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一海

見過不少喜歡自己種花種草的,但如此視植物如生命,待植物如子女的,還真不多見。4月26日,筆者來到浙江嘉興逸和源·嘉興湘家蕩頤養中心D區,注意力一下子就被眼前這一大片綠植吸引,不說還真以為這里正在舉辦一個小型的植物展呢。這些植物的主人是住在D區102房間的陳祖富,他今年已93歲高齡,看上去精神十分不錯。
“老陳不是在院子里擺弄植物,就是在屋子里面擺弄植物,你不會找不到他的。”筆者才踏進D區的大院,一位阿姨就熱心幫筆者引路。93歲的陳祖富早已是養老院里的名人了,他因癡迷種花而出名。
陳老伯的房前屋后有二百多盆植物,月季、牡丹、葡萄樹、枇杷樹、代代橘……這些都是他最心愛的寶貝。朝南的房間窗臺上,擺著數十盆多肉植物,這些年輕人喜愛的植物品種也俘獲了陳祖富的心。“多肉植物很萌,不僅是年輕人的‘菜’,也是老年人的‘菜’哦。”九旬老翁挺時髦,不僅眼光跟得上潮流,說話也是“萌萌噠”。
“多肉就是打理起來要特別細心,要注意控水和照太陽。”陳祖富告訴筆者,他的這些種植知識,都是用iPad自己上網查來的。
不僅用植物扮靚自己的房間,陳祖富還用綠意裝點了D區的院子。仙人球、映山紅等植物怕水,他就自己搭了個頂篷,“種植是我一直喜歡的,退休之后就更有時間了,現在到了養老院,就索性與他們‘相依為命’了。”陳祖富邊說邊輕手輕腳地松土、除蟲、去黃葉。
與筆者閑聊間,陳祖富從房間里拿來幾瓶未開封的酸奶,“來,乖乖們,補充營養了。”他打開酸奶瓶蓋,兌了點水,灑到泥土里。養老院的負責人知道陳祖富喜愛種花種草,還特地給他辟了間倉庫,擺放他的那些盆盆罐罐、鐵鍬、泥土等,好讓他大展拳腳。
D區的護士告訴筆者,陳老伯還主動“承包”了護士臺上的鮮花,有什么應季的鮮花他都會主動拿去擺好。“今年夏天,我種的葡萄樹上會掛七八串葡萄,到時候你們再來看哦。”陳老伯熱情地向筆者發出邀請。

采訪中,筆者聽到一個關于陳祖富待植物如兒子的故事。
幾年前,他種了一盆很漂亮的蘭花,每天精心照料和打理,一直視之為掌中寶、心頭肉,逢人便要夸一夸自己養的蘭花,而大家也知道陳老伯的心思,每每不吝贊美之詞。
有一天,陳祖富發現自己的寶貝失蹤了,他像發了瘋一般到處找,整個養老院都找遍了,還是沒能找到。于是,他就動筆寫了一張“尋兒啟事”:“今兒無故失蹤,24小時仍未見其歸,老夫痛徹心扉,茶飯不思,望見者及時歸還。”
“他真的是把花當兒子來養的,蘭花不見了,他心情郁悶了好一陣子,我們都去開導他呢。”養老院的一位工作人員說。據陳祖富說,曾有人出500元要買下這盆蘭花,但被他拒絕了,后來蘭花不見蹤影,對于他來講,就像被割了塊心頭肉。
“老陳啊,這個是什么花啊?開得這么美。”鄰居章阿姨指著不遠處的白色花團問道。“這個是瓊花,跟曇花相類似。”老陳干脆利落的回答立馬解了章阿姨心頭的疑問。養老院里的老人遇到關于花花草草的問題,都會來咨詢陳老伯,而他也都熱心回答。
“被花草需要,被大家需要,就感覺活得很有價值,每天都很開心。”陳祖富笑盈盈地說,一個人心態好了,身體就更容易健康了。
與陳祖富一同漫步在春日里的逸和源小道上,他指著幾棵高大的香泡樹、柿子樹、石榴樹給筆者看,原來,這些都是當初和他一起來到養老院的。“我總共捐了10棵樹,這幾年已經結了好幾輪果子了,這也是它們對我的一種陪伴吧。”老人雙眼望向遠處,若有所思。
2014年時,陳祖富與老伴一起住到養老院,一年多后老伴走了,他頓時覺得好孤獨,好在還有這些花花草草,每日與他深情陪伴。
憨態可掬的熊貓,妙趣橫生的貓頭鷹,活蹦亂跳的鯉魚,栩栩如生的蝴蝶,競相開放的各種花朵……筆者眼前的上百件陳列品都出自陳祖富之手,而他用的原材料僅僅是貝殼、石頭、泡沫塑料、絲網等這些最普通的東西。
陳祖富房間里,一半的地方被用來陳列這些手工作品,凡是來到他房間的人都會被這“壯觀”的景象震撼。“我平時蠻注意收集原材料的,比方說吃蟶子、生蠔剩下的殼,我都要留下來,他日想到什么好的構思,就可以直接拿來用了。”93歲的老陳思路清爽,精神矍鑠。
一個93歲男人的手如此之巧,這令不少阿姨都嘆服。“老陳過去在廠里是修機器的,手本來就很靈活,現在年紀上去了,這雙老手倒是越來越靈巧了。”面對老朋友的打趣,陳祖富很享受。
制作工藝品的手藝從何而來?陳老伯坦言,老伴的離世讓他覺得心中十分苦悶,他在子女的鼓勵下參加了養老院舉辦的絲網花班,通過接觸一個新的領域,認識新的朋友,讓自己的內心逐漸豁達起來。只是,令大家都沒有想到的是,陳老伯愛琢磨,自己又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多動動腦,多動動手,對健康長壽絕對是有好處的。”陳老伯說,有子女的支持,有自己喜歡的事可做,他現在每天都幸福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