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林芳
(西安職業技術學院,陜西西安710032)
受技術工藝水平的影響,加之人工操作規范性較差,將會使得金屬表面出現不同層次的缺陷現象,這也是造成后續重大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在此背景下,金屬零件表面缺陷的檢測技術成為控制產品質量的重要途徑,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在進行金屬零件表面缺陷檢測時往往存在失誤率高、效率低等問題。得益于工業自動化水平的進步,機器視覺檢測系統逐步成熟,具有效率高、精準性好等優點,是一種可以取代人工檢測的良好方式。
從生產角度考慮,金屬零件的制造工藝極為復雜,其對精度指標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生產環節極容易出現表面缺陷,最為常見的有刮擦或是劃傷等,具體如圖1所示。

圖1 金屬件表面缺陷分類
在制造業持續升級的背景下,對金屬件表面質量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行業內也出現了多種檢測方法,具體分析如下:
(1)人眼檢測。具有很強的靈活性,但效率低,同時存在精準性差的問題。
(2)渦流檢測。在檢測過程中不會對測量件造成影響,但受鋼板孔洞斷面閉環特性的影響,檢測精度相對較差。
(3)漏磁檢測。適用于鐵磁性零件,準確率高,但整體結構復雜,加大了制造難度。
(4)超聲波檢測。具有完全非接觸的優點,基于遠程操控的方式便可進行檢測,更適用于微裂紋產品。
(5)紅外檢測。具有較高的精測精度,不易受到光照的影響,但隨著生產車間環境的改變,檢測精度將受到影響。
(6)機器視覺檢測。采用的是非接觸測量的方式,可操作性強,具有典型的信息集成化特性,可以為計算機集成制造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但對程序的依賴性強且需要在適宜的光照強度下進行。
從構成角度考慮,視覺檢測系統由硬件與軟件組成。對于軟件層面而言,一方面需要含有圖像處理與分析功能,另一方面則應提供便捷化的操作界面,可以滿足多功能擴展需求。
在整個機器視覺表面質量檢測過程中,所需采集的圖像數據體量極為龐大,因此必須要提升圖像處理速度,這是提升檢測效率的關鍵途徑。具體來說,可以對圖像處理算法進行優化,使其具有高效、簡便的特性,主要操作有如下幾方面:
(1)計算機網絡并行處理。采用的是多客戶機與服務器相組合的形式,實現了圖像傳感器與客戶機之間的一一對應,在服務器的作用下可以完成信息合成工作,之后的圖像處理則交由軟件完成。盡管此結構較大,但具有便攜的維護特性。
(2)數字信號處理器(DSP)。作為一種極為重要的微處理器,DSP 依托于數字信號對被檢測件的信息進行分析。具體內容有:DSP 首先會接收到模擬信號,隨后對其進行轉換并形成0或1格式的數字信號,在此基礎上展開修改、刪除等處理;此外,還具有對其他芯片數字數據的解譯功能,進而得到相對應的模擬數據,DSP所帶來的實時運行速率已經大幅超越了普通微處理器。但需要注意的是,DSP依然局限于串行指令執行系統層面,且在硬件優化使用范圍上依然不夠靈活,因此無法滿足所有算法的需求。
(3)專用集成電路(ASIC)。從工作特性上考慮,ASIC具有很強的實時性,此類型硬件芯片可以針對高某一特定的算法而進行服務。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它的靈活性,同時開發周期普遍偏長。
(4)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以可編程基本邏輯單元為基礎,基于特定的組合方式得到2維矩陣,借助于可編程連線可以為邏輯單元之間提供連接通道,此外邏輯單元與I/O 口之間也可以進行高效的連接。FPGA在長期的發展下具備越來越高的工作效率,同時集成度以及靈活性等方面也更為優越;所需的開發周期較短,大幅降低了后期系統維護難度。
底層信號數據規模極為龐大,因此進一步提升了對處理速度的要求;而運算結構較為簡單,基于FPGA便可完成;內含高層處理算法,所需面對的數據處理量偏少,加之DSP 的作用可以良好規避算法與控制結構復雜的問題。對此,將二者進行融合,可以兼顧實時性能與靈活性兩大需求,關于視覺檢測系統的具體內容可見圖2。

