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 林 地

圖為筆者珍藏的威爾杜蘭作品《西方哲學史話》毛邊本英文版內頁,原為著名學者黃頌康架上之物。
一般讀者對胡適、威爾杜蘭和杜威的名字,都不陌生,他們都是哲學家、教育家或歷史學家。但對他們之間關系和學術成就(特別是后二位),知曉者可能就不多了。胡適和威爾杜蘭是世界級學者,但他們都是杜威的學生。
約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實用主義哲學創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學先驅,美國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代表。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條》、《學校和社會》、《兒童與課程》、《民主主義與教育》、《明日之學校》、《經驗與教育》和《人的問題》等。1879年杜威畢業于佛蒙特大學,1884年獲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杜威在美國密歇根大學,明尼蘇達大學、芝加哥大學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哲學教育學或心理學。還擔任過美國心理學聯合會、美國哲學協會、美國大學教授聯合會主席。杜威最重要的兩個教育思想:連續性以及實踐中學。民國時期一些重要人物如胡適、陶行知、郭秉文、張伯苓和蔣夢麟等,均曾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曾是杜威的學生。杜威反對傳統的灌輸和機械訓練、強調從實踐中學習。美國曾于1968年發行紀念杜威的郵票。
胡適是杜威最得意弟子之一。胡適(1891-1962),是現代學者,歷史學家、文學家和哲學家。1915年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師從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并一生服膺。胡適在1919年出版《中國哲學史大綱》中,破除了儒學“獨尊”的地位和神秘色彩,具有開創性。
1917年,胡適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他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倡使用白話文寫作。他的小說《一個問題》開啟了中國現代小說的第一個流派“問題小說”。胡適對《紅樓夢》、《水滸傳》、《西游記》和《三國演義》等古典小說研究卓然有成。胡適還寫有《中國禪宗史》,并研究《水經注》。
余英時的《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稱:“對于這樣一個啟蒙式的人物,我們既不能用中國傳統‘經師’的標準去衡量他,也不能用西方近代專業哲學家的水平去測度他。”
威爾杜蘭是杜威另一位著名弟子。威爾·杜蘭特(Will Durant,1885-1981)是一名美國著名學者,普利策獎(1968)和自由勛章(1977)獲得者,主要著作《世界文明史》等。威爾·杜蘭1885年出生,美國著名學者,終身哲學教授。他花了50年時間完成了皇皇巨著《世界文明史》,這部作品使他在學術界廣受好評,而他晚年所創作的《西方哲學史話》,文風親切活潑幽默,富于哲思。
《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是威爾杜蘭另一部著作,文辭優美。該書寫道:“我們還可以與莎士比亞和歌德一起坐在桌邊,和拉伯雷一起嘲笑世界,和濟慈一起欣賞秋日的美麗。這是一些向我們奉獻了最好事物的忠實朋友,他們從不要求回報,卻永遠等待我們的召喚。只要我們和他們一起行走片刻,靜靜聆聽他們的講述,我們的虛弱就可以治愈,我們也就能真正感受到相互理解之后內心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