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恢紅 彭英剛 田仁礁 張興全 吳俊星 彭順湘
摘要? ? 本文分析了龍山縣發展旱藕栽培的優勢,總結了龍山縣旱藕引種栽培示范概況,并總結了旱藕栽植主要技術措施,以期為龍山縣發展旱藕栽培提供參考。
關鍵詞? ? 旱藕;引種栽培示范;栽培技術;湖南龍山
中圖分類號? ? S645.1?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5-0081-01
旱藕為蕉芋科美人蕉屬植物,因莖葉似美人蕉、塊莖像芋,又名芭蕉芋、美人蕉芋[1]。旱藕原產于南美洲等地,生長在亞熱帶丘陵山區,為一年生單子葉草本植物,在亞洲已成為高價值淀粉的原料來源,也是飼料加工的好原料[2]。為了進一步了解旱藕在龍山縣種植的適應性和豐產性,龍山縣于2014年從廣西引進南藕一號旱藕新品種試種并獲得成功[3];近年來逐步擴大試驗和示范,2018年在興隆街道尖巖村1組集中示范1.9 hm2,經專家現場測產驗收,鮮藕加權平均產量為88 950 kg/hm2,純利潤70 740元/hm2。旱藕在龍山縣不同海拔地區示范栽培均獲得成功,產量高、效益好,可在全縣推廣種植,是農民特別是貧困戶脫貧致富可選擇的好產業、好項目。
1? ? 龍山縣發展旱藕的優勢
1.1? ? 區位優勢明顯
項目區位于湘西北邊陲,湘、鄂、渝三省(市)交界處,與湖北省來鳳縣、宣恩縣和重慶市酉陽縣、秀山縣相鄰;209國道貫穿全鏡,高速公路暢通;縣城海拔高度480 m,以山地為主,呈丘崗、平地、水域交錯的復雜地貌類型,發展旱藕栽培區位優勢明顯。
1.2? ? 氣候條件有利
項目區屬亞熱帶山地季風濕潤氣候,光照充足,雨量豐沛,土壤肥沃,山區氣候明顯,年平均氣溫15.8 ℃,年均無霜期280 d,年日照時數1 140 h。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有利于發展旱藕產業。
1.3? ? 土壤條件適宜
龍山縣旱地面積1萬hm2,項目區旱土面積廣,以石灰土、山地黃壤和山地土壤為主,pH值5.5~8.5。其中,南部產區多為板頁巖和少量石灰巖發育的土壤、北部產區由古河床發育而成,適宜旱藕生長發育。除可大面積連片種植旱藕外,還可充分利用田邊地角、屋前屋后空閑地廣泛種植。
1.4? ? 水分條件良好
項目區降雨量一般在1 400 mm左右,總體上能滿足旱藕生長發育對水分的需求。
2? ? 引種示范概況
2.1? ? 引種試驗
2014年,從廣西引進南藕一號旱藕新品種在縣城郊區試種10株,當年收獲鮮藕108 kg,鮮藕產量最高為13.5 kg/株、最低為7~8 kg/株,平均為10.8 kg/株,折合產量為16.2 t/hm2,引種試種成功。2015—2016年,繼續擴大試驗種植。2015年種植60株,收獲鮮藕540 kg,折合產量為207 t/hm2。2016年種植1 000株,收獲鮮藕4 208 kg,折合產量為126.24 t/hm2。通過2014年引種及2015年、2016年繼續試驗,結果表明,旱藕不僅能在龍山縣種植,而且還能獲得較高的產量和較好的經濟效益。
2.2? ? 示范種植
2017年,在新城街道、洛塔鄉、大安鄉等高、中、低海拔地點示范種植0.67 hm2。興隆街白巖洞村0.1 hm2高產示范丘,經組織農業專家實地測產驗收,實測面積0.103 hm2,種植20 565蔸/hm2,五點取樣法采挖25蔸,收獲鮮藕127.52 kg。其中,高產蔸9.3 kg/蔸,低產蔸1.95 kg/蔸,平均5.1 kg/蔸,折合產量為104 881.5 kg/hm2。該示范丘種植戶當年收獲鮮藕8 952.5 kg,折合產量為86 917.48 kg/hm2;旱藕產品銷售收入17 453.2元,產值達169 448.54元/hm2;減去各項成本4 920元,純收入12 533.2元,折合純收入121 681.55元/hm2。
