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何雪丹 蔣明健 孫玉勇 鐘坤 陳偉



摘要? ? 為了篩選出適合桂北地區種植的高產、優質春大豆新品種,并為該品種的審定和推廣應用提供參考,研究人員于2018年以華春2號作對照,通過區域試驗對華春11號、華春7號、桂1016、中黃302、中黃306、桂1602、桂1603、贛豆10號和南春豆31品種的經濟產量和農藝性狀進行比較。結果表明,在參試大豆品種中有5個品種經濟產量高于對照華春2號,其中中黃302、贛豆10號和中黃306增產較明顯,綜合性狀表現較好,適合在桂北地區種植和推廣應用。
關鍵詞? ? 春大豆;品種;性狀;產量;桂北地區
中圖分類號? ? S565.1.037?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5-0044-02
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屬豆科大豆屬一年生作物,原產于中國,是我國傳統作物。近100年來,大豆發展快速,現已成為世界各國食用植物蛋白和植物油的主要來源,譽之為“金色的豆子”[1]。桂北地區是廣西大豆的主產區之一,農民有種植春大豆的傳統,但適宜本地區的優良品種較少,仍以自留種為主,存在產量低、品質下降等問題。
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是鑒定農作物品種豐產性、穩定性、適應性及其利用價值的重要手段[2]。本文通對華春11號、華春7號、桂1016、中黃302、中黃306、桂1602、桂1603、贛豆10號、南春豆31和華春2號共10個春大豆品種進行區試試驗,其中以華春2號為對照,對比分析各品種的品質,篩選出適宜本地區的春大豆品種,以期為春大豆品種引進和推廣應用提供參考[3-4]。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點在桂林市雁山鎮,土質為紅壤土、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前茬為禾本科作物,施入復合肥180 kg/hm2作基肥。
1.2? ? 試驗材料
參試大豆品種共10個,分別為華春11號、華春7號、桂1016、中黃302、中黃306、桂1602、桂1603、贛豆10號、南春豆31和華春2號。
1.3? ? 試驗設計
采用廣西大豆區域試驗方法,試驗共設10個處理,即每個品種為一個處理,其中以華春2號作對照(CK)。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5-6],小區面積15.4 m2(6.42 m×2.40 m),6行區,行距40 cm,穴距10 cm,每穴留2株,密度25.05萬株/hm2。考種材料統一在第2次重復的收獲行中選取,每個品種取樣20株進行考種,收中間3行計產(面積6.67 m2)。
1.4? ? 統計分析
試驗數據采用Excel 2007和Stst 1.0進行統計分析。
2? ? 結果與分析
2.1? ? 產量
由表1可知,參試品種中產量高于華春2號(CK)的有5個,其中,中黃302產量2 000.00 kg/hm2,較華春2號(CK)增產26.75%,居首位;贛豆10號產量1 922.08 kg/hm2,較華春2號(CK)增產21.81%,居第2位;中黃306產量1 707.79 kg/hm2,較華春2號(CK)增產8.23%,居第3位;桂1016產量1 662.34 kg/hm2,較華春2號(CK)增產5.35%,居第4位;華春11號產量1 610.39 kg/hm2,較華春2號(CK)增產2.06%,居第5位;華春2號(CK)產量1 577.92 kg/hm2,居第6位;桂1602產量1 480.52 kg/hm2,較華春2號(CK)減產6.17%,居第7位;桂1603產量1 142.86 kg/hm2,較華春2號(CK)減產27.57%,居第8位;華春7號產量1 136.36 kg/hm2,較華春2號(CK)減產27.98%,居第9位;南春豆31產量1 058.44 kg/hm2,較華春2號(CK)減產32.92%,居第10位。
2.2? ? 農藝性狀、經濟性狀和籽粒性狀
由表2、3、4可知,較早熟的品種為華春11號和贛豆10號,較晚熟的品種為中黃302、中黃306和南春豆31,收獲期相差約7 d。植株最矮的品種為贛豆10號,最高的品種為桂夏1603。分枝數較少的品種為中黃302,較多的品種為桂1603。單株結莢數最少的品種為南春豆31,最多的品種為桂1602。百粒重最低的品種為桂1602,豆粒較小;最高的品種為南春豆31,豆粒較大。完好粒率最高的品種是贛豆10號,最低的品種是南春豆31。
3? ? 結論與討論
現行的品種區域試驗評價體系首先考慮的是品種豐產性,即要求參試品種產量要超過對照品種,或產量與對照品種相當同時具有某些方面的優點,且不能有明顯的缺點。本試驗結果表明,參加2018年區域試驗的10個品種中,中黃302、贛豆10號、中黃306、桂1016和華春11號的產量高于對照品種華春2號。其中,中黃302量較對照華春2號增產26.75%,豐產性較好,排第1位;贛豆10號產量較對照華春2號增產21.81%,排第2位;中黃306產量較對照華春2號增產8.23%,排第3位。
通過綜合評比,桂1602、桂1603、華春7號和南春豆31等品種產量較低,與對照品種相比沒有明顯的優勢,不宜在桂北地區推廣種植;中黃302、贛豆10號和中黃306豐產性較好,適宜在桂北地區推廣種植。
4? ? 參考文獻
[1] 王連錚,郭慶元.現代中國大豆[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1.
[2] 陳應志.大豆品種管理與推廣技術指南[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16-17.
[3] 謝慧敏,黎敦涌,黃燕,等.桂西北地區夏大豆新品種比較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18(22):38-39.
[4] 馮喜梅,王希全,趙杰,等.黑龍港低平原地區澇害條件下春大豆高產品種的篩選及其農藝性狀[J].河北農業科學,2018,22(2):78-81.
[5] 鄭毅,盛定建,周建武,等.浙江永嘉縣山區夏大豆品種比較試驗簡報[J].上海農業科技,2019(2):91-92.
[6] 易芬芬.長汀縣大豆新品種比較試驗[J].福建稻麥科技,2018,36(4):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