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利 黃小東 陳莉 何松銀 陶紅娟



摘要? ? 為促進優質食味水稻新品種在蘇中沿江地區的推廣應用,以南粳5055為對照,對引進的新品種進行比較試驗。結果表明,南粳5055、寧粳8號和南粳3908綜合表現較好,可作為2019年優質食味水稻示范推廣品種,南粳46可作為特優質稻米種植品種。
關鍵詞? ? 水稻;優質食味品種;產量;抗性;蘇中沿江地區;2018年
中圖分類號? ? S511.037?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5-0038-02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稻米品質特別是食味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促進優質食味水稻新品種在蘇中沿江地區的推廣應用,筆者于2018年以當地主栽品種南粳5055為對照,對引進的6個優質食味水稻新品種在靖江市進行比較試驗[1-3],對比了各品種的產量水平、品質狀況、適應性和抗逆性等。現將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1? ? 材料與方法
1.1? ? 參試品種
本次參試優質食味水稻品種共7個,分別為南粳5055、南粳9108、寧粳8號、南粳3908、鎮稻18號、南粳46、蘇香粳100。其中南粳5055、寧粳8號、南粳3908和鎮稻18號為早熟晚粳,南粳9108為遲熟中粳,南粳46和蘇香粳100為中熟晚粳。
1.2? ? 試驗設計
試驗設在靖江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試驗基地內進行,共設7個處理,即每個品種為一個處理,其中以南粳5055作對照(CK)。大區設計[4-6],順序排列,每個品種種植面積均為1 333 m2。
1.3? ? 田間管理
試驗田肥水管理及栽培技術參照當地大田生產。栽培方式為盤育機插,5月15日落谷,6月6日移栽,行距25 cm,株距14 cm,每穴4苗左右。6月2日基施水稻專用配方肥(16-8-16)600 kg/hm2。6月13日追施顆粒氮肥150 kg/hm2,拌除草劑均勻撒施;6月21日施尿素150 kg/hm2;8月1日施水稻專用配方肥(16-8-16)375 kg/hm2+尿素150 kg/hm2。折合施純N 330 kg/hm2、P2O5 78 kg/hm2、K2O 156 kg/hm2。7月24日防治稻飛虱、稻縱卷葉螟和紋枯病;8月15日防治稻縱卷葉螟、三代大螟和紋枯病;8月23日防治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9月3日防治穗頸瘟和稻曲病。6月13日,撒施47%異隆·丙·氯吡可濕性粉劑1.05 kg/hm2封閉控制田間出草。
2? ? 結果與分析
2.1? ? 生育期與株高
由表1可知,7個參試品種中蘇香粳100和南粳46生育期最長,分別為173 d和174 d;南粳9108生育期最短,為158 d;寧粳8號、南粳3908和鎮稻18號生長發育進程接近對照南粳5055(CK),成熟期與對照南粳5055(CK)相差0~2 d,較適宜當地生態氣候種植。株高方面,各參試品種變幅為90.6~96.5 cm,高度均適中,其中寧粳8號最高,其次是南粳9108,鎮稻18號最矮。
2.2? ? 產量及其構成因素
由表2可知,寧粳8號產量最高,為9 369.0 kg/hm2;其次是南粳9108,產量為9 235.5 kg/hm2;蘇香粳100產量最低,為8 952.0 kg/hm2。對照南粳5055(CK)有效穗較多,穗總粒數、結實率和千粒重居中,產量水平也居中;南粳9108有效穗最多,穗總粒數和結實率也較高,但千粒重最低,產量排第2位;寧粳8號和南粳3908的有效穗和穗總粒數居中,但結實率和千粒重高,產量水平也高,分別排第1位和第3位;鎮稻18號有效穗數多,穗總粒數居中,但結實率和千粒重低,產量水平排在第5位;蘇香粳100和南粳46表現相似,雖然穗總粒數多,但結實率低、有效穗數少,故產量水平排在末2位。
2.3? ? 抗性
由表3可知,試驗期間整體氣候條件良好,有利于水稻正常生長,前期積溫高、雨量少,光照充足,后期也未出現大風大雨天氣,各品種病害情況皆為輕發生或無,也未發生倒伏。
2.4? ? 食味品質
2018年年底靖江市組織了參試水稻品種的食味品質鑒評會,通過現場鑒評,參試品種的食味品質均達到優質水平,其中以南粳46食味口感最好,其次是南粳5055(CK),南粳3908食味品質接近南粳5055(CK),南粳9108、寧粳8號、鎮稻18號和蘇香粳100食味口感差異不大,略遜于南粳3908。
3? ?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在參試的7個水稻品種中,對照南粳5055產量較高,列第4位,熟期適宜,抗病抗倒,米質好,綜合性狀好;南粳9108產量高,列第2位,但生育期短,抽穗揚花早,有一定的種植風險;寧粳8號產量最高,抗病抗倒,熟期也適宜,米質較好,綜合性狀較好;南粳3908產量較高,列第3位,抗性較好,熟期適宜,米質好,綜合性狀好;鎮稻18號各項數據處于中下水平,綜合性狀一般;南粳46產量較低,抗病抗倒,米質最優,但生育期長,抽穗遲,灌漿慢,如遇低溫不能正常成熟;蘇香粳100產量最低,且生育期長,綜合性狀較差。綜上所述,南粳5055可作為靖江市2019年優質食味水稻主推品種繼續種植;寧粳8號和南粳3908在本地區有推廣的潛力,可作為搭配品種,擴大示范種植;南粳46可作為特優質米少量種植,但需改進栽培技術,以爭取早熟。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2018年水稻整個生長期間風調雨順,利于水稻正常生長和病蟲害防治,本次試驗示范的所有水稻品種病害情況均為輕發生或無,各品種抗病性和抗倒性需進一步觀察。
4? ? 參考文獻
[1] 杭杰,郝小燕,商紅娟,等.常州市新北區優質水稻新品種比較試驗[J].上海農業科技,2019(2):46-47.
[2] 張定華,王振華,汪衛東,等.當陽市2018年水稻新品種比較試驗[J].安徽農學通報,2019,25(6):25-28.
[3] 張耀學,徐全,張羽,等.水稻新品種比較試驗[J].基層農技推廣,2019,7(3):12-15.
[4] 施春婷,黃勇,王小鵬,等.廣西欽州不同類型水稻品種栽培比較試驗[J].中國農技推廣,2019,35(2):22-25.
[5] 王江敏,何清蘭,李云艷.2017年永勝縣永北鎮水稻新品種(系)比較試驗[J].現代農村科技,2019(2):53-54.
[6] 張群華,楊迎春,鐘艷紅,等.龍山縣水稻新品種引種試驗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8(20):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