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賓
摘 要: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社會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時期,協同育人展現出了巨大的優勢,為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創新提供了新的途徑,有效化解了傳統教育模式人才培養結構單一、教學內容陳舊等弊端。有關協同育人視角下的高校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備受關注。本文在對協同育人內涵及作用做出簡要釋義的基礎上,重點就協同育人視角下的高校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高校 協同育人 應用型人才培養 創新
應用型人才培養立足于社會及學生發展需求,旨在共享各類有效教育資源,并通過整合與優化創造更大的價值,從而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尤其是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成為了高校教育發展的必經途徑。相較于高校,政府、企業及社會都有著獨特的教育資源,能夠為高校實踐教學活動提供支撐,與其理論教育形成互補,他們相互之間的合作體現了素質教育全面發展學生的要求。
一、協同育人的內涵及作用釋義
昀早由德國物理學家哈肯提出的協同理論被釋義為:在同一個系統內各子系統要素相互配合、協同,從而集聚多種力量并發揮更加強大的功能。協同理論在教育領域的延伸,要求以高校為主體,充分利用企業、行業、政府以及社會等各個方面的優勢資源,共同完成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制定、課程開發、質量評估等,進而實現教育創新發展。協同育人打破了傳統高等教育閉塞的局面,促進了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的有效連接,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升,為素質教育的推行與發展創造了利好條件。目前,我國正處在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時期,社會分工日益明確,對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強調以教師、課堂和知識傳授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然不再適應時代發展,無形中增加了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因此改革創新勢在必行。協同育人指導下的高校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推進了校企深度合作,其具備的教育價值、社會價值毋庸置疑。
二、協同育人視角下高校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策略
作者結合上文的分析,從協同育人的角度出發,主要提出了以下幾種高校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策略,以供參考和借鑒。
(一)整合有效資源
高校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大量的人、物等資源投入。因此,整合有效資源是協同育人視角下高校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雖然高校和企業分屬于兩個不同的行為體系,但是他們又在育人層面上達成統一,存在著一種特殊的人才供求關系。以市場與社會需求為導向的校企協同育人機制,旨在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以及競爭力,著重強調校企雙方的共同參與,利用兩者不同的教育資源、環境,力求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從而增強育人實效。在此過程中,高校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己任,滿足企業發展需求。同時,高校還應該發揮知識陣地作用,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幫助其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此,只有在合作共贏的驅動下,校企雙方才能建立穩固的關系,加之有效資源整合和優化,勢將達到新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高度。
(二)重塑師資結構
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的主導地位得以確立,這對任何育人模式而言都是不變的。協同育人視角下高校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還應分出部分時間和精力在師資結構重塑上。具體而言,高校要致力于打造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通過培訓、教研等途徑提高他們的師德修養、教學能力,使之具備良好的行業態度、實操能力,督促其提供更優質的教學服務。高校應協同企業制定相對完善的考評體系,找出教師能力素質中的不足,并以此為依據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工作。與此同時,高校還應該逐漸豐富師資隊伍構成,主要包含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兩個部分。其中,校內導師主要負責學生的日常專業教學工作,包括專業思想、專業知識等,激發他們的主動學習熱情。而校外導師則由聘請的企業家、人資主管、技術人才等擔任,主要負責學生的實踐訓練,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或經歷,幫助學生解決職業規劃中遇到的各類問題,促進大學生未來成功就業。
(三)完善保障機制
完善的保障機制為高校發展協同育人模式奠定了基礎。在協同育人的過程中,各參與方都承擔著相應的職責和義務,同時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簡單來講,政府應發揮主導功能,加強統籌規劃和組織協調,搭建信息共享、互動平臺,推動各相關主體的積極參與,并為其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及支持。一方面,政府應該逐步加大對高校教育創新的財政、政策支持,減輕其所面臨的壓力,激勵他們的主動參與行為;另一方面,政府應引導高校與企業建立長期有效的協同育人機制,明確雙方所承擔的職責及享受的權利,并形成紙質文書,由校企共同確認、遵守。如此,從國家層面上承認并推進校企協同育人的關系,有利于他們自我約束和參與,加之客觀利益的驅動,勢必會促使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邁向一個全新的臺階。
三、結語
總而言之,協同育人視角下的高校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個人能力有限,本文做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或局限。因此,作者希望業界其他學者持續關注高校教育創新,深入剖析協同育人的內涵,并從此視角提出更多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策略,從而推動高校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使之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上創造更大的價值,逐步實現中華偉大復興夢。
參考文獻:
[1]吳菱蓉. 生態視角下高校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12:129-131.
[2]孫清忠. 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構建——基于協同創新理論視角[J]. 社會科學家,2015,11:124-127.
[3]房三虎,張永亮,謝青梅.協同育人視域下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實踐[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04:219-222.
[4]李小青. 基于“協同創新協同育人”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 經營管理者,2015,06:368-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