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丹丹
摘要? ? 為分析探究基因靶向治療在禽流感病毒領域的應用效果,結合現階段基因靶向技術應用的基本原則,對其在禽流感病毒領域的應用研究進展展開分析,對禽流感治療干預措施提出相應的建議。綜合分析來看,基因靶向治療技術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使人們在基因功能方面的研究得以進一步深入,同時基因靶向治療技術在禽流感病毒領域中的廣泛應用,為尋找新的治療禽流感疾病的靶點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基因靶向治療在禽流感病毒領域的應用效果顯著,為禽流感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關鍵詞? ? 基因靶向;禽流感病毒;基因功能;治療方案
中圖分類號? ? S858.3?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5-0222-02
禽流感屬于甲型流感病毒中較為常見的一種,一般多發于禽類動物中,少部分甲型流感病毒也會感染到豬、馬以及人類等哺乳動物。禽流感的高發季節主要為春季和冬季,通常情況下人與人之間不會發生感染,但是一旦發生感染,原本低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株會在短時間內快速發展變異成為高致病性毒株,直接威脅感染患者的生命健康。對此,為了最大程度地確保禽流感病毒的防治效果,相關學者提出了基因靶向治療方案。
1? ? 禽流感病毒領域中基因靶向治療應用研究進展
從現階段基因靶向技術在禽流感病毒領域中的應用情況來看,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醫學分子病毒學重點實驗室針對基因靶向技術及其在禽流感病毒領域中的應用效果這一問題作出了深入研究,并在H7N9禽流感藥物研發方面獲得了至關重要的研究進展。通過多名研究人員的共同努力,研究結果顯示可靶向H7N9禽流感病毒新表位的高活性抗病毒全人源抗體m826。這一研究成果最終以《一種靶向H7N9流感血凝素pH敏感表位的強效全人源胚系單克隆抗體》公開發表。研究人員認為,m826抗體主要是通過從超大型天然全人源抗體庫中層層篩選而獲取。m826抗體的作用機制有一定的獨特性,即當抗體與禽流感病毒不直接中和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誘發ADCC活性,招募天然殺傷細胞等免疫細胞,進而完成對禽流感病毒或者其他被病毒感染細胞的消除任務[1]。此外,深層次的動物試驗結果顯示,m826抗體在多種病毒防治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同時在保護試驗對象不被高劑量禽流感病毒感染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因而可以判定該抗體具有較強的體內抗病毒活性。
此外,關于m826抗體在人類禽流感疾病防治中的應用效果研究結果顯示,m826抗體作為一種天然的“胚系”抗體,尚未經過任何體細胞突變。同時,研究人員在H7N9感染康復后的患者體內發現了類似m826抗體的抗體序列,這一抗體序列在健康人體以及新生兒體內均存在類似的抗體[2]。這次研究結果在很大程度上為新發禽流感傳染病的疫苗以及相關防治藥物的研發提供了重要依據與啟示。H7N9禽流感藥物研發課題組的一名重要成員表示,通過建立完善的全人源抗體快速研發平臺,可針對多類類似禽流感病毒靶點制備相應的高活性全人源抗體,憑借這些抗體自身的安全性高以及成藥性優等特征優勢制作出應對禽流感病毒等新發突發傳染病的重要防治藥物。
2? ? 基因靶向治療方案分析
基因靶向技術在禽流感病毒領域中的應用主要依靠同源重組這一方式,通過促使生物體內特定內源基因發生改變的方式,從而達到預期的治療干預效果,是現階段應用較廣泛的一類遺傳學技術手段。通常情況下,對于基因靶向技術的應用可以通過刪除生物體內特定基因或者消除外顯子,誘導導入點發生突變,實現對特定基因功能的深入研究。綜合分析來看,基因靶向技術在禽流感病毒領域中的應用,體現出了顯著的持續性與條件化特征。因此,基因靶向技術在禽流感病毒防治中的作用發揮對其應用條件有一定的要求。
