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通均 董瑞 陳麗 石丹



摘要? ? 根據水城縣國家站1961—2015年的雨凇觀測數據,對水城縣這55年的雨凇天氣災害現象進行了系統分析。結果表明,水城縣年平均雨凇日數20 d左右,近55年來在1984年出現雨凇天氣最頻繁,共有52 d都出現了雨凇天氣;55年最低溫度出現在1999年,當年出現雨凇日數為10 d;水城縣雨凇災害天氣主要發生在11月至次年3月,1—2月出現的雨凇天氣次數較多,3月也有雨凇天氣出現,4—10月基本沒有發生雨凇災害天氣,11月和12月相對較少;從1996年開始,水城縣出現雨凇的日數呈上升趨勢,但是在1961—2015年期間,水城縣出現雨凇天氣的上升或下降趨勢不是很顯著;在1961—2015年中分別在1994、1997、2007、2009、2010、2014年左右雨凇日數開始突變。
關鍵詞? ? 雨凇;日數變化特征;貴州水城;1961—2015年
中圖分類號? ? S161.9?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5-0191-02
雨凇嚴重影響農業、林業和畜牧業的發展,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1-3]。貴州出現雨凇概率偏大,占整個南方區域的84%[4]。水城縣位于貴州省西部,地處烏蒙山脈,年平均雨凇日數為20 d。筆者根據水城縣近55年雨凇日數的變化特征和氣候特征情況,總結出水城縣雨凇天氣的發生規律,對氣候分析和地方政府部門安全生產工作及防災減災都具有重要意義。
1? ? 雨淞日數變化特征分析
1.1? ? 年變化特征分析
由圖1可知,在過去55年中平均雨凇日數為20 d左右,1984年出現日數最多,為52 d。1997—2003年雨凇日數明顯持續減少,在此期間,最小值是2003年的5 d,在過去的55年期間內最少值是2 d,出現在2015年。在20世紀80年代一個波峰后,又出現了4次較高的日數值,分別在1989年、1996年、2008年、2011年。從整體來看,過去55年中,水城縣雨凇日數呈減少趨勢。
由表1可知,從降溫幅度來看,1999年,出現雨凇日數為10 d,最低氣溫為-12.6 ℃;從最多日數來看,1984年,最低溫度為-5.1 ℃,出現雨凇日數為52 d;取溫度均值-5.7 ℃,挑選均值左右兩邊來看的話,分別是1986年,溫度為-5.7 ℃,出現雨凇日數為15 d;1993年,溫度為-5.8 ℃,出現雨凇日數為20 d;2011年,溫度為-5.8 ℃,出現雨凇日數為39 d;1962年,溫度為-5.5 ℃,出現雨凇日數為24 d。
1.2? ? 月變化特征分析
如圖2所示,水城縣11月至翌年3月都有雨凇天氣過程的發生,尤其是1月和2月出現雨凇天氣過程較多,占總雨凇日數的77.3%,3月也有雨凇天氣出現,4—10月基本沒有發生雨凇災害天氣,11月和12月相對較少。1月出現雨凇天氣最多,占總雨凇日數的45.5%,2月次之,占總雨凇日數的31.8%,11月發生雨凇災害的日數最少,占總雨凇日數的1.9%,4—10月基本沒有發生雨凇災害天氣。
2? ? 雨凇日數突變分析
由圖3可知,水城縣在1964—1981年期間雨淞出現日數總體呈上升趨勢,1996—2015年,水城縣出現雨凇的日數又呈上升趨勢,但是在1961—2015年期間,UF曲線均沒有超過臨界值線,故水城縣出現雨凇天氣的日數上升或下降趨勢不是很顯著;通過UF曲線與 UB曲線的交叉情況看,2條曲線在1994年、1997年、2007年、2009年、2010年、2014年出現了交點,即分別在1994年、1997年、2007年、2009年、2010年、2014年左右開始突變。
3? ? 結論
(1)1961—2015年間,水城縣年平均雨凇日數為20 d左右,在1984年出現雨凇天氣最頻繁,共有52 d出現了雨凇天氣。
(2)1961—2015年最低溫度出現在1999年,最低氣溫為-12.6 ℃,當年出現雨凇日數為10 d。
(3)水城縣雨凇災害天氣主要發生在11月至次年3月,1—2月出現的雨凇天氣次數較多,3月也有雨凇天氣出現,4—10月基本沒有雨凇災害天氣,11月和12月相對較少。
(4)從1996年開始,水城縣出現雨凇的日數呈上升趨勢,但是在1961—2015年期間,水城縣出現雨凇天氣的日數上升或下降趨勢不是很顯著。
(5)在1986—2015年的55年中,分別在1994年、1997年、2007年、2009年、2010年、2014年左右雨凇日數開始突變。
4? ? 參考文獻
[1] 劉莉娟,池再香,汪官平,等.水城縣半個多世紀雨凇氣候特征分析[J].貴州氣象,2009(增刊1):11-12.
[2] 章開美.廬山雨凇日數變化特征及其與海氣場異常關系初探[C]//中國氣象學會.第34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2副熱帶季風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論文集.鄭州:中國氣象學會,2017:6.
[3] 蔡軍.威寧縣雨凇變化特征及其趨勢分析[C]//中國氣象學會.第35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1災害天氣監測、分析與預報.合肥:中國氣象學會,2018.
[4] 杜小玲,彭芳,武文輝.貴州凍雨頻發地帶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J].氣象,2010,36(5):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