也是一種精神的體現。因此,實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理解是培育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精神的前提,是院校學生工作所必須堅定的信念。與此同時高職院校也應實現職業規范,此舉的目的就是讓從業者實現專業化、規范化和標準化,這是高職院校學生畢業后能夠從事職業活動的前提和基礎。因為不管是何種的職業規范,都會要求從業者能夠在一定條件下不斷重復某一項工作,重復著自己的職業行為,這往往需要這類人能夠具有自律精神。因此,實現職業規范教育是高職院校培育職業精神的重要切入點。當然,高職院校培育學生職業精神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當然需要一個過程。因此,高職院校在職業精神培育的過程中,應采取一些相應的措施來達到教育的目的,比如可以運用應漸進滲透的策略來達到教育和培育的目的。運用理論課作為培育職業精神的載體,對學生進行基礎的職業精神教育,也可以在專業課程中融入職業精神的培育,也可在實習階段升華學生的職業精神。因此,高職院校應該關注教育中的所有因素,來培育學生的職業精神。
4 結語
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精神的培育要融入到職業院校的所有教育活動這是勢在必行的,因此高職院校應不遺余力的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滲透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良好職業精神的合格的人才。
課題名稱:職業院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案例研究,課題編號:GG170173。
(作者單位: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