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妞 殷俊杰
摘要? ? 本文闡述了商水縣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進展和取得的成效,并介紹了主要具體做法,從加強培訓指導、加強監督管理、堅守政策底線、突出農民主體、嚴格驗收程序等方面提出下一步工作安排,以期為農村經濟發展助力。
關鍵詞? ?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集體資產;河南商水
中圖分類號? ? F321.32?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5-0235-02
2018年6月,商水縣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商水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始終將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作為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實現集體經濟發展新突破、打造鄉村振興商水樣板的根本性舉措,堅持高位推進,并采取有效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
1? ? 工作進展
自2018年6月以來,商水縣緊緊圍繞成立組織、制定方案、宣傳發動、清產核資、成員確認、股權量化、登記運營7個步驟,穩步推進每個環節工作,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了《商水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印發了《商水縣清產核資實施辦法》《商水縣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指導意見》等改革配套文件。在縣財政比較困難的情況下,縣政府拿出資金380萬元,為改革提供經費保障。為宣傳改革政策,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改革,商水縣印發《致廣大農民朋友的一封信》逾20萬份、《商水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資料選編》6 000多冊。全縣上下召開100多場次不同層次的動員會、培訓會、推進會,累計培訓11 800多人。截至2018年底,全縣24個鄉鎮(場、辦)、592個村(居)全部完成了清產核資,并按照農業農村部要求,將清產核資數據信息錄入全國集體資產管理系統[1]。目前,全縣整體工作已推進到成員認定和股權量化階段,有516個村(居)完成了成員身份確認工作,確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89萬多人。
2? ? 取得的成效
2.1? ? 澄清了集體家底,規范了集體資產管理
在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參與、大力配合下,商水縣對集體資產進行了全面的清理、登記、核實、公示、確認、上報,共清查集體資產18.64億元,其中經營性資產3 856萬元、非經營性資產18.26億元、資源性資產10.18萬hm2。徹底澄清了集體家底,厘清了權屬關系。通過建立集體資產臺賬,將清產核資結果納入集體資產監管平臺,建立健全集體資產的登記、保管、使用、收益分配、處置等各項管理制度,規范了集體資產管理。
2.2? ? 明確了集體成員權利,增強了農民群眾的獲得感
商水縣根據有關法規政策,結合本縣實際,制定了集體成員身份認定指導意見,指導各村通過民主協商制定具體標準和方法、確定集體成員身份、量化集體資產份額、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明確了農民對集體資產的占有權、收益權和對集體經營管理的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徹底改變了過去“人人所有,人人無份”的集體資產所有權虛置狀態,讓更多改革紅利分享到農民群眾身上,讓農民群眾更有獲得感。
2.3? ? 推進了公平與法治,增加了集體經濟收入
商水縣將產權制度改革與掃黑除惡、加強農村基層治理相結合,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和執紀執法的威懾作用。由農業部門牽頭,紀檢、公安、司法、財政、國土等部門密切配合,清理集體資產資源發包合同800余份、修訂完善合同213份、廢除無效合同65份,對強占、霸占集體資產資源的行為進行了嚴厲打擊、強制追繳,增強了群眾的法治觀念,改變了群眾“集體資產不占白不占”的陳舊思想。通過對集體資產資源的公開競拍發包,增加集體經濟收入2 650萬元。
3? ? 主要做法
3.1? ? 強化領導,堅持高位推進
商水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直有關部門“一把手”為成員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鄉鎮、村分別成立以黨委書記、支部書記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堅持縣、鄉、村三級書記抓改革,建立“縣領導,鄉推進,村實施”三級聯動工作機制。一是明確責任。縣領導小組負責把握改革方向,制定政策措施;鄉鎮實行主管主責,明確方法步驟,確定時間節點,分階段有序推進改革;村“兩委”具體負責改革內容,組織實施,宣傳發動,統籌推進各項工作。二是強化督導。將改革工作納入鄉鎮年度綜合考核,由縣委督查中心定期督查,表彰先進,鞭策落后。三是嚴格監管。充分發揮村黨支部引領作用和群眾主體作用,涉及改革的重大問題都由黨支部提議,按照“四議兩公開”的方式進行決策,最大限度地體現農民意愿,保障群眾權益。
3.2? ? 嚴格程序,創新工作方法