基因靶向技術也被稱為基因敲除,主要是指從分子水平開展試驗,針對特定的結構已知但功能不明確的基因,通過將該基因去除或者利用其他同類型基因進行代替的方式,方便從整體角度對試驗動物的反映狀態進行觀察,進而探究該基因具有的功能[3-4]。而基因靶向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主要是借助MOGT微創生物基因靶向技術來實現,靈活借助智能腦電檢測系統對患者病癥神經元路徑位點進行檢測,在此基礎上通過利用特殊的基因蛋白植入患者神經元路徑位點部位的方式,誘發生物體出現一系列的生物效應。同時,合理調控中樞和其他周圍神經元的發育、分化、生長、再生及功能特性,促使患者受損的組織逐漸恢復。
3? ? 基因靶向治療在禽流感病毒領域的應用原理分析
基因靶向技術在禽流感病毒領域的應用是依據基因重組原理,通過將外源DNA導入靶細胞這一方式,促使外源DNA與靶細胞內染色體上同源DNA間發生重組,在此基礎上為外源DNA定點整合入靶細胞基因組這一操作奠定基礎。通常情況下,針對不同的生物體具體采用的基因打靶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以小鼠為例,基因打靶的操作流程:從小鼠胚胎上提取干細胞;完成靶載體的構建工作,其間需要確保靶載體中含有與靶基因同源的DNA片段;將靶載體轉移到干細胞內;篩選出含有靶載體的干細胞,對其實施擴增操作;將含有靶載體的干細胞注入小鼠胚胎內,促使胚胎發育形成嵌合體小鼠,然后通過選擇性培育的方式獲得基因敲除小鼠[5]。從現階段基因敲定的研究情況來看,修改后的基因靶向在牛、羊、人類等哺乳動物中的應用效果同樣可觀。針對基因靶向在禽流感病毒領域中的應用研究,早在 2016 年4月19日,國際學術期刊在線發表了“腺病毒表達的血凝素靶向人工微RNA可保護小鼠免受不同的H5N1感染”相關研究內容。這一研究內容作為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抗感染免疫與疫苗研究課題組聯合匹茲堡大學兒童醫院協作獲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其結果顯示,通過將miRNA技術與腺病毒載體2組的有機結合,進一步研發出了一種新型的禽流感防控技術。與此同時,借助專業軟件設計,配合科學的細胞體外篩選,科研人員發現一條靶向H5N1 HA 基因的miRNA,即HA1405,并且證實了該基因對于H5N1病毒有較強的拮抗功能[6]。研究發現,HA1405基因在細胞水平對clade 2.3.2H5N1亞型病毒的抑制效果,最高可以達到96.7%。這一結果為禽流感病毒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其間,科研人員通過將HA1405克隆至復制缺陷型腺病毒載體AdC68的E1缺失區這一方式,進一步獲得了重組腺病毒——AdC68-HA1405,這一重組腺病毒可以促使4種不同H5N1亞型的流感病毒在感染患者體內的實際含量下降3~40倍,因而驗證了基因靶向在禽流感病毒領域中的應用價值。
4? ?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關注點向著闡明基因功能的方向發生轉變,并且在此基礎上探尋具有治療價值的基因產物。基因靶向技術的出現及其在多個領域中的廣泛應用為禽流感病毒以及其他病毒的防治工作提供了全新思路,具有較大的臨床實踐價值。因此,應該給予高度重視。
5? ? 參考文獻
[1] 錢來滿,劉峰,周艷紅.深圳市龍崗區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特征與活禽市場休市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科學,2017,7(10):131-134.
[2] 王青芳,靳禎,張文義.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空間分布研究[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17,28(6):16-19.
[3] 任云曉,肖茹丹,婁曉敏,等.基因編輯技術及其在基因治療中的應用[J].遺傳,2019,41(1):18-28.
[4] 張偉鋒.高效的基因靶向修飾技術的建立及其應用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4.
[5] 鄧博,彭艷梅,崔慧娟,等.外用中藥防治靶向藥物皮膚毒性反應的網絡藥理分析[J].中華中醫藥學刊: 2019,37(5):1054-1057.
[6] 張倩馨,孔妍.奧沙利鉑與卡培他濱化療聯合阿瓦斯汀靶向治療轉移性結腸癌的臨床療效[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9(2):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