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再榮
摘要? ? 本文闡述了種苗在林業工程建設中的作用,介紹了種苗培育技術環節要領,包括種子選擇、種子采集與處理、種苗培育、控制種苗含水量、創新種苗培育技術,以期提高種苗質量,為林業工程建設提供豐富的種苗來源。
關鍵詞? ? 林業工程建設;林木種苗;培育技術
中圖分類號? ? S723.13?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5-0157-01
傳統的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要求林業工程與時俱進,提高林木種苗培育水平是提升種苗質量、促進林業工程建設的必然要求。
1? ? 種苗在林業工程建設中的作用
1.1? ? 種苗是生態體系和產業建設的物質前提
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下,優化生態系統、構建綠色生態保護帶已經成為時代要求。只有提高了林木種苗的質量,林業建設以及生態系統保護才能夠真正落到實處[1]。因此,既要保證林木種苗苗源充足,又要保證種苗質量,方能促進林業工程建設。
1.2? ? 種苗培育是建設防護林的基礎條件
加大林業生態建設力度是現代化林業建設的本質要求,而林業生態建設需要源源不斷的種苗輸送,所以大力培育種苗是促進林業工程建設的物質基礎。林業生態建設需要結合當地的氣候、人文等條件,才能發揮其最大效能,為當地的生態保護作貢獻。因此,在外部環境的限制下,需要因地制宜,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培育適生種苗。防護林的建設既能夠有效實現防風護沙,又能夠對當地的生態環境起到極大地改善作用[2]。
2? ? 林業種苗培育技術要領
2.1? ? 種子選擇
種子的選擇是林業工程建設環節中基礎性工作,必須慎重對待。由于不同地區地理位置、人文氣候等均不同,所以適宜各地區種植的苗木也是不同的,種苗的培育需要不斷更新。具體的種子選擇要通過實地調查、勘測,對周圍的地質條件、種子成活率等方面資料進行收集整理,以作為種子選擇的參考依據。選擇適合的種子既能保證成活率,也便于后續管理工作更能順利地展開。
2.2? ? 種子的采集及處理
對于種子的采集和處理,要最大限度地保證其科學性和優良性。在對種子進行采集時,需要對種子母樹進行專業測評,了解其具體信息,如母樹的生長周期、適宜土壤環境等,這對于種子的采集、培育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3]。在使用恰當的工具對種子進行采集后,根據對其母樹收集的信息,正確掌握種子的生長習性,而后進行適當的處理,并為其擇取適宜的存儲條件。在對種子處理過程中,仍要注意依照其自身具體的差異,來選擇不同的處理方式。在儲藏方面,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存儲方式,如干、濕藏法。在此期間,尤其需要注意防蛀蟲。
2.3? ? 種苗培育
在培育技術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體胎苗發育技術以及施肥技術。體胎苗發育技術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發展,針葉林的體胎苗發育就已經獲得了成功。將培育好的體胎苗置于適宜的生長環境中就可以健康、茁壯成長。種苗的施肥需要遵循一定的技術要求。處于不同生長階段的樹苗,其施肥量需要嚴格設置。把握好施肥的時間、方法,施肥才能有效果,才能夠讓苗木充分汲取營養,保證其健康成長[4]。
2.4? ? 控制種苗含水量
水分是植物生存的必要條件,所以要想讓種苗生長健壯,合理、適當的澆水是非常重要的。在培育過程中,要注意種苗澆水時間,控制澆水量,這樣才能有利于它的成長。同時,還要注意及時檢測水中所含的金屬元素、鹽堿度等,因為種苗在生長過程中會需要大量的養分,除了施肥給它補充營養,還需要通過其他方式給予它生長所必需的養分,水就是其中之一。因此,需要對水中的元素進行定期檢測,以此來為種苗培育提供更加適宜的生長環境。
2.5? ? 創新種苗培育技術
種苗培育技術的快速發展大大滿足了實際需求。種苗的培育是需要不斷創新和進步的。就這一方面而言,只要是對種苗培育有利的技術,都可以借鑒使用。因此,借鑒外來新技術、培育新品種、創造種苗適宜的生長環境,可以提升種苗的存活率,改善其生長環境,縮短其生長周期。
3? ? 結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與此同時,生態環境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特別是森林資源在急劇減少。因此,亟須加大林業生態保護體系的修復和建設力度。種苗的培育工作是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物質基礎,注重對林木種苗的培育是關鍵,除此之外還應提高對林業生態系統的建設標準、加強對種苗培育人才的培養,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種苗的研發與培育。
4? ? 參考文獻
[1] 何濤.林業工程建設中林木種苗的培育技術探討[J].現代園藝,2018(20):50.
[2] 熊艷靜,孫進香.淺析林木種苗在防護林建設中的重要作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7(22):88.
[3] 張連生,張瑩.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及發展趨勢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6,36(3):125.
[4] 呂宏宏,葉偉.林業種苗管理措施及生產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8(1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