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平 賀字典 解海翠
摘要? ? 植物化學保護課程是植物保護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較強的理論性及實踐性,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針對河北科技師范學院的“應用型大學”辦學定位與人才培養目標,從植物化學保護學教學大綱的修訂、理論及實踐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等方面進行了實踐和探索,以期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基礎理論知識,成為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 ? 應用型人才培養;植物化學保護課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 G642.0?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5-0252-02
Teaching? Reform? of? Plant? Chemical? Protection? Course? Based? on? Training? of? Applied? Talents
WANG Xiu-ping? ? HE Zi-dian *? ? XIE Hai-cui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huangdao Hebei 066600)
Abstract? ? Plant chemical protection course is one of the core courses of the plant protection project, which has strong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ining of applied talents.In view of the orientation of the "applied university" and the goal of talents training in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is paper had carried out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from the revision of the teaching syllabus of plant chemical protection,the innov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and so on,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make students master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become practical talents.
Key words? ? practical talent training;plant chemical protection course;teaching reform
培養應用型人才是高職院校發展的趨勢,是專注培養學生將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于專業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具備從事社會生產或社會活動的知識和技能,從而能夠從事生產一線的技術工作[1]。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是一所省屬本科高等院校,其發展目標定位是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學校的人才培養總目標是培養思想品行端、專業基礎實、實踐能力強、創新意識濃、適應崗位快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植物保護專業是河北科技師范學院的傳統優勢專業,植物化學保護是植物保護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筆者所在的教學組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最終目的,對植物化學保護課程大綱的修訂、理論及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與創新,對應用型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1? ? 修訂教學大綱,凸顯培養目標
教學大綱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為了凸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首先對教學大綱進行了修訂。為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生產實際入手,在原有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做了如下調整。一是調整了理論與實驗學時的比例,適當增加實驗學時;二是在理論課學時中增加了對本區域常見病蟲草害防治措施及除草劑的講授學時,減少了高毒、高殘留農藥品種的講授學時;三是為適應綠色植保的發展,增加了天然產物農藥的講授時數,同時增加了農藥殘留及環境毒理評價的講授時數。教師根據新的教學大綱講授后,有利于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于生產過程中。植物化學保護課程教學大綱的修訂,使應用型人才培養向前邁出了第一步。
2? ? 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植物化學保護是一門涉及農業昆蟲學、農業病理學、雜草學、分析化學等多個領域的綜合學科。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教師單方面地灌輸知識給學生,導致學生單向接受,缺乏對知識的思考、消化且學習目的不明確,興趣小。針對這些問題,對植物化學保護課程的傳統教學方式和方法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與創新,以期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基礎理論知識,成為應用型人才。
2.1? ? 理實一體化教學
為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教學組從教材入手,在結合趙善歡和徐漢虹2位前輩編寫的《植物化學保護》與《植物化學保護學》教材的基礎上,主編了一本突出理實一體化的教材《植物化學保護》。這本教材的主要內容按照工作工程進行編寫,以化合物的生物測定—環境安全測定—抗藥性測定—劑型壓制—農藥登記管理—農藥的安全使用為主線,遵循理實一體化教學體系,將理論知識與農藥行業要求的實踐能力交織在理論知識中。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直觀和抽象交錯出現,沒有固定的“先實后理”或“先理后實”,而是“理中有實,實中有理”;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提高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教學質量。
2.2? ? 啟發式教學
植物化學保護主要講授植物化學保護的基本概念、農藥的劑型與使用方法以及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殺鼠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等農藥的種類、化學組成及其作用機理和農業有害生物的抗藥性、農藥的環境毒理等內容,其核心是講授如何科學地使用農藥,強調農藥、有害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指導學生根據三者之間的關系合理地使用農藥。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生產實際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發表見解,使學生對課程的學習由被動接受過程變為主動學習過程。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將在生產實際中或課題研究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來,師生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案,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對所講授知識的理解,又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3? ? 現場教學
在理論教學的過程中,某些章節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教師應結合實際條件,采取現場教學方式。如在農藥藥害這一節,學生容易將病害癥狀混淆,而且在生產上由于藥害引起的農戶與農藥廠家、經銷商之間的糾紛很常見。若選用傳統教學模式,學生很難掌握藥害與肥害、作物生理性病害和病原性病害的區別。因此,人為地創設了作物藥害環境,將學生帶到藥害現場,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性地講解藥害的癥狀,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了藥害診斷技術。一方面學生對藥害癥狀的識別有了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了解了藥害的處理程序,可以達到理實一體化的教學目的。
2.4? ? 學生參與教學
根據植物化學保護課程的特點及結合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師范”的性質,選取課程中部分章節如常見農藥種類及應用,采取分組的形式,讓學生對相關文獻資料進行查閱、歸納及總結并制作PPT,并由學生進行講解,使學生參與整個教學過程,然后教師對學生講解的內容進行完善和點評。這種教學模式的改革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檢索文獻資料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2]。
2.5? ? 專題討論
教師確立論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結合生產實際確定論題,比如“玉米病蟲害綠色防控”“如何降低農藥殘留”“如何科學使用農藥”等專題,學生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并對文獻進行歸納和總結,在討論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一方面較為輕松地掌握了專業知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3? ? 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實踐技能
植物化學保護是一門應用學科。因此,實踐教學對于更好地學習該門課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該課程教學的必需環節[3]。如何開展實踐課程的教學,使學生將理論基礎知識應用于實踐,不斷提高實踐技能,是實踐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
3.1? ? 優化實驗項目,培養動手能力
優化實驗項目,盡量使每次實驗都具有代表性。針對課程特點,精選“農藥室內毒力測定”“農藥劑型加工”“農藥田間藥效試驗”“農藥安全性評價”“農藥殘留測定”等多個綜合性實驗項目。在學生開展實驗之前,教師對實驗關鍵性環節進行講授,例如操作的規范性、藥劑配制的科學性,引導學生既要動手又要動腦;在實驗過程中,指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與分析,并對整個實驗過程進行記錄。通過對學生進行比較系統的科研訓練,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
3.2? ? 建設產學研用人才培養基地
產學研基地可以為培養應用型人才提供平臺。通過前期積累,在燕化永樂、綠亨等農藥企業和北戴河集發及遷安亞灤灣等農業觀光園建立產學研培養基地。通過組織學生到校外教學實習基地參觀學習和開展科學研究,讓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充分結合,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使學生畢業后能很快地適應農藥相關工作。
4? ? 結語
為培養應用型人才,對植物化學保護學課程的教學環節進行了改革與實踐,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但是,在教學模式改革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植保專業的學生大多是調劑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不濃厚,甚至存在抵觸情緒,因而在后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專業興趣的培養[4];另外,實驗條件的局限性也是制約學生動手能力的一個關鍵因素,提高實驗室建設的投入以及提高實驗室管理水平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基礎。通過不斷地對教學環節進行改革與探索,積極采取措施并且完善每個教學環節,一定能夠形成一套更加完整、更加適用于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植物化學保護課程教學體系。
5? ? 參考文獻
[1] 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5.
[2] 黃繼光,周利娟,徐漢虹,等.《植物化學保護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8(1):237-239.
[3] 曾東強,任立云,何龍飛,等.植物化學保護學教學實踐與改革的探討[J].廣西農業生物科學.2008,27(6):125-127.
[4] 陳斌,吳道慧,張曉明,等.高等農業院校植物保護專業《農業昆蟲學》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農業教育研究,2018(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