各村分別成立了由老黨員、老干部、群眾代表參加的清產核資工作小組,具體負責本村清產核資工作,推行“6556工作法”。清產核資嚴格按照清理、登記、核實、公示、確認、上報“六個步驟”進行,做到資金查清、資產查清、資源查清、債權債務查清、合同協議查清“五個查清”,賬款相符、賬物相符、賬實相符、賬證相符、賬表相符“五個相符”以及工作程序統一、清查報表統一、管理平臺統一、賬務處理統一、審核程序統一、檔案管理統一“六個統一”。確保各環節嚴格按照規定程序穩步推進。
3.3? ? 精準識別,資產清查不留死角
清產核資是產權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礎性工作。為防止資源性資產錯登、漏登、瞞報等問題發生,縣產權制度改革辦公室與國土、農業部門配合,聘請第三方公司利用高分辨率航空影像技術、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基礎數據、農村土地確權基礎數據等技術手段,將全縣土地資源面積數據逐村打印出影像圖紙,提供給鄉、村參考使用,確保資源性資產清查界定精準,鄉、村無縫對接,不留死角。
3.4? ? 方式靈活,破解工作難題
一是完善財政資金項目手續。清查前,針對已建成應當歸村集體所有的財政投資項目,督促項目單位盡快完善相關資料,辦理資產移交手續。二是統一清查口徑。全縣統一要求,在清查開始前已辦理資產移交手續的項目資產,要全部進行清理登記,沒有辦理移交手續的不進行清理登記。三是簡化呆賬化解程序。為減少報表填報工作量,對村集體掛賬時間較長、無法追回和償還的往來賬項,統一召開村兩委、監委和理財小組會進行集中消化清理。四是妥善處理盤盈盤虧資產。對盤盈資產按現值估價,進行補登入賬;對盤虧資產要查明原因,提出處理意見,交村民代表大會確認后進行賬面清理。
3.5? ? 主攻難點,成員認定合理公正
確定集體成員對象是改革的難點,也是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環節[2]。由于各村情況差異較大,研究出臺了《商水縣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指導意見》,按照尊重歷史、兼顧現實、程序規范、群眾認可的原則,由群眾在民主協商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本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認定辦法。同時要注重保護離異婦女、入贅女婿、孤兒等特殊弱勢群體權益。在操作過程中,嚴格按照規定程序,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張榜公示、簽字確認等方式,確保成員認定程序結果民主、公正、透明。
4? ? 下一步工作安排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全國試點縣要在2019年9月底以前全面完成改革試點任務。今后,商水縣將緊緊圍繞成員確認、股權量化、登記運營等重點環節,集中力量、倒排工期,在創新立異、總結經驗方面求突破,力爭為全省乃至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貢獻“商水經驗”。
4.1? ? 加強培訓指導,確保改革有序推進
組織人員赴外地參觀考察,學習先進經驗,指導工作順利開展;聘請有成熟經驗的專家、學者來商水縣授課,培養骨干力量和工作隊伍。
4.2? ? 加強監督管理,確保集體資產改好、用好、管好
開展清產核資“回頭看”,建立集體資產臺賬,將清產核資結果納入集體資產監管平臺,建立健全集體資產的登記、保管、使用、處置等各項管理制度。
4.3? ? 堅守政策底線,確保弱勢群體利益
明確改革后集體所有制性質不變、集體經濟組織功能不變、財務管理體制不變。成員身份認定參照《商水縣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指導意見》,按照“寬接受、廣覆蓋”原則,對離異婦女、孤兒等特殊弱勢群體引導落實股權,防止多數人侵占少數人權益。對改革基本原則、重大事項、共性問題,縣里統一制定政策;對地方個性問題進行分類指導,不搞“一刀切”,防止一些地方借村規民約違規操作[3]。
4.4? ? 突出農民主體,確保改革民主公正透明
在統一政策的基礎上,從改革方案到各項章程制定,從成員認定到股權量化和設置,都要充分聽取農民意見,尊重農民意愿[4]。成員認定、股權量化、集體經濟組織成立等各環節都要做到公開公示,確保改革民主參與、公正透明。
4.5? ? 嚴格驗收程序,確保改革圓滿完成
各階段性工作任務結束后,鄉鎮首先要對改革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初驗,并將初驗情況形成報告以正式文件上報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嚴格把關,對全縣個別沒有完成改革的村進行逐一排查、重點督導,對在改革工作中走過場、不徹底等問題突出的村責令限期整改完成,對完成較好的村形成全面系統的總結報告逐級上報,確保各項改革試點任務按規定程序圓滿完成。
5? ? 參考文獻
[1] 王新輝.商水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措施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8(23):242-243.
[2] 徐明.賦權拓能促振興: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綜述[J].農村經營管理,2018(12):7-8.
[3] 劉偉乾.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路徑分析[J].南方農業,2018,12(33):86-87.
[4] 張詩雯.關于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調查與思考:以張家港市為例[J].江南論壇,2018(1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