圖2 機器視覺檢測系統
盡管視覺硬件具有較高工作精度,但在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產生誤差。盡管普遍存在此類問題,但在暗電流以及光響應的作用下將會彌補該缺陷所帶來的誤差。但也需要意識到的是,這種誤差只能獲得一定程度的控制,在對檢測精度要求極高的金屬件而言依然存在局限性。
依托于工控機或是PC端平臺,視覺軟件在運行過程中必然會受到硬件性能的影響,此時圖像處理結果會出現偏差。具體來說,當進行閾值分割時,無法將非特征區域去除,甚至會把特征區域分割出來。此外,算法在運行過程中自身也會存在誤差,這也會對圖像處理結果造成影響。
在檢測時需要將金屬件放置在指定的位置,而后借助視覺技術完成定位識別工作,并隨之得到特征點坐標值??紤]到工件擺放姿態這一因素,通常會在工作臺上安裝一個固定夾具,在其作用下可以確保工件與工作臺進行同步運動,而這一過程自然會忽略工件姿態所帶來的誤差影響,加之機構傳動振動性的影響,自然會出現細微的誤差。
機器視覺系統是一種極為典型的光學系統,因此所產生的光強以及亮度等均會對測量結果的精度造成一定影響。具體來說,若光源均勻性不足,此時光柵便會產生條紋現象,這種亮度不均的現象會使得黑白條紋的間距存在差異,嚴重時還會致使條紋出現斷裂現象。諸如上述因素均會對測量結果的精度造成影響,考慮到此問題,必須要提升光的均勻性,并確保其亮度與強度達到相關標準,由此提升光源質量。
除了上述因素外,光柵質量也會對測量精度造成影響。系統對目標件的條紋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不允許出現斷裂或是顆粒現象,此外還應具有良好的準直性,只有具備此條件才可以良好地反映出各個點所對應的空間坐標。因此,要想全面提升系統的測量精度,就必須注重光柵的質量;當然這并不是唯一的影響因素,還需要考慮到條紋情況等方面。
光學系統具有高度的靈敏性,當系統長時間不用或是測量區域發生變化后,再次進行測量前均需要對鏡頭進行調試。系統自身已經具備調試功能,但依然需要在人為的輔助下進行,而這一過程極容易出現操作不規范等問題。具體來說,當標尺位置偏離光線中心區域時,則會對后續測量精度造成影響;此外,在對標尺進行135°調整時,一旦角度不準確也會對最后的測量精度造成影響。
在視覺技術深度發展的背景下,給制造業的整體發展水平也帶來了更為明顯的影響。依托于視覺技術,可以通過無損識別等方式大幅提升制造業的發展水平,而各類視覺需求也在根本上決定了機器視覺技術的發展水平。
在當前的制造產業中,視覺技術的應用愈發廣泛,其中以電子元器件以及半導體兩大行業最為明顯。放眼未來可知,市場對無損檢測識別技術的需求量極高,其在未來的發展空間極為廣闊。
相比之下,我國在機器視覺技術領域的起步時間較遲,加之工業技術底子較為薄弱,因此在此方面與西方發達國家依然存在一些差異。以視覺硬件層面為例,當前依然存在過度依賴進口的局面,要想推動自主研發產品的商業化運行依然有較長的路要走。事實上,視覺硬件產品并非由品牌決定,需要用一套標準的方式來衡量,行業內必須形成一套標準的方式,在此基礎上方可推動自主研發工作的持續開展,最終打造出符合國際標準的產品。
考慮到機器視覺技術的基本特點,無論是識別還是檢測均需要借助于外置的PC端設備,在其作用下可以完成相應的控制與現實工作。PC端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還可以完成圖像采集與控制工作,因此對集成化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總體來說,在未來工業發展道路中,集成化已經成為了決定發展狀況的關鍵途徑,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的工業發展已經步入了品質化階段,在此背景下對工業制造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時無損識別檢測技術也成為了必然的趨勢。在金屬件生產領域,需要依賴于機器視覺系統,在其作用下對被測金屬件進行全方位檢測,確保產品質量。而在未來的工業發展中,視覺技術應用前景也會愈發廣闊。