2018年,繼續擴大了示范面積,全縣約種植3.33 hm2,在大安鄉大紅村推廣藕煙輪作示范0.08 hm2,龍山縣旺民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在興隆街道尖巖村基地種植1.9 hm2,行株距80 cm×50 cm,栽植25 020蔸/hm2。2018年11月23日,經縣農業局、縣科技局、縣老年科協農業分會等部門專家現場測產驗收,示范片鮮藕加權平均產量為88 950 kg/hm2。按鮮藕收購價1.2元/kg計算,產值為106 740元/hm2,成本為36 000元/hm2,純利潤70 740元/hm2。
通過2017年、2018年示范,結果表明,旱藕在不同海拔地區示范種植均獲得成功,田間植株健旺、整齊一致、無病蟲害,旱藕種植產量高,經濟效益好,可在全縣推廣種植。為使旱藕種植盡快成為龍山縣的新興農業產業、扶貧產業,2019年擴大示范種植面積,計劃種植26.67 hm2;2020年計劃種植200 hm2。
在引種示范的基礎上,還進行了旱藕食品的開發探索,創新了旱藕面條(20%~30%旱藕淀粉、70%~80%面粉)、旱藕粑粑,并送至有關單位進行品嘗,各單位均反映旱藕面條及旱藕粑粑優于純面條和紅苕粑粑。特別是送到吉首大學,得到了相關教授專家的肯定,認為旱藕食品是高價值、高營養食品,研發旱藕食品是很好的項目。因此,擴大旱藕示范種植進行旱藕產業開發,不僅有利于農民致富,還可以為人們提供高營養價值、健康綠色環保的食品。
3? ? 栽培技術
3.1? ? 選用良種
推廣種植適合龍山縣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的高產優質旱藕新品種,如南藕一號、新芋2號和新芋3號等。
3.2? ? 選地開廂
選擇能排干水、陽光充沛的稻田和旱土地塊[4]。按2.1 m開溝分廂,每廂栽種3行,栽植溝深10~15 cm,廂溝深40 cm、寬30 cm。
3.3? ? 適時栽種
一般應于氣溫穩定在12 ℃以上時栽種。根據龍山縣具體情況,高海拔地區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栽種,中低海拔地區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栽種較為適宜。栽種密度一般為2.1萬~2.4萬株/hm2,株行距為50 cm×80~90 cm。
3.4? ? 田間管理
施足底肥,結合整地溝施有機肥(豬牛羊糞)30 t/hm2或硫酸鉀復合肥1 200~1 500 kg/hm2。適時追肥,種子出苗后,結合除草追施提苗肥,一般施尿素75 kg/hm2、復合肥150 kg/hm2;植株10~12片葉時,結合培土追施壯果肥,一般施復合肥750 kg/hm2。施肥時應注重施肥方法,底肥施在離種子3~5 cm處,追肥施在株距方向的植株左右兩側,切忌肥料接觸種子和植株的莖。
及時清溝排水,出苗后及時中耕除草[5]。結合施提苗肥進行淺培土,以利于植株發芽;在施壯果肥時深培土。在勞力允許的情況下,可剪去花枝。
3.5? ? 適時采收
視其加工情況,可于11月中下旬至12月底采收。
4? ? 參考文獻
[1] 何虎翼,譚冠寧,楊鑫,等.廣西旱藕品種主要農藝性狀和營養品質比較分析[J].廣東農業科學,2016,43(2):31-34.
[2] 蒙薪汁.旱藕新品種“南藕一號”高產栽培技術的探討[J].南方農業,2017,11(5):3-4.
[3] 姚冬美,彭榮鋒,陸壇鋒,等.旱藕新品種“南藕一號”高產栽培技術[J].廣西農學報,2016,31(4):60-61.
[4] 涂顯平.旱藕種植技術[J].專業戶,2002(5):8-9.
[5] 伏吉才.旱藕的高效栽培技術[J].現代園藝